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史春
摘 要: 文章針對項目化教學普遍存在模板化教學的問題,學生只按老師的要求完成任務,創(chuàng)造性和積極性嚴重受挫的現象,提出頭腦風暴法,即以小組形式開展討論,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自由發(fā)揮想象,提出設想,不斷完善和修改,在設想過程中學習,最后完成具有一定創(chuàng)新的、個性化的項目設計。實踐證明,通過頭腦風暴法在項目化教學中的應用,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得到提高,克服項目化教學中理論知識不足及創(chuàng)造性不夠的問題。
關鍵詞: 項目化教學 頭腦風暴 團隊合作 創(chuàng)新實踐
引言
高職院校開展項目化教學,課堂教學效果得到了一定的增強,動手實踐能力得到了鍛煉,學習積極性也得到了提高。但存在這么一個問題,項目化教學把學生變成機械操作工,項目實施完全按照資料或者圖紙去做,這樣對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起阻礙作用,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主觀能動性得不到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不到發(fā)揮,久而久之會失去學習興趣。學生的自信通過從老師和同學中肯定得以培養(yǎng)的,頭腦風暴法不受書本理論框框的限制,高職學生理論水平差,但思維想象不一定差,發(fā)現亮點,讓學生自信地學習,進而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1.項目化教學的現狀
錢學森曾說:“所謂優(yōu)秀學生,就是要有創(chuàng)新。沒有創(chuàng)新,死記硬背,考試成績再好也不是優(yōu)秀學生?!鄙鐣霞澳承└呗氃盒5慕處煻即嬖谝粋€偏離方向的說法:“采用師傅帶徒弟”的教學方式,通過直接傳授技能,反復訓練,達到熟練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此觀點是正確的,但在技術快速更新的今天,創(chuàng)新是企業(yè)的發(fā)展的活力源泉,是企業(yè)的生命力,而高職學生是企業(yè)的主力軍,是創(chuàng)新的力量。
工學結合課程教學[1],是高職院校課程改革的發(fā)展方向,強調以“行動為導向,以任務為驅動”,做中學,學中做。通過項目化教學[2],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相比以前的理論化學習,有一定的進步,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提高,學習效果得到增強。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先布置項目的任務、具體的要求,要求學生查閱資料、小組討論、方案認證、方案確定、PPT方案匯報、可行性分析、項目實施、檢測、故障排除、驗收、項目總結。在此過程中存在這樣一個問題:由于教學課時的限制,高職學生的學習習慣差,老師只能給學生設計框架或具體的電路圖,讓學生照著老師的要求和方法做。但大部分不知道為什么這么做,出現故障也不知如何查找,只是在老師的指點下一步一步做,完全失去項目化教學的核心思想,只能為了完成任務而被動實踐。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不到提高,盡管完成了項目,表面上好像參與了項目化教學,動手能力得到一定的鍛煉,但由于對項目缺乏理論的學習,創(chuàng)新能力得不到提高。老師在確定任務時,應提出具體要求,讓學生自我行設計、自由發(fā)揮,通過對項目的理解,不斷提出自己的觀點,當學生講解時,不作批論,讓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然后主動地查閱資料,跟同學和老師探討,從而提高學生的主動性。老師只是扮演咨詢者和引路人的角色,不能否定學生的想法,讓學生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主動地查閱資料和學習,這樣的項目化教學才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2 頭腦風暴法在項目化教學中的實踐
頭腦風暴法的做法是:老師提出問題,然后鼓勵學生尋找盡可能多的答案(設想),不必考慮答案是否正確,教師也不作評論,一直到所有可能設想都提出來為止[3]。本文以四旋翼飛行器設計與制作為例,分析頭腦風暴法在項目化教學中的運用。
四旋翼飛行器設計[4]在國內外已取得非常好成果,但在應用方面未能突破,以至于造成四旋翼飛行器功能單一。為了讓四旋翼發(fā)揮更大的作用,讓學生充分想象,我第一次不給學生布置任何任務,在自由輕巧的環(huán)境中開展討論,運用頭腦風暴法,充分想象四旋翼的應用和結構,不作評議,把自己的創(chuàng)意和想法記錄下來,整理成一個匯報材料。具體實施過程中一位學生提出:我打算畢業(yè)后開一家快餐連鎖店,想利用四旋翼飛行器送餐,改變傳統(tǒng)的人工送餐,一方面節(jié)約成本,另一方面吸引顧客,因為可能顧客對我的產品感興趣,愿意吃,吸引人氣。另外,學生還提出利用四旋翼實現救援,當人無法進入時,利用四旋翼進行航拍,及時傳送數據,了解實情。農業(yè)上利用四旋翼進行大面積的檢測,檢測病蟲、水、溫度等數據。這些創(chuàng)意有一定的實用價值,是非常好的創(chuàng)意,也是國內領先的技術對此老師應該加以鼓勵,表揚他的創(chuàng)意,促使學生想盡一切辦法實現。首先,如何設計一架具有此功能四旋翼飛行器,這本身就涉及許多知識,包括軟件開發(fā)、硬件開發(fā)、無線模塊、導航定位功能。課堂教學組織以團隊進行研究學習,分工合作,從功能出發(fā),先從簡單開始,逐步實現各項功能。如:先設計硬件系統(tǒng),包括設計姿態(tài)檢測模塊;PID模塊、導航模塊等,軟件設計,包括飛控系統(tǒng)軟件設計和上位機軟件設計。這一過程分硬件設計組和軟件設計組,分工完成;再無線通信模塊設計,由通信組完成;在這基礎上,根據自己的想法,在此功能基礎上增加特定功能,如GPS導航功能、定位功能等,由功能組負責實施。通過小組分工和合作的教學方法,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一方面提高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利用頭腦風暴法實現創(chuàng)新,極大地提高創(chuàng)造性。
3 項目化教學的思考
項目化教學在高職院校得到了應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實施過程中由于高職學生理論基礎差,不善于學習和動腦筋,教師在教學中,如果按項目化教學的步驟實施,就會因學生本身的素質而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所以老師只能手把手地傳授,給學生現成的圖紙和電路圖,讓學生完成操作,一定程度地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在實踐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只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根據老師的模板完成任務,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是長期以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不到提高,久而久之學生沒有學習的動力;二是學生的學習很死板,只能按照統(tǒng)一的模板進行,不會思考,遇到新的問題不知如何解決,創(chuàng)造性和創(chuàng)新能力得不到提高,很難適應當今日新月異的變化;三是學生只能在老師的模板下進行,不會學習、思考,缺乏學習能力和掌握理論知識的能力,對其可持續(xù)發(fā)展不利。
結語
項目化教學應該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注重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把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作為項目化教學的核心。如何讓學生在項目化教學中既培養(yǎng)實踐能力,又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呢?項目化教學中,注重學生的想法,營造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動起來,極大發(fā)揮學生的能量,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為完成自己的想法,學習動力才能得到極大發(fā)揮,這是傳統(tǒng)的項目化教學所欠缺的,實踐能力和主動學習能力結合,才能發(fā)揮極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馬祥興.構建工學結合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實踐與探析.教育與職業(yè),2011(32).
[2]應力恒.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8(22).
[3]周福盛,齊麗麗,喬愛軍.基于“頭腦風暴法”的通用技術教學設計及評價——以“常用的創(chuàng)造技法”為例[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2(8).
[4] 宿敬亞,樊鵬輝,蔡開元.四旋翼飛行器的非線性PID姿態(tài)控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