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芳
摘 要:就如何將生本教學理念更好地貫徹、落實于初中地理教學實踐活動之中進行了認真的分析與闡述。
關鍵詞:生本理念;前置性作業(yè);自主學習;指導與幫助
“生本教學”是“以學生為本”的簡稱,其基本理念在于: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吧窘虒W”理念是針對傳統(tǒng)“以教師為中心”的師本理念而言的,是真正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切實能促進學生富有個性發(fā)展的先進教育教學理念。以下,筆者將集中圍繞生本教學思想在初中地理教學實踐中的運用展開系統(tǒng)的分析、研究與探討。
一、“以生為本”,合理布置前置性作業(yè)
引導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提前預習活動,是“生本教學”理念充分尊重學生主體,極大調動其學習興趣以及積極性的重要表現。而要想切實提高學生預習活動的實際效率及質量,教師有必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學生原有的知識體系以及實際認知水平等情況為學生合理而巧妙地布置前置性作業(yè),即將將要學習到的內容以課后作業(yè)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促使學生以這份作業(yè)為指導性綱領,率先對新知識、新內容形成大致的認識與初步理解,從而為接下來課堂上的小組合作討論、科學探究等自主性學習活動以及更有針對性地聆聽教師對知識重點、難點的講解都奠定良好的基礎。
通過對“生本教學”理念的深入學習與研究,我非常注重前置性作業(yè)的布置與安排。例如,在教學“東北工業(yè)基地面臨的問題”這一具體知識點時,我沒有讓學生單純機械式地圍繞教材去預習,而是為學生布置了如下前置性作業(yè):東北是我國重要的重工業(yè)基地之一,假設你是一家大型合資企業(yè)的老板,你會選擇繼續(xù)在該地區(qū)進行大規(guī)模的投資活動嗎?可以嘗試從各個方面去了解我國東北工業(yè)基地的相關情況,并對投資或者不投資的理由進行充分、詳細的解釋、闡述與表達。
這一前置性作業(yè)不落俗套,巧妙避免了以往傳統(tǒng)而固定的預習形式,充分契合了初中階段學生對周圍事物強烈好奇心的特點,促使他們在濃厚探究興趣及求知欲望的驅動下,更多地搜集、整理與歸納有關我國東北工業(yè)基地現狀、原因以及解決對策的相關信息,而這些顯然為他們接下來在課堂交流學習活動中的有話可說以及更有針對性地聆聽我對具體知識點的分析與講解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有利于當節(jié)知識點教學效率的提高與完善。
二、以學生為主,進行小組合作與交流的自主性學習活動
通過前置性作業(yè)的有效指導,學生率先對將要學習的內容與知識點形成了初步的認識、理解。在此基礎上,教育工作者必須在課堂上提供給學生展示自我、進行小組合作與交流自主性學習活動的足夠空間與機會,讓學生就各自在前置性作業(yè)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以及具體的學習心得等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這既是真正貫徹“生本教學”理念、落實學生主體地位的表現,更是快速建立互幫互助、合作學習、自主探究學習良好平臺的有效途徑。
同樣以“東北工業(yè)基地面臨的問題”這一具體知識點的教學為例,通過前置性作業(yè)的提前預習活動,學生大多以對我國東北工業(yè)基地的現狀以及所面臨的問題有了大致的認識與初步理解,但部分學生還是無法對此形成足夠深刻的認識。鑒于這種情況,我在課堂上有效“放手”,將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予學生手中:鼓勵不會的學生向已經學會的同學請教,倡導已經學會的學生將自己的學習心得積極傳授給尚未真正學會的同學,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自主溝通、自主探究、自主學習,實現對于東北工業(yè)基地面臨的問題:資源枯竭、生產結構單一、生產技術落后、生產設備陳舊、環(huán)境污染嚴重、產品老化和市場競爭力差以及具體的應對策略:積極轉換體制和機制、優(yōu)化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這兩大知識點的更好理解。很顯然,這些有利于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科學探究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地理綜合素質的顯著提升與進步,更有利于素質教育理念所倡導的“高效課堂“這一教學目標的更好貫徹與落實。
三、教師應給予學生自主學習活動有效的指導與幫助
“生本教學“理念提倡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真正主體地位,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就可以完全放手,任由學生毫無目的、毫無頭緒地進行低效甚至是無效的自主學習活動,相反,應該在明確“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有效組織者、引導者與參與者”理念的基礎之上,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進行有效的指導與幫助。
如:教師必須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合作討論進行有效的調控,這樣才能既有效把控時間,又能有力避免學生借討論之際展開無關學習的討論、以至于使課堂討論流于形式;除此之外,教師對學生的有效指導,還能切實在學生毫無思路或者偏離討論中心的情況下給予學生有效的啟發(fā)與引導,而這些顯然是學生自主解決疑難問題、最大限度上保證自身自主性學習活動的效率及質量,進而為初中地理學習質量的切實提高提供充足保障的最有利因素。
我們初中地理基層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意識,更要大膽探索、積極創(chuàng)新、靈活實踐。如此,才能真正促進初中學生地理修養(yǎng)及綜合素質的更好進步。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