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宏
首先說明,我這里的閱讀課,不是傳統(tǒng)的語文課本閱讀教學課,而是為與語文課本相配套使用的語文讀本上的課。對語文教學而言,專攻一本語文教材是遠遠不夠的,還要鼓勵學生進行廣泛的閱讀,以豐富知識,擴大積累,陶冶情操,提高語文素養(yǎng)。語文新課標明確規(guī)定,中學階段要完成260萬字的閱讀量。為達成這樣的閱讀要求,各地方為一本語文教材都配備上3~5本語文讀本。有條件的學校,在語文課表中每周都安排了一節(jié)閱讀課,專門用來引導學生閱讀這些讀本。上好這樣的閱讀課,對于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提高閱讀效率,管控閱讀效果,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閱讀課試驗教學中,我首先遇到的問題是教什么怎么教的問題。語文讀本內(nèi)容那么豐富,要在一學期內(nèi)引導學生讀完,又沒有現(xiàn)成的教法可循,確實很困難。通過一年來的教學實踐,我覺得首先必須科學建構(gòu)好課型,按照不同的課型,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去達成不同的閱讀教學目標。在課型建構(gòu)的探索方面,我有一些零星而淺薄的體會,主要可有以下幾種:
一、主題拓展型
語文教材是按主題來組合單元,根據(jù)兒童的認知及成長規(guī)律,以某個主題為中心來編纂課文的。因為受教材局限,只能選極其有限的幾篇文章作為范例,這個主題中更豐富的內(nèi)容,更多樣化的形式還在其外,而語文讀本中的閱讀課文,正是語文教材單元主題的延伸。通過對這些文章的閱讀,我們就可以掌握這一主題的相關、相近、相似、相連甚至相對、相反的內(nèi)容與形式。所以,閱讀課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通過對讀本中課文的閱讀教學,掌握這一主題下的更為豐富的內(nèi)容,這一單元建構(gòu)下的要求掌握的知識點與能力。這樣的閱讀課的課堂教學形態(tài)就應該是單元主題的拓展。比如,在“親近文學”主題單元教學時,我們在教讀本中相應的十篇課文中,可著重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體會文學內(nèi)容的廣闊性、多樣性,反映社會生活的豐富性、深刻性。這里有絢麗壯觀的日出奇觀,有魯迅痛苦的自我解剖,有少年周恩來的青云之志,有瓊瑤積壓39年的念國鄉(xiāng)愁,有驚天地、泣鬼神的志愿軍戰(zhàn)士的愛國忠魂,有對文學創(chuàng)作的深刻見解等等,無需多列舉,閱讀這些文章,能加深學生對文學的理解,激起他們對文學的親近欲望,從而達到單元主題教學的目標。
二、方法指導型
這種課型,旨在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形成過硬的閱讀能力。要完成新課標規(guī)定的每學期閱讀量不少于40萬字的要求,沒有正確的閱讀方法是不行的。在每個人的人生發(fā)展中,沒有科學的閱讀方法也是不好的。而這一能力的養(yǎng)成,閱讀課上的指導尤為重要。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應是閱讀教學中的重要任務之一,要教給學生精讀與略讀、朗讀與默讀、速讀與瀏覽等基本方法,更要培養(yǎng)學生不同類型閱讀方法的實踐能力,還可鼓勵學生尋找適于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閱讀方法。我們就要以讀本中的課文為訓練平臺,培養(yǎng)學生各種閱讀能力。
三、習慣培養(yǎng)型
就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為目標的課堂形態(tài)。我們可以利用閱讀課堂,運用讀本材料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如:保持正確的坐姿,注意用眼衛(wèi)生,閱讀時及時圈點勾劃,評點批注,做做筆記,寫寫感受。勤于思考,善于提出問題。遇到問題,勤于查資料,能與同學合作研討等等。
四、專項療救型
語文教學中,存在有明顯的知識缺陷、能力的不足、習慣的不良,可通過閱讀課堂來專項療救。缺哪方面知識,我們就選哪方面的書籍來讀;少哪方面能力,我們就選讀本中的課文來進行專項訓練;哪些閱讀習慣養(yǎng)成差缺,我們就通過閱讀課來強化矯正。比如:同學們對優(yōu)美語句的欣賞能力不足,我們就選語言優(yōu)美的文章來單項訓練。在閱讀中多作這方面的引導點撥,授其方法,訓其能力;沒有積累習慣的,我們就以讀本課文為材料,指導其積累,以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成果匯報型
這是對閱讀課的效果檢查課??赏ㄟ^多種形式來進行,如;試卷考查,當面答辯,知識搶答,故事演講,心得交流等,形式不拘一格,只要達到閱讀效果的呈現(xiàn)就行。這不能說是嚴格意義上的閱讀課型,但這一課型也必不可少,它能及時肯定學生的學習成績,保護并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和積極性。
明確了課型,我們就知道每節(jié)閱讀課上,我們應該教給學生什么,怎樣去實現(xiàn)教學目標。當然其它的課型還有待于探索,但這五種課型在初一的閱讀課堂上似乎是必不可少的,但又不必始終貫穿于整個初中閱讀課堂的始末。因為,一般的閱讀方法與習慣,經(jīng)過訓練與培養(yǎng),是可以在一定時間內(nèi)就能掌握和形成的。在初一階段,我們主要通過這五種課型,教給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把學生扶上閱讀的路子,而且可以且扶且放。初二階段,閱讀課就可以上成閱讀課,即教師閱學生讀的課,教師閱什么?主要看課堂上學生還有哪些不良的閱讀習慣,存在哪些不能解決的問題,是個別問題還是多數(shù)情況等,以便及時施以援手,給予必要的幫助。初三階段,閱讀課就應進入悅讀階段:學生高興地自覺地去讀,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有方法有能力去解決閱讀中的問題,讀有收獲,讀有效果,閱讀對學生而言,是一種愉悅的行為,是一個享受的過程。
扶讀——閱讀——悅讀,應是初中階段閱讀教學的路徑。閱讀最終應是學生自己的課堂,我們教是為了不教。通過五種課型來對學生進行扶讀,進而可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師閱學生讀,最終實現(xiàn)學生的悅讀——愉悅地讀,讓悅讀伴隨學生終身,從而實現(xiàn)閱讀教學的真正意義。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h八巨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