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娜
摘 要:新課程改革,在于轉變學習觀念,提高學習效果。新課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學更是一場理念的更新和課堂不斷踐行和創(chuàng)新的過程,每個教師都要在先進理念的指導下,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把新課程理念發(fā)揮到極致。
關鍵詞:學生;新課標;生物教學
新課標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教學體現了大眾化教學的思想,讓每名學生學有多得、學有所獲。為了踐行這一理念,新課標下的生物課堂教學應該有根本性的變化,以此體現和落實新課程的大眾化教學理念。我從事高中生物教學多年,就踐行這一理念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努力探索,總結出了幾點經驗。
一、把生物課堂還給學生
新課程定位的師生關系要求我們教師要把握好主導和主體的關系,切莫顛倒和錯位使用。新課程提倡在課堂教學中,要通過生生、師生互動來實現教學相長,共同發(fā)展。這就要求我們的生物課堂確定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在生物課堂教學中,要力求通過學生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活動,實現生物課程的文本教學向生本教育的過渡,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權威、真理的擁有者,而是以學習共同體的身份參與學習,主動走進學生的心靈,在尊重、保護、關愛學生的同時,更要激發(fā)學生囚禁的情愫和對學生沉睡的潛能,喚醒、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欲望,讓學生成為生物課堂上的主角,大顯身手。
二、讓生物課堂成為一種活動
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化體現了個性化學習的思想。在當下的生物課堂教學中,我們學習的方式還是比較固化在師講生聽的模式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沒有被完全打開,獲取知識的途徑比較單一。在生物教學中,我采用活動的方法引導學生獲取知識,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如在學習“環(huán)境保護”時,就可以讓學生針對當下的霧霾與環(huán)境問題,自己去調查當地環(huán)境污染的原因并尋求如何破解。同時,讓學生通過調查研究后寫出調研報告。在適當的時候,教師可組織全班同學進行交流,并對活動中表現比較好的同學進行表揚,最后在班級里形成一份比較完整的調研報告以書信的形式呈報給有關部門,希望提出的一些合理化建議得到采納和落實。
在學習性別決定于伴性遺傳時,我組織學生進行調查活動——對常見的遺傳病與伴性遺傳病作比較研究,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全班學生都參加了這個調查活動,一半的同學寫出了調查報告或者小論文。通過分析發(fā)現,學生的小論文觸角廣泛多樣,內容豐富翔實,結論真實可信,是我遠遠沒有想到的。更可喜的是,學生們在完成這項任務的時候,查閱了一些資料,并去醫(yī)院進行了實地了解,伴性遺傳規(guī)律的知識不再是生冷的,而是與生活實際有聯系的。這樣既強化了知識的學習,也讓學生真切地明白了學習生物知識的重要性。
三、自主、合作、探究是生物課堂的主旋律
自主學習是合作探究的基礎,合作探究是自主學習的深化和完善。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把生生、組組間的合作探究學習落實好。首先要求教師要提出有利于學生合作探究的問題,以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教師切不可隨便找一個問題就來探究,進行探究的問題一定要有價值和思維含量,要有一定的難度。其次是教師要參與學生的合作探究,根據了解的情況適當引導點撥,不能袖手旁觀。第三教師要組織全班進行展示交流,把各組的學習成果通過交流進行優(yōu)化。這種學習方式的效果是多層面的:①通過合作探究學習,學生在生物知識層面有所提高。②讓全員參與學習,每個學生都有發(fā)展,都有收獲。③這種模式下的學習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民主、愉悅、和諧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④課堂中培養(yǎng)起來的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也是現當今社會優(yōu)秀人才的一個標志和生存的必備條件。因此,我們在生物課堂教學中要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進一步強化,使其成為課堂學習上的主旋律。
四、因材施教,承認差異
學生間是有差異的,只有正視存在,才能有效實施生物教學,不然教師就會深陷其中,自求其惱。傳統教育模式下的教學目標是希望每名學生都是“優(yōu)秀生”,可現實教學卻往往不如教師所愿。有人調查發(fā)現:傳統生物課堂上成就了10%的優(yōu)秀生,約40%的學生感到學習困難,而極少數學生則完全放棄了生物。這個調查結果讓我們教師無奈,也折射出我們課堂教學中一些弊端和不足,必須引起我們的注意?,F實的課堂,只有承認差異、因人而異,讓每名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發(fā)展,才是理想的教學。因此,只有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你的生物教學才會多樣,你的課堂才有異彩紛呈,你的學生才會多樣化發(fā)展。
五、滲透德育
生物課堂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內容。如講生物史,可以培養(yǎng)學生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精神;講生物的思想、方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生物教學中,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巧妙設計,把生物教學中能夠滲透德育的因素挖掘出來并無痕滲透,這樣不但不會降低學生學習生物的效果,反而會提高學生學習的意志品質,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培養(yǎng)學生愛國的思想情感。
六、多媒體技術在生物課堂中使用
多媒體在生物課堂中的廣泛使用已成為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有效的方法。形象、直觀、生動、動態(tài)的多媒體課件把生物教學中的一些微觀物質和學生理解中有較大難度的生物想象變得可觀可感,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的同時,對教師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也有極強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洪祥.新課標下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淺
析[J].現代閱讀,2012(5).
[2]田升.初探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法[J].讀寫算,
2012(14).
(河北冀州市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