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小玲
【內容摘要】高中階段的整理課是指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以自主為主、合作為輔的學習形式,對自己的學習進行梳理反思、對學習策略和方法進行歸納總結,以培養(yǎng)自覺、自主、自立的學習者為目的的課程。它在高中階段語文學習中十分必要,且具有可行性。
【關鍵詞】高中語文 整理課 自主反思 必要可行
一、整理課的內涵
高中階段的整理課是指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以自主為主、合作為輔的學習形式,對自己的學習進行梳理反思、對學習策略和方法進行歸納總結,以培養(yǎng)自覺、自主、自立的學習者為目的的課程。
“以自主為主、合作為輔”,即要求高中生在整理課上必須以獨立思考為主,學會自主梳理反思、歸納總結。在發(fā)現(xiàn)問題不能解決時,可以選擇生生合作,或者向老師尋求幫助。“自覺、自主、自立”,是指學生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懂得學習決策,而不是一味地沉浸在學習活動中,只知學習具體知識而不知變通。在高中階段,整理課應該和新授課、復習課、試卷講評課、作文講評課等一樣,作為一門專門的課程,有時間、有計劃、有目標。
二、高中語文為什么開設整理課
在高中階段開設整理課,這主要是由三個因素決定的。一是新課程改革和高中語文課程特點的需要?!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2001)指出“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實驗稿)》(2003)也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根據(jù)各自的特點和需要,調整學習心態(tài)和策略,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途徑”??梢?,當前語文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最基本的理念就是以生為本。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必須有學習的自主性,它是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fā)展的先決條件?!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實驗稿)》(2003)對語文學科性質的認識,突出強調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此外,江蘇高考考試說明上對語文學習的能力要求也一直是六個層級:識記、理解、分析綜合、鑒賞評價、表達應用、探究。語文是一門語言應用學科,學生的發(fā)展是語文教學的立足點,也是語文學科人文性的體現(xiàn)。如果沒有學生的自主參與、自主活動和自主實踐,所學的知識就只能停留在識記理解等簡單的能力層面上,不能內化為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梢姡咧姓Z文教學需要構建符合現(xiàn)實需要、切合學生實際的學習模式。而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整理課,其本質就是反思性整理,它注重學生自主梳理知識,歸納學習策略和方法,旨在讓學生形成個性化的學習方法系統(tǒng),恰恰滿足了這一需求。
二是打造高效語文課堂的需要。在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下,高中課堂上“注入式”教學局面并未根本改觀。而這樣的教學并不一定帶來高效。比如在高二教授《史記選讀》中一篇較長的文言文《高祖本紀》,若逐字逐句地講,一周都講不完,而最終結果是老師講得累,學生聽得煩,效果可想而知。表面上老師把知識點都講到了,但是學生能會多少,不會的又有多少,誰都說不清。事實上,高二學生經(jīng)過多年的文言文學習,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文言知識積累,有一定的文言文閱讀能力,所以不必耗時低效、面面俱到地講。而是老師有側重點地選講,教給他們一些方法,如文言實詞推斷法,然后在整理課上,讓他們利用所學方法去猜讀文章,自主整理文中的文言知識點。在學生獨立思考卻不能解決時,再給予幫助,或生生交流,或老師見機引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高中語文課堂絕不能因怕冷場而追求熱鬧,用轟轟烈烈的討論取代安安安靜的思考。只有這樣,學習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愛因斯坦說過: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可貴。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聯(lián)邦德國的文學史專家、文學美學家H.R.姚斯和W.伊澤爾提出的接受美學,核心思想就是從受眾出發(fā),一部作品即使印成書,讀者沒有閱讀之前,也只是半完成作品;藝術的接受不是被動的消費,而是顯示贊同與拒絕的審美活動。學習同樣如此,老師“注入式”教,學生“被動式”學,只會培養(yǎng)一批批不懂得把所教所學內化為自己所得,不懂得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學習機器。知識的學習在我們通常理解的傳授和接受的過程中,還有一個關鍵的中間環(huán)節(jié)——知識的個人內化,知識學習的過程應該從傳授到內化,再到接受。而整理課就是體現(xiàn)知識的個人內化,在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起著橋梁作用,能滿足打造高效課堂的需要。
三是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需要。十根手指尚有長短,更何況每個個性特點、興趣愛好各有差異的鮮活的學生。我們必須承認學生個體差異的客觀存在性。整理課與傳統(tǒng)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課型不同,它更側重于學生自主學,這樣就有利于讓學生自主彌補不足。課堂“吃撐了”的有時間慢慢咀嚼消化,課堂上“沒吃飽”的可以自我加餐??傊?,整理課就是把真正的學習權交給孩子,讓他們承擔真正的學習責任,去除教師急功近利的焦躁,為學生的差異發(fā)展提供空間,學會“在下一個路口等孩子”。
三、高中語文怎么樣開設整理課
高中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不斷提高,自我評價能力增長,對自我分析要求提高,這樣有利于他們有目的地進行自我教育。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探索,是青少年的天性。此外,經(jīng)過多年的語文學習,高中生已經(jīng)掌握了一定的語文學習的基礎知識和學習策略,所以,在高中階段開設自主整理課是完全可行的。
第一,要明確高中語文整理課不是放羊式的自習課,也不是重復新課學習習題的練習課,更不是解決課堂尾巴的掃尾課。它必須有教師的精心設計,組織引導,必須有詳實的整理課的安排計劃,必須有整理課之后的針對性的反饋練習,只有這樣,整理課才能有的放矢。
第二,要明確上好整理課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是循序漸進。我們首先要逐步教會學生整理的方法,明白該整理什么,怎么整理,消除“偽整理”的現(xiàn)象。比如必修一到必修五有不同的教學專題,每個專題有不同的板塊,每個板塊從不同的角度展示專題的人文內涵,同時還提出了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的具體要求。所以在指導學生整理時,就必須設計不同的整理目標,梳理反思不同的方法策略。其次,對學生整理方法的指導要遵循從扶到放的過程。如在高三一輪復習中,復習散文句段作用這一考點時,我先示范整理了做過的散文習題中不同內容的開頭段,如開頭進行自然環(huán)境描寫,開頭引用名言歌謠等等,梳理了題干中不同的提問要點,強化審題意識,并且歸納了開頭句段常見的作用。然后,讓學生結合已做習題自主分類整理散文中間段、結尾段、引用或插入段的作用,最后全班交流展示,效果很好。
第三,語文整理課的時間安排,不拘一格。比如每節(jié)課不必講滿45分鐘,可以在最后5分鐘留給學生自主整理消化,讓課堂“留白”;比如每天最后一節(jié)課留下15分鐘時間對一天的知識進行梳理,“問今天”;還可以實行周整理,月整理。但是不管如何安排,我們必須把整理的意識時刻貫穿于整個語文學習過程中。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從古至今,反思一直是增進學業(yè)、修養(yǎng)的重要手段。而整理課的核心手段恰恰是反思。如果高中語文仍舊把知識傳授作為教育的唯一目標,而不去反思我們的教學習慣,不去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梳理反思、總結歸納的能力,那么,語文將失去其本色,教育將失去其意義!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薛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