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艷
【摘要】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30年的經驗使我深信,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能力?!薄叭绻粋€學生廣泛地閱讀,那么,在課堂上所講的任何一個新概念、新現象,就會納入他從各種書籍里汲取的知識體系里去?!笨梢娒喿x對學生的重要性。因此,作為中學語文教師的我們,對學生的閱讀指導,應放下急功近利的應試心態(tài),及時更新名著閱讀指導觀念,在傳統(tǒng)教法中,孕育創(chuàng)新,引領學生暢游書海。
【關鍵詞】文化精髓;樹立目標;拓展視野;重視指導;重組觀念;創(chuàng)新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網絡和電子產品的普及,使接受新生事物特別快的年輕人的注意力迅速從書本轉移到了網絡世界。各種奇幻小說、武打小說、穿越小說以及外來的漫畫,使辨別能力弱而又缺乏引導的中學生,越發(fā)地遠離了代表人類精神文化精髓的名著。特別是臨近港澳的南粵學生,因為地理位置的便利,深受港澳的影響,他們盲目跟隨潮流,閱讀良莠不齊的文學作品。長此以往,我們中學生的文化素質堪憂。
一、當下學生名著閱讀現狀及教師名著閱讀指導的現狀
(一)當下初中生名著閱讀的現狀
從學生的學習情形來分析。我們看到,由于東莞市增加了地理、生物的中考,所以現在初中生的學習壓力不小,他們缺乏足夠的時間去閱讀名著;加上學習生活的單調枯燥,電子書籍的泛濫和前面所分析的各種原因,在業(yè)余時間,他們更樂于涉獵輕松、膚淺的書籍。
從初中生的心理層面來看。他們正處于心理急劇轉型的階段,渴望獨立但又尚未脫離孩童期的幼稚和浮躁,要讓他們沉潛下來閱讀內涵豐富的名著,亟待老師恰當的引導。
(二)當下初中教師名著閱讀指導的現狀
我們的教育一直呼喚素質教育,但是在當下的教育體制下,我們誰都無法回避應試教育。絕大多數學生都沒有時間看名著或者不愿去看名著,但是,期末考試和中考都要涉及名著的考查,所以,我們教師的名著閱讀指導(包括本人在內),在考試這一指揮棒的指揮下,扭曲變形為“名著考試”的指導。
二、更新名著閱讀指導觀念,實現方法創(chuàng)新
(一)激發(fā)興趣,點燃學生閱讀名著的激情
如何激發(fā)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呢?我們不妨在學生閱讀某本名著前,為學生介紹發(fā)生在這本名著背后的一些逸聞趣事、文壇佳話,以引起他們的好奇,促使他們走近這本名著。如我在指導學生看八年級上冊的《駱駝祥子》時,我就先給他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文壇上曾有這樣的傳說,老舍先生曾距諾貝爾文學獎僅一步之遙。老舍先生的兒子舒乙證實了這一鮮為人知的事件內幕。 他說老舍先生在1966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評選中得票排第一。但由于頒獎之時,老舍先生剛好于1966年8月24日去世,諾貝爾獎一般不頒給已故之人,所以老舍先生便與諾貝爾文學獎擦肩而過。
這個故事講完后,同學們對老舍先生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滿懷惋惜,也對老舍先生及其作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像這樣的文壇逸聞趣事我講了不少,如為學生推薦《紅樓夢》時,為他們講述曹雪芹如何由一個錦衣玉食的富家公子,轉瞬間成為犯官罪人,備嘗人間冷暖。
(二)優(yōu)化學生的閱讀時間和閱讀結構
當下學生的課業(yè)負擔重、學習壓力大、時間緊,有的學生就會借口說沒有時間閱讀而放棄。因此,我們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名著閱讀時,不僅要指導他們看哪些書、怎么看,還應該指導他們對閱讀時間做出合理的安排,從而優(yōu)化閱讀的時間。指導學生學會將邊角時間拼湊成完整的時間,告訴他們:一個會安排時間的學生才是會學習的人,一個會閱讀的人,應該是每天都進行閱讀的人,而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或者一曝十寒。我們做老師的,應該從思想上進行指導,告訴學生,閱讀貴在堅持,只要我們每天花一定時間進行閱讀,積少成多,一段時間后就會發(fā)現大有益處。
(三)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指導學生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1)進行“閱讀競賽”。在閱讀名著之后,我們不能讓學生只是停留在閱讀情節(jié)的淺層次的層面上,同時,也為了促使學生后期的閱讀興趣的可持續(xù)性,我們應該尊重初中生喜歡新奇、喜歡競爭等特點,通過開展閱讀競賽等活動,檢查他們的閱讀情況,同時,進一步提升他們閱讀名著的興趣。
(2)舉辦“閱讀活動月”。借助學校舉辦的“書香校園”的活動,在所教的班級開展閱讀活動月,要求學生除了讀完課本規(guī)定的名著外,擴大閱讀量,向孩子們推薦經典名著:《安娜·卡列尼娜》《戰(zhàn)爭與和平》《百年孤獨》《雪萊詩選》、《巴黎圣母院》等書。在閱讀活動月,要求學生做不少于兩千字的摘抄和聽講座的筆記。在大環(huán)境的影響下,巧妙地借力打力,這真是“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啊。同時開展“師生共讀一本書”的活動,把自己閱讀了名著后的感受與孩子們分享,這既可以讓孩子們對名著有更深刻的認識。同時,老師身體力行地閱讀名著,也是在給學生做表率。寫“讀后感”,這是讓學生在閱讀名著后,把對名著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的認識,加深學生對名著的認知,從而也鍛煉學生的文筆和思考力。對學生的這一系列的指導,是用學校和老師的外力促使學生慢慢養(yǎng)成讀書、讀好書的好習慣,也是真正的“潤物無聲”的做法,擯棄了急功近利的心態(tài)。
(3)舉辦“中外系列名著講座”。在班級開展這個活動,旨在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這是學?!皶阈@”活動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對一系列的中外名著的創(chuàng)作背景、主要內容、文學價值做了詳盡的介紹,這既可以增加學生的見聞,更可以促使學生熱愛名著,走近名著??梢哉f是對學生進行的最好的、最藝術的名著閱讀指導。
三、小結
名著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對人類歷史產生過重大的影響。它經歷了長時間的考驗,最富有教育意義,最具有永恒的生命力。我們語文教師的名著閱讀指導的觀念必須與時俱進,盡快更新觀念,不要急功近利,從而促使我們的學生吸收書中的精髓,走上健康成長的道路。
參考文獻
[1]葉國炎.淺談名著閱讀指導的有效性[J].語文教學之友,2011(07).
[2]陶菊英.閱讀名著與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J].學苑教育,2011(18).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