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維民
【摘 要】作文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又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點。學生作文又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為作文能力是學生語文水平的綜合體現(xiàn)。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 作文教學 方法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又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點。學生作文又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為作文能力是學生語文水平的綜合體現(xiàn)。但在語文教學中聽說訓練起步早,基礎較好;讀寫訓練中,閱讀訓練的分量較重,時間多,范圍廣,寫作訓練無論從時間上還是數(shù)量上相對來說都較少,而且收效甚微。可見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任務還很艱巨。在這幾年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本人逐漸摸索了一些作文教學的方法,望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讓學生從范文中學"仿"作文,鼓勵學生的自信心,從而消除畏難情緒
模仿是人類學習,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學生的心理特點之一。模仿的特點在于針對性強,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又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學生的模仿性很強,先仿寫范文對逐步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老師在指導學生作文時,便可訓練學生從仿寫句子、仿寫片段到仿寫范文,讓學生從范文體會各種寫作方法的技巧和語言。
“仿”不能機械的模仿,不能照范文生搬硬套,例如,在練習對人物外貌進行寫作時,很多同學寫出的人物面部特征都是“有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櫻桃小嘴、彎彎的柳葉眉、紅紅的臉蛋”等。難道這世界上真有這么多容貌如此相仿的人物嗎?答案是否定的。這就不是“仿”,而是“抄”。這是我們老師在作文教學時不希望看到的現(xiàn)象,但它確實存在。像這樣的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因此,老師在教學生寫作的過程中不能使學生的思維受到約束,而要讓他們有自己的思維特點。
二、精心設計作文題目,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在作文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甚為重要,有了興趣才會入迷,入迷才會頓生靈感.有了靈感就想,想出框架就寫,發(fā)現(xiàn)問題就改,偶得佳句就用.這樣,"長期觀察,爛熟于心,然后凝神聯(lián)想,妙手偶得之,一揮而就".久而久之,寫作就成了無形壓力下的自覺行動。
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應成為作文教學的重要原則。語文老師的主要職責就是要善于運用各種方法使學生對寫作產(chǎn)生興趣,消除害怕作文的心理,努力實現(xiàn)由“要我寫”向“我要寫”的轉(zhuǎn)變。實現(xiàn)這一轉(zhuǎn)變的基本前提是教師必須對學生的生活實際、心理特點、思想狀況、寫作水平有一個深刻全面的認識和把握。在具體的寫作訓練中,給出適合學生的作文材料,精心設計作文題目。好的文題能讓學生感到興致盎然,只要貼近學生實際,標新立異,就能調(diào)動他們的寫作熱情。如“初中生活形象設計”、“給心靈下場雪”、“陽光燦爛的日子”等。作文題目命得怎樣,集中體現(xiàn)了一個語文老師自身的素質(zhì)水平,也關(guān)系到寫作訓練的成敗。所以本人極為重視作文的命題。命題要貼近學生生活,善于捕捉他們生活中閃光的情景。
三、指導學生廣泛閱讀,獲取大量信息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是獲取寫作范例的重要途徑?!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勞于讀書,逸于作文”這是前人在讀寫實踐中總結(jié)出來的經(jīng)驗。讀書是吸收、積累的過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語言的表達方法都在不知不覺中儲存起來。一旦需要,這些儲存就會蜂擁而至,跳出來供你應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隨手拈來,不費思索而順理成章,進而推陳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達得生動、完美。多讀的確是一條通向?qū)W好寫作的成功之路。
當今社會是信息的社會,每時每刻都有很多信息通過各種媒介在流動著。而當代中學生的生活閱歷較淺,因而就須每天閱讀,獲愁和博貯信息,造成一種勢能,使胸中有故事。把閱讀獲得的信息轉(zhuǎn)化為創(chuàng)造能力,從而產(chǎn)生不吐不快的寫作欲望。我們向?qū)W生推薦《語文報》、《中國青年報》、《中學語文》、《讀者文摘》、《讀者俱樂部》、《意林》、《故事會》等雜志,讓他們訂閱,并經(jīng)常給他們介紹、評價最新書籍和報刊上的文章,傳播新信息,并廣泛開展“每日一讀”,“文學晚餐”等活動,從而使學生擴大了閱讀面,增加了閱讀量,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素材,因而有了寫文章的積極性。
四、開放作文評改方式,師評、自評、互評相結(jié)合
1.師評。
學生當堂生成的半成品作文,不管是基礎較好的,還是基礎較差的,都或多或少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而這些問題解決效果最好的辦法莫過于學生當堂朗讀自己的習作。當這位學生在朗讀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聽,并能對之作出評價,甚至提出修改意見。對于快速成文完成的文章,盡量當堂面批。對于成批交上來的作文,老師批改要優(yōu)先于其他作業(yè),因為要盡可能早地、趁學生對此次作文的思維和激情還沒消失的時候去跟學生講評。
2.自評自改。
到了小學高年級,學生就已經(jīng)初步具備了評價文章優(yōu)劣的能力,更何況中學生。讓學生自評自改,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獨立分析判斷,以及自我修改、完善、評價、鑒賞等多方面的能力。當然,教師決不是把工作推給學生,而應該讓學生明確作文要求,掌握評判依據(jù),隨時引導和指點。
通過學生自改作文,可以提高語感水平,增強寫作的自控意識,鞏固謀篇布局、譴詞造句的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責任心。
3.因材施評。
教師作為最高評判者,應該對學生的評改結(jié)果進行彈性指導,在激發(fā)動機的基礎上客觀評定。多一點鼓勵,少一點指責;對優(yōu)生的作文要戴著顯微鏡“挑刺”,對差生的作文要戴著放大鏡找“閃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