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立民
【摘 要】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體育教學的基本任務之一,筆者根據教學實踐暢談了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徑。
【關鍵詞】體育教學 思想品德教育 方法 途徑
體育教學是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徑,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是體育教學的基本任務之一。充分發(fā)揮體育教學的育人功能是每位體育教師應該關注的問題,筆者根據多年來從事體育教學的經歷和認識,談一談體育教學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一、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1、榜樣示范法
初中生最愛學習,善于模仿,他們在榜樣面前常常嘆服、向往,所以英雄事跡、模范行為對初中生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要廣泛開展向優(yōu)秀運動員,優(yōu)秀學生學習的教育。例如在學習“武術”時,向學生介紹我國近現代武打明星李小龍、成龍、李連杰的故事;學習排球時,講講中國女排精神;請學生介紹奧林匹克等等,這些體育文化對學生具有啟迪、震撼、感召、征服與向往的力量。它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喚起學生對榜樣人物的欽佩,從而引導學生學習榜樣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傳承體育文化,對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和精神發(fā)展發(fā)揮良好的教育作用。
2、展開競賽法
初中生好勝心強,上進心強,在體育課上,教師因地制宜地組織各種競賽評比活動,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友誼與競爭,促進學生進步,培養(yǎng)學生不怕困難的性格。在課堂中進行競賽的形式很多,例如:集合、調隊整齊、迅速;按要求快速完成學習任務;小組學習成果顯著等等。教師在組織競賽時,要充分備好學生,根據學生特點選擇適當的內容,比賽前使學生明確比賽的目的、要求,端正態(tài)度,嚴格要求自己。在評比中要充分發(fā)揚民主,采用師評與生評相結合的方法,充分聽取大家意見,使競賽起到應有的激勵作用。
3、教師評定法
教師評定包括表揚法和批評法,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加以評定,用以鞏固和發(fā)揚優(yōu)秀的思想行為。通過教師的評定使學生明辨是非對錯,充分認識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由此產生一定的榮譽感和恥辱感,從而激發(fā)學生揚長避短,不斷進步,形成良好的品德。運用評定法時,教師要針對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區(qū)別對待,有針對性地進行評定,評定時語言要有分寸,不夸張、不諷刺,、公平公正,以鼓勵評價為主,批評要含蓄、委婉、幽默,使學生容易接受。要充分把握好評定的藝術性,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樂于接受,通過良好的溝通實現學生的良性發(fā)展,形成良好的品德。
二、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徑
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徑有很多,教師要因勢利導,充分利用各種途徑對學生進行教育。主要有以下幾種途徑:
1、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初中生體育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喜聞樂見,深受廣大初中生喜愛,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內在的思想教育因素,使學生在掌握體育知識、技能和鍛煉身體的基礎上,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如中長跑教學時,既要讓學生懂得中長跑對鍛煉身體和生活實踐中的作用和意義,又要讓學生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堅持下去,從而培養(yǎng)堅忍不拔,攻克困難的精神;球類教材中培養(yǎng)學生團結互助,認真嚴謹的精神。
2、嚴密教學組織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體育教學中,學生的能動性較大,學生的組織和管理尤為重要,教師在教學中要建立切實可行的課堂常規(guī),并嚴格執(zhí)行。要善于掌握隊列,隊形的調動,培養(yǎng)學生遵守紀律,集體協(xié)同動作的習慣,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參與各種游戲,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進取與合作精神。在教學中不斷提高對學生的要求,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使學生在不斷努力的過程中受到吃苦耐勞,勇敢頑強,堅忍不拔等優(yōu)秀品質的教育。
綜上所述,體育教學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針對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教師要善于運用自己的指揮采取恰當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寓教于樂,使學生在體育鍛煉、學習的過程中獲得人生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