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
【摘要】小學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yè)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語文是小學教育階段中的一門重要學科,對于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與全面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是小學語文教師應當重視并解決的一個問題。本文主要針對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進行深入分析,探究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滲透方法,以此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與質(zhì)量,促進小學教育的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育;情感教育;滲透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一、前言
就目前來看,我國教育事業(yè)呈現(xiàn)良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小學教育在教育事業(yè)中發(fā)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情感教育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它主要是將情感注入文字中,使學生在語文課程學習中能夠充分感受到文章段落中蘊含的思想以及語言情緒,使學生與小學語文課本上的內(nèi)容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進一步學習小學語文知識。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方法
(一)充分發(fā)掘小學語文課文中的蘊含的情感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將小學課文中蘊含的情感充分發(fā)掘出來,使學生能夠了解與感受課文中的情感,讓學生在情感上與課文內(nèi)容產(chǎn)生共鳴。小學語文課文相比于其他學科課文而言,蘊含的情感最為豐富,課文作者在進行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將自己全部的感情、思想融入到文章的字里行間中,例如:《誠實的孩子》這篇文章表達的就是作者對道德觀念的理解,《海底世界》這篇文章將自然界的神秘景象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而《新型玻璃》這篇文章含有大量的理性思維。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深入挖掘所教課文中含有的情感,使學生能夠在課文學習中深切地體會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對于語文課程學習的興趣。
(二)設置生動的教學情境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重視教學情境的設置,將生動的教學情境作為情感教育的核心部分,讓學生能夠在教學情境中真真切切感受到語文課文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小學生具有好奇心強、活潑好動等特點,他們的思維就像處于平靜狀態(tài)的湖面,你只要在湖面上投入一顆滿含情感的石子,就能夠看到平靜的湖面呈現(xiàn)出小小的波動。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對現(xiàn)代高科技技術進行合理的利用,例如:視頻、多媒體、錄音以及幻燈片等,將語文課文中描述的場景在課堂教學中展現(xiàn)給學生,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對《草原》這篇文章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收集一些與草原相關的圖片與視頻,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設備展現(xiàn)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感受到草原的魅力,以此了解與掌握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與感情。
(三)重視學生對語文課文的朗讀
朗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對于語文課文朗讀,能夠讓學生充分地感受到語文課文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重視學生對語文課文的朗讀。語文,實質(zhì)上就是運用文字將一些感受、場景以及事件進行記錄,如果單獨對這些文字進行理解,可能不會產(chǎn)生任何的感覺與想法,但是當這些文字被作家巧妙的排列在一起的時候,這些串聯(lián)文字所展現(xiàn)出來的效果就不是簡單的通過“看”就能夠有所感受的,需要學生對語文課文中的段落一句一句朗讀出來,從視覺與聽覺等多個方面對課文進行理解之后,才能夠從根本上了解與掌握語文課文中蘊含的思想感情,特別是當學生朗讀一些能夠讓人熱血澎湃的段落時,產(chǎn)生的影響也會伴隨著學生的整個生命過程。
一些學生在對語文課文進行朗讀的時候,只是簡單的對語文課文中的段落進行朗讀,沒有在朗讀過程中深入的理解段落中含有的思想感情,有的學生甚至為了完成教師布置的朗讀任務而對語文課文進行朗讀,這樣敷衍的態(tài)度無法達到語文課文朗讀的目的,所以學生在朗讀語文課文的時候,教師應當正確的引導學生進行朗讀,學生朗讀完成之后教師應當提出相應的問題,以判斷學生是否在朗讀過程中真正地理解了課文中含有的思想感情。
(四)重視語文課文中重點詞語的講解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重視語文課文中重點詞語的講解,這樣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自身具備的思想感情。語文課文是由大量的詞語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種文學形式,這些含有深刻含義的詞語構(gòu)成了一篇讓人動容的文章,是語文課文的基礎組成部分。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對語文課文中含有思想感情的詞語進行深入的講解,使學生感受每一個段落中詞語所具備的含義以及表達的思想感情,使學生能夠全面的理解語文課文中蘊含的思想感情。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篇課文的時候,在對“鏗鏘有力”這一詞語進行概述的時候,不僅要對“鏗鏘有力”的原本意思進行講解,還要將運用“鏗鏘有力”這一詞語的深層次含義講解給學生們,即“鏗鏘有力”不僅僅只是代表說話的時候有力量,它還表達了周恩來總理在少年時期擁有的遠大理想與抱負,這樣學生就能夠進一步了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文章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結(jié)語
小學語文科目與其他科目相比,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需要投入更多的情感,感受語文的魅力。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夠僅僅重視語文課本知識的講解,還要有效引導學生體會語文文章中蘊含的思想感情,重視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對于語文課程的學習興趣,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與質(zhì)量,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時候,應當根據(jù)語文課堂教學的實際狀況,采取合理的方式進行,這樣才能夠真正地發(fā)揮情感教育在教學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湯國慶.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J].新課程學習(下),2013(10).
[2]錢蓓蕾.情感教育: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措施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09(09).
[3]周娣.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J].成功(教
育),2010(0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