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燦林
【摘要】語文教學的中心內涵是閱讀教育,老師指導學生挖掘文章背后所隱藏的深意的活動就是探究性閱讀。如今,探究性的閱讀教學方式廣受歡迎,實現了很好的語文閱讀教學效果,但是農村中學語文教學在探究性閱讀方面還有所欠缺,本文對此進行了探索并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農村教學;語文教育;探究性閱讀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一、要立足教材內容,確定探究主題
探究性閱讀在語文教學中能否獲得成功,關鍵是看能否在課文中找到合適的探究主題,也就是找到學生針對某一篇文章的研究目標。要想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閱讀,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所選擇的文章要滿足三個要求:第一,得到探究結果不能太困難;第二,學生對這篇文章感興趣,能力上也能達標;第三,這篇課文本身內容要有價值、有意義。如果教學對象是農村中學的學困生,那么在挑選所要探究的課文時,更要特別注意尋找那些適合學困生閱讀能力和智力水平的探究內容。
既然是探究性閱讀,那么最需要先做的就是要提出問題,在教學中要讓孩子養(yǎng)成提問題的習慣。不過,在這里要注意一點,就是老師要注意甄別學生提出的問題,看看這些問題是否值得大家去思索、去研究,不能讓學生牽著鼻子走,要掌控教學主動權,帶著學生一起去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以《濟南的冬天》教學為例,一開始學生們提出的問題是雜亂而且繁多的,這個時候,老師要指導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歸納,以“老舍為什么喜歡濟南的冬天,濟南的冬天有哪些獨特之處,這些獨特之處是怎么形成的?”等問題貫穿課堂教學。最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同學們有沒有發(fā)現,家鄉(xiāng)的冬天也非常美,請同學們搜集描寫家鄉(xiāng)冬天的語句,或者以“家鄉(xiāng)的冬天”為題,寫一篇作文,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老舍文章的獨到之處,而且還能通過對比發(fā)現家鄉(xiāng)冬天之美,激發(fā)出學生更多的閱讀熱情和寫作欲望,學習的目標也更加直觀和清晰。
二、要設立探究情境,培養(yǎng)探究興趣
如何創(chuàng)建一個合適的探究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讓學生更快樂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是探究性閱讀教學必須要解決的問題。要做到這一點,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
第一,可以根據課文內容建立一個虛擬的情景,利用朗讀、角色扮演等手段,促使學生快速吃透課文內容之后,能夠做到重現文章所描述的場景,讓學生迅速融入角色。例如在教學課文《鄒忌諷齊王納諫》中,在探究歷史人物的性格時,可以通過角色扮演,讓學生們分別模仿課文中的鄒忌、齊王等角色,學生就能迅速進入課文情境,理解當時的歷史人物的性格特點。
第二,要借助身邊特有的教育資源,結合多媒體教學等先進儀器設備,讓學生能夠直觀地體會到課文中的情境。如在講到朱自清的《春》時,農村中學的學生在理解課文時更有優(yōu)勢,教師既可以引導學生就朱自清的“春”也同學們身邊的“春”進行對比,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探究欲望,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創(chuàng)造探究性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
三、要調整實施方案做到因人而異
在語文學習中,不同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能力層次都不一樣,其學習的方式、態(tài)度和思維習慣都會影響到具體的探究性學習,因此,在實施探究性閱讀教學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各個類型學生的不同情況?;A牢固、學習積極性高的學生,肯定不愿意去做那些淺層的材料收集、整理和解釋的探究性活動,而那些基礎沒有打好,還不愿意主動學習的學生,本身的能力又難以勝任對文章的欣賞性探究。因此,如果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忽視學生本身的基礎和學習水平,那么探究性學習就會面臨效率不高、甚至是直接失敗的局面。要實施探究性學習,核心內容就是深層引導和個性化教學,要想做好探究性閱讀教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照顧到學生原來的語文基礎和學習水平,同時找到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激發(fā)點。
四、要內外相得益彰,提升探究水平
如今,很多農村中學的現代化教學設施還不夠齊全,圖書館建設相對滯后,學生的閱讀材料不夠豐富,難以滿足學生們的閱讀需求,農村中學教師要想擺脫這種不利局面,就要想辦法從課內向課外延伸。探究性閱讀可以很好地銜接課內外知識,打破通向課堂外面世界的牢籠,讓學生課堂內的學習和課堂外的生活經歷能夠相互補充,擴展學生的眼界,提升語文學習水平。尤其是對于農村學校的學生,對大自然的感知更直接、更有優(yōu)勢,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邊閱讀名家的經典作品,邊體驗農村生活中的魅力與情感。在教學中,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巧妙的引導,促使學生獲得一些探究方法,從而提升其探究水平,比如說接收式探究法、提問式探究法、對比式探究法、由果追因式探究法、自由互助式探究法等等。
五、結語
總的來說,探究性閱讀教學是在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上的一種進步,它主要目的不是為了灌輸知識,而是要提升學生自身能力。實施探究性閱讀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增長學習技能和認知能力,并全面提升各方面的素質。因此。對于農村中學語文的探究性閱讀教學來說,語文教師要善于把握農村閱讀教育題材的深入挖掘與靈活運用,保證其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做到常態(tài)化和科學化的運用,促進農村中學語文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安朝.淺談現階段農村中學語文教學對策[J].科技傳
播,2009(10).
[2]祝來軍.中學語文閱讀教學問題分析及應對策略[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05).
[3]劉麗.試論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J].現代交際, 2013(03).
[4]王立新.文本細讀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的必要性探微[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01).
[5]謝穎. 轉變觀念 搭建平臺 引導探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4(01).
(編輯:劉婷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