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惠巧
摘 要:有效提問在中學語文課堂發(fā)揮著獨特的效果和價值。本文試淺談了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提問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有效提問;策略探析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5-378-01
提問在中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作為一線教師,我們要積極地就提問的方式和方法去深入思考,選擇更加適應學生思維認知習慣、符合學生心理特征的提問方式進行有效學習。
一、設計問題的策略
提問,誠如說話一樣,是一門藝術,是一門值得去思考和感悟的語言藝術。如何才能夠讓學生聽清楚你的問題?如何才能夠讓學生在第一時間抓住你提問的核心問題?如何讓學生循著你的發(fā)問思路去回答問題?這一系列的問題都要求我們教師,在備課環(huán)節(jié)中就要充分準備,結合學生的知識儲備和思維認知,就提問的方式和方法進行細致思考。
簡而言之,我們需要在備課環(huán)節(jié)中精心設計我們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可能要涉及的具體問題。通過大量的教學實踐,我們可以知道,評價一個問題是否科學、合理的主要標準在于其能否被學生所接受。而大量的實踐告訴我們,優(yōu)質(zhì)的有效提問通常具備如下特征:語言簡練、邏輯分明、問題分割。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問題分割,即根據(jù)學生的層次水平,將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分割成幾個小問題,從而引導學生去順利作答。比如,在問某篇課文的行文結構時,我們可以領著學生去逐段概括文章大意,最后再讓學生嘗試概括、總結,從而最后得出文章的大致思路和結構。
二、叫答與等待策略
提問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教學環(huán)節(jié)。如果說一個精彩的問題能夠讓你的課堂保持流暢和順利,那么科學、合理的叫答則會給整個課堂增色不少。在實際的教學課堂中,有的教師壓根不能掌握科學的叫答方式。主要突出問題存在于兩方面:一方面,人員問題,教師不能夠根據(jù)課堂的實際情況及時地提問學生;另一方面,時間問題,教師沒有結合問題的難易程度給學生留足充分的思考時間。
一堂課中,教師的提問不能局限于某個人或者某部分人,而要盡可能地顧及到每個學生。而且,針對一些上課溜號的學生,教師更需要通過提問的方式來敦促和監(jiān)督學生的學習。而關于思考時間,教師要能夠留有充分的時間給學生去聽清、聽懂教師的提問,然后對教師的發(fā)問進行思考,甚至必要的時候,還要給學生留下必要的時間用以班級內(nèi)的小組討論。這些就要求教師要能夠整體把握整個課堂,對課堂中發(fā)生的所有活動和事件進行合理判斷、科學解決。
三、傾聽與追問策略
一個精彩的問題拋給學生之后,對于教師而言,你才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工作便是很好地聽取學生的回答,作出正誤判斷。善于傾聽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作為教師而言,能夠靜下心來取仔細傾聽學生的回答,一方面是表示對學生的充分尊重,有利于構建和諧、健康、積極的師生關系。另一方面,則是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內(nèi)容作出準確界定的一個根本與基礎。作為優(yōu)秀的中學語文教師,要切忌主觀性教學,就是不論學生,而單純地為“教”而“教”!
仔細、認真的傾聽,還需要教師作出必要的引導。因為學生回答的內(nèi)容不可能那么盡善盡美,所以就要求我們的教師要能夠在認真傾聽后,結合問題,給予適當?shù)淖穯?。追問的環(huán)節(jié),就是一個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的關鍵性步驟。學生會因為教師的追問而產(chǎn)生對問題新的見解和看法,也有利于更好地拓寬思維渠道,從而進行科學的思維訓練。如《與朱元思書》一文分析從“泉水激石”到“猿則百叫五絕”時,師可以提問這里寫了哪幾種景物?然后追問是通過泉水、鳥、蟬、猿等四種事物的什么來寫?接著再追問:有的泠泠作響,有的嚶嚶成韻,有的千轉(zhuǎn)不窮,有的百叫無絕,那是不是形成了一種非常喧鬧、非常嘈雜的景象?這是不是一種嘈雜的氣氛?然后讓學生再品一品原文,最終得出這里表面上喧鬧、嘈雜,實際上,卻都是自然界的非常和諧的聲音,沒有社會上、官場里那種人聲鼎沸。這種嘈雜,是一種天籟之聲,是上天構造大自然,讓所有這些動物發(fā)出的真實的聲響,是非常潔凈的聲音,它們發(fā)出聲音,不是為了名,也不是為了利,既不是奉迎拍馬之聲,也不是爭權奪利之聲,這里的聲音,都是 “潔凈”的。作者是懷著一種對大自然的向往之情、贊美之情來寫的。分析到這里,學生就很容易理解文章接下來的下面兩句:“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高效的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四、反饋策略
在完整的教育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最后一步便是對學生的回答和理解進行反饋。有效的反饋機制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對知識點本身進行溫習、概括、總結,而且能夠幫助教師及時地了解學生對于所采用的教學方式的一種掌握情況,從而對癥下藥,具體、有針對性的對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不成熟或不合理的環(huán)節(jié)進行調(diào)整、修改和完善,從而促進整個教育教學環(huán)節(jié)能夠有效、高效地開展下去。
新課程改革中,一再強調(diào)教師需要建立長期、有效的反饋機制,以便教師能夠更好地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實現(xiàn)高效學習。反饋機制的創(chuàng)建在教學中也有著廣泛而普遍的應用。如文言文學習是中小學語文學習的一塊難啃的骨頭。教師的串講環(huán)節(jié)往往枯燥乏味,對于學生的掌握情況也是一頭霧水。這時,教師就應該建立反饋機制,比如在課堂中,分段落、長句,對學生的知識點掌握進行及時反饋,從而在學生掌握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和知識點方面繼續(xù)夯實,實現(xiàn)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 項果紅.淺析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策略[J].價值工程.2011(5).
[2] 王良良. 深入淺出 層層遞進學語法——淺談新課程理念下如何進行初中語文教學[J].成功(教育).2012(3).
[3] 魏蘇歌. 探索有效的初中語文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J].成功(教育).201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