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
摘 要:“學困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依賴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和積極配合,當然主要是教師認真務實的態(tài)度和積極的工作熱情以及對學生無私的、一視同仁的愛和幫助。
關鍵詞:初中英語;學困生學習;情趣激發(fā);方法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5-085-01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經(jīng)常遇到這種情況:班上學生成績兩極分化嚴重,學困生比例大。要改變這種情況,教師必須認真對待和研究學困生的轉(zhuǎn)化工作。怎么才能做好學困生的轉(zhuǎn)化工作呢?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我認為,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是轉(zhuǎn)化學困生的關鍵。下面根據(jù)我在教學實踐中的經(jīng)驗談談如何激發(fā)。
一、導語激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而且對于中國學生來說,是一門外語,學生對英語有著濃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處理不好,會使學困生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對此教師課前應精心設計,一開始就要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列舉最近讀過的一些其它學科很差、而英語學得較好的學生來鼓勵學困生,幫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在上新課前采用幾個典型的實驗把學生帶入學科的大門,這些直觀的演示,可激發(fā)學困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及高漲的情緒,為新課的講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學困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困生轉(zhuǎn)化。
二、提升教學方法
如果說學科知識是一扇門,那么學習方法則是打開這扇門的鑰匙。在筆者所教的英語課程中,有許多學生沒有得到這把“鑰匙”,尤其是“學困生”。因此,這需要教師細心地發(fā)現(xiàn)和耐心地教導。有人說過,如果用一種方法去教50個學生那肯定不行;如果用50種方法去教一個學生,那么總有一種方法能行。這句話就是說,學生是千差萬別的,尤其是“學困生”和后進生,我們不僅需要從學習興趣、求知欲和學習動機等方面去啟發(fā)他們,我們更要從學習方法上去指導他們。學困生之所以成績跟不上,往往存在一個方法問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因勢利導,指導學生以科學的方法學習英語。比如,大部分學困生反映英語單詞難記,其主要原因就是方法不當。教師在教授單詞時一定要注意調(diào)動學生運用各個感覺器官,力求做到眼觀、嘴念、手寫、腦記;對一個單詞要做到讀其音,觀其形,識其義,并且盡可能地找到它的近義詞、反義詞以及一些與之相搭配的詞組,使學生能做到活學活用,克服機械的死記硬背的不良習慣,從而提高記憶效率。在設置習題上,要讓學困生體驗成功的快樂。學困生由于基礎知識差,在做練習題時往往出錯較多,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要因人而異,給不同程度的學生分別布置不同程度的習題,使學困生通過一定的努力也能完成作業(yè),同時又照顧到中等生和優(yōu)等生,既不能讓優(yōu)等生吃不飽,又不能讓學困生吃不了。當然練習題的設計要盡量具有趣味性和知識性,讓學困生愉快地學習知識,而不是枯燥無味地做題。對學困生的作業(yè)要及時檢查批改,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幫助解決,做得好的應及時給予表揚,讓他們感到自己并不比別人差。
三、建立親近的師生關系
情感是教育不可缺少的中介,是教學效果的制約因素。教育心理學家認為沒有師生間融洽的情感關系,任何教育教學都是注定要失敗的,而親近的師生關系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才能使學生的學習心理處于最佳狀態(tài),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我們英語教師應利用各種手段來積極影響學生的心理活動,通過與學生的情感交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吸引學生、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和掌握知識,訓練技能,讓每堂課都充滿歡聲笑語,使優(yōu)等生因成功而笑,使學困生在愉快和諧的氣氛中,克服困難,積極進取。同時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熱情的關心每一位學困生,尊重學困生,不諷刺挖苦學困生,使他們感受到教師的誠心和愛心。教師只有對學困生抱有誠摯的愛,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對你所教的學課產(chǎn)生興趣,愉快地接受教師的教誨,并努力把這種教誨轉(zhuǎn)化為行為,才能由怕學、厭學轉(zhuǎn)化為愿學、愛學、樂學。英語教學的成功與否,不僅取決于學習者的智力因素,還取決于他們的情緒,態(tài)度,學習動力等等。因此,教師在任何時候都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遷怒,不急躁,切忌使用訓斥、傷害學生自尊心和侮辱人格的語言。這些“學困生”在班級中常被學生鄙視,在家也經(jīng)常被父母訓斥,心里有一種壓抑感,在校有厭學情緒,自信心不強。對這些“學困生”,教師要主動采取適當?shù)男问饺ス膭钏麄儗W習。
四、分層教學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
分層次教學是一個很大的課題,也是大班教學的必要手段。正如一個好母親會讓自己的每一個孩子都感受到同樣的母愛。那么一個好教師也會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受到同樣的師愛和尊重,盡管每個學生感受的程度不同。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能力把學生分成幾個組。例如:優(yōu)等生、中等生和后進生,每次從三個組中挑選不同的學生來回答難、中、易三個不同難度的問題,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表現(xiàn)自己才能的機會,尤其是讓“學困生”在課堂上找到自信,提高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師也可以通過這種方法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特點和狀態(tài),建立一個學生的學習檔案。當然,學生的成績和能力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后進生也能轉(zhuǎn)化成中等生甚至優(yōu)等生。只有教師真正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才能真正提高教學效率,體現(xiàn)教育的真正目的。
總之,英語學困生的轉(zhuǎn)化并非易事。學困生在英語學習中的心理表現(xiàn)極其復雜,但只要我們英語教師多花時間,方法正確,善于觀察和研究學困生的心理變化,因材施教,耐心輔導,用教師的愛心去溫暖他們的心靈,就能使學困生真正走出學習困境,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