周小敏
內(nèi)容摘要:新課程時代已然到來。從根本意義上說,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課程的改革,而課程改革的關(guān)鍵在于教師。因而,語文新課程改革呼喚語文教師角色的轉(zhuǎn)變。新課改背景下,我們廣大的語文教師應(yīng)該以怎樣的角色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呢?我們又該如何上好每一堂語文課呢?筆者就以上兩個問題,談?wù)勛约旱臏\見。
關(guān)鍵詞:新課程 語文教師 說書人
“老師,恕我直言,我覺得現(xiàn)在的語文課堂上,老師們好像一直是在‘讀書;可您不知道,我們想聽‘說書……”期中考試結(jié)束后,我找班里一位同學談話,他對我如是說。
這著實讓我大吃一驚,驚訝于他思維的成熟與獨特。當然,驚訝之余更多的是思考。顯然,學生們在課堂上更愿意聽老師有聲有色地“說書”,而不是聽其枯燥乏味地“讀書”。新課程背景下,這無疑對我們廣大的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
語文作為一門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學科,她首先應(yīng)該是一門直接訴諸學生心靈的科學。因而,教學活動中,我們廣大的語文教師應(yīng)該充當“說書人”的角色。并且,語文教學中的認知活動,我們不應(yīng)靠概念的灌輸和理性的說教,而應(yīng)通過教師的情感激發(fā)、誘導,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展開等,依據(jù)生命發(fā)展的內(nèi)在需求,遵循美育的客觀規(guī)律,強調(diào)學習主體的自我體驗,主動發(fā)展、完善,以情動人,以情怡人,以情化人。我們語文教師當常常自?。?/p>
一.你有說書人的熱情與激情嗎
我相信絕大多數(shù)的說書人是滿懷熱情與激情去說書的,至少在說書的過程當中他們是全身心地投入的。君不見電視中的說書場景——臺上說書人抑揚頓挫,臺下聽眾們?nèi)绨V如醉。只有表演者自身的熱情與激情才能打動觀眾的心,讓他們打心眼兒里喜歡這門藝術(shù)。如果說我們語文教師在課堂上或多或少充當著表演者的角色,那么我們同樣要用自己滿腔的熱情與激情去打動學生們,去贏得他們對語文學科的熱愛,提升他們學習語文的信心。
但事實上,能有多少語文教師對語文學科本身感興趣呢?日常生活中,你是否經(jīng)常聽到這些話:“唉,當初也不知道怎么搞的,填了個服從志愿,居然被中文系錄取了,要知道我最感興趣的可是數(shù)學!”“唉,現(xiàn)在找工作難,找好工作更難,幸好當初我聽了家長的勸,讀了個師范專業(yè)。現(xiàn)在教師這個職業(yè)不錯,受人尊敬收入也不低!”“教了二十多年的語文,我看我現(xiàn)在是除了教書什么都不會了!還是老老實實教書混口飯吃吧”……語文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shù)。然而,我們上語文課,如工人做工一般機械;做語文教師,已成了一種謀生的手段,其職責就是完成所謂的教學任務(wù),即肢解一篇篇有價值無價值的文章,應(yīng)付一次次乏味得令人窒息的考試。我不敢說所有的語文教師都有類似這樣的做法,但大家心里都明白,因為真正喜歡語文而做語文教師的又能有幾人?在課堂上,充滿激情講課的又能有幾人?
語文本來就是眾多學科中最具人文性的一門學科,這一不可替代的特殊性,決定了要從事這一職業(yè)的人首先要喜歡這一學科。“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要讓學生對語文感興趣,自己對語文必須飽含熱情、充滿激情。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教師不僅是傳播者,而且還是模范,看不到語文妙處及其威力的教師,就不見得會促使別人感到這門學科的內(nèi)在刺激力?!钡拇_,一個不喜歡語文的語文教師,一個不懂語文“妙處”的語文教師,是不可能使他的學生感到語文學科的“內(nèi)在刺激力”的,自然也就無法使他的學生熱愛語文學科。所以,不管以前如何,至少從現(xiàn)在起我們應(yīng)該也必須拿出一個語文教師應(yīng)有的熱情與激情,去對待這門最具藝術(shù)性的學科,以自己內(nèi)心真正的情感去叩響學生們的心靈之門。
二.你是滿腹詩書,還是“半桶水”
說書先生熟知故事情節(jié),幾能倒背如流,并可時時處處做到心中有數(shù)。因此,其一旦說起書來,那是眉飛色舞、聲情并茂。唯其如此,才能引得眾人駐足流連。對語文教師而言,要使學生們在課堂上能全神貫注,那非得有滿腹的詩書不可——“腹有詩書氣自華”,你的氣質(zhì)你的素養(yǎng)你的才情自然會吸引你的學生,那是一種無法抗拒的力量。至于那“半桶水”的語文教師,我想其難免會有兩股顫顫的一天。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語文教師中飽讀詩書者微乎其微。有人曾對初高中語文教師進行過問卷調(diào)查,真正意義上看完“四大名著”的是少而又少,僅占調(diào)查數(shù)的20%,至于利用休息時間看現(xiàn)當代的中外文學作品的,更是鳳毛麟角。不說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就是獲得國內(nèi)知名度較高的“茅盾文學獎”的小說,又有幾人在看呢?有趣的是,就是在這種狀況下,我們的語文教師還老喜歡抱怨學生們怎么怎么“笨”,連什么什么知識都不知道,連什么什么書都沒讀過!自己疏于讀書,沒能為人師表也罷,倒還要說些風涼話,這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語文教師更是應(yīng)該廣讀多讀(可別只讀教參之類的書)。余秋雨先生也說:“讓閱讀開發(fā)自己的生命,知識和智慧能指引我們識別美與丑、善與惡,使我們的生命一次又一次向前展拓;哲人的思想能滌蕩我們的靈魂,使我們的心靈變得遼闊而寬廣、堅韌而頑強;同時,讀書也使我們獲得一個溫煦寧靜的內(nèi)心世界,以消解塵世的喧嘩與浮躁。早一天閱讀,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遍喿x和寫作是語文教師的看家本領(lǐng),是我們的“絕活兒”;語文教師只有多讀才能善寫,這是其“專業(yè)化”的必由之路。語文教師拿什么來教學生?說到底不就是我們的語文素養(yǎng)和文化功底嗎?語文素養(yǎng)好文化功底深的教師,就特別受學生歡迎,他們的課學生當然愛聽了。就連我們自己,不是也佩服那些滿腹詩書的教師嗎?不是也敬重那些出口成章的教師嗎?什么時候,我們自己也能成為這樣的語文教師呢?
三.你有說書人的技藝與高招嗎
藝人說書的過程中總是設(shè)足了懸念,并能隨時調(diào)節(jié),說到關(guān)鍵處,更是驚堂木一拍道出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聽眾如夢初醒帶著滿腦子的問號怏怏離去!說書人這么做,很好地抓住了聽眾們的心理,會為他們下一次贏得更多的回頭客。我們語文教師們是否在課堂上也這般“良苦用心”過呢?光有熱情與激情,空有滿腹的詩書還不足以讓我們成為一位真正意義上的語文教師,我們還得講求技巧。endprint
“語文是一門人文性很強的學科”這一觀念雖已深入人心,但課堂上見得到“文”的現(xiàn)象還實屬罕見,至于“神韻”、“領(lǐng)悟”更是無從談起?!懊辈幻咽遣粻幍氖聦崳嗌倜獮橐粋€個語段所替代,而對語段也不過是采用肢解的方法,摳這個詞,辨那個句,左一個層次,右一個句序。多少作家用心血凝結(jié)成的篇章,被教師們講解得千篇一律、平平淡淡、毫無滋味,致使課堂氣氛沉悶,學生情緒低落,語文課堂失卻應(yīng)用的魅力。這到底是怎么了?我們教師如何還語文課堂原有的精神面貌呢?
新課程背景下,語文課該怎么上?這并無定論,還得因人而異,因課而異。但有一點必須注意——語文課堂既要重視語文基礎(chǔ)知識的滲透,又要實現(xiàn)對學生的人文關(guān)懷,從而充分體現(xiàn)語文課程的基本特征。這也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最大的技巧。課堂上,語文教師應(yīng)該要注重學生的誦讀、感受和情感體驗。誦讀是語文教學的精華。通過讀,把學生帶進美妙的意境,讓他們自己去體驗、去感受,以此訓練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整體感知課文的能力,并潛移默化地陶冶他們的情感,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其次,教師還應(yīng)該引領(lǐng)學生沉浸于課文所創(chuàng)設(shè)的文情并茂的佳境中,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除此之外,語文教師還要將自己對文章的領(lǐng)悟、評判(當然這領(lǐng)悟、評判要能更大程度地切近文章的本意)傳達給學生,使他們能在愉悅之中接受語文的熏陶,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把握好這些才可稱之為真正的語文教學,這樣的語文課堂才能稱其為教學藝術(shù),才會深受學生們的喜愛與歡迎。
四.你是“導演”,還是“表演”
我班這位同學把一堂生動的語文課比喻成“說書”,形象而具體,但也有失偏頗。因為說書是單項的活動,說書藝人是單純的表演;而語文課堂則是雙向的活動,它需要教師、學生的共同參與、交流。隨著新課程時代的到來,我們教師接受了一系列的培訓,對新課程慢慢有了理性的認識。然而,學生們還不懂得如今的課該怎么上,他們對自己的定位(等同于聽眾)是極其錯誤的。
如今的中學課堂,一般總在四十人以上,學生們?nèi)绶疥嚢懔_列。格局的先驗設(shè)定,再加上學生們的熱情不足,使得師生、生生間對話的機會甚少,課堂的聲音,也往往成為宣講,教師儼然成了課堂的主角,還經(jīng)常唱獨角戲(當然,這不僅僅是語文課堂的尷尬)。這種現(xiàn)象是可以改變的,比如多媒體手段的運用,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話式教學的深入開展,可以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師生、生生密切合作;小組討論教學(特別是探究式學習方式)還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碰撞,并可常常迸發(fā)出創(chuàng)造性的火花……這些理論性的知識其實大家都懂,但能很好地付諸實踐的恐怕就為數(shù)不多了。今后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我們不僅要運用這些理論,而且還要用得恰到好處。
其實,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與引導者,學生才是課堂真正的主人;教師要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但能讓學生自己做的事,教師絕不能越俎代庖。從這個層面上來說,教師應(yīng)該是導演一堂課,而不是在課堂上表演,這是有著本質(zhì)區(qū)別的。因此,我們應(yīng)當向?qū)W生們傳達這樣一種理念——新課程不僅對教師提出了要求,對他們自己同樣提出了新的要求。課堂上,學生們不能再一味地聽教師講課,而是要主動地參與進來,并積極地思考。另外,我們廣大的語文教師應(yīng)當帶領(lǐng)學生建構(gòu)他們自己的語言和思想,讓他們能在課堂上發(fā)出自己的聲音,這才無愧于“導演”者的角色與使命。
新課程時代已然到來,我們所有的語文教師都應(yīng)該認清語文學科的本質(zhì)與特性,充當好“說書人”以及“導演”的角色,真正上好、上活每一堂語文課!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熟市梅李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