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力
【摘 要】生活化教學是一種教育思想,也是一種教育理念。作為實用性比較強的一門學科,化學應該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筆者試圖從生活角度探討高中學生化學教學的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化學學科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也是一門與我們生活緊密相連的學科,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存在著化學的影子。但是,在現(xiàn)在功利化的背景下,我們在進行高中化學教學時只是限于課本的理論知識,已經(jīng)完全脫離了我們生活,在生活中即使遇到化學現(xiàn)象,學生也解決不了。筆者認為,生活中處處都存在著化學,我們進行高中化學教學時應該從日常生活入手,讓我們的教學從生活中,到生活中去,筆者試圖從生活角度探討高中學生化學教學的途徑和方法。
一、探討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1.學科性質(zhì)和發(fā)展的需要?;瘜W學科的性質(zhì)和發(fā)展決定了高中化學生活化的教學。在《高中化學課程標準》中強調(diào):“高中生會接觸到很多與化學有關的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聯(lián)系實際,幫助學生拓寬視野,開拓思路?!边@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注意聯(lián)系實際,聯(lián)系生活。通過聯(lián)系生活實際強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深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2.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學生要學好化學,必須掌握這些概念和原理,但是,高中化學的概念和原理比較抽象,學生很容易產(chǎn)生厭煩感,甚至還會產(chǎn)生抵觸情緒。因此,生活化教學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身邊的化學,增加學生對化學的認同情感,提高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
二、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存在的問題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不管從教學理念還是教學過程,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推動了基礎教育更上一個臺階。然而,我們在實施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也存在較多不足,尤其是在教學實踐中越來越脫離了生活。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教學即生活”,生活是學習的內(nèi)容。我國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而教育”。雖然加強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但是,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愈來愈薄弱,從而,顯得學生生活能力不強,學生以后的發(fā)展就失去了動力,失去了后勁。
三、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1.從生活現(xiàn)象引入課堂教學。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一 般都是從學科的角度引入教學,化學也是不例外,導致學生一方面沒有興趣,另一方面學生本身也比較生疏,不易于接受。所以,我們在導入新課時,可以從學生熟悉的角度進行導入,學生進入高中已經(jīng)積累了一些生活的經(jīng)驗,對生活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理解,如果教師再能夠從生活角度導入課程,學生可以感受到化學學科在生活中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會激發(fā)學生對化學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也會讓學生感受到化學不再是書本上的理論,而是我們身邊的藝術。
2.結合當?shù)厣?,積極開發(fā)校本教材。教材是學生學習的載體,是獲得知識的途徑。因此,我們要從生活原型中挖掘研究課題,積極開發(fā)校本教材。校本教材是國家課程的一個有效補充,是體現(xiàn)學生個性的重要途徑和方法,我們結合當?shù)氐膶嶋H生活,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fā),以課題研究為依托,積極探索開發(fā)具有個性特征的,能充分反映生活的校本教材。
3.從課堂走向生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生活是學習的起點,也是學習的歸宿。任何學科都是如此,尤其是化學,更應該側重生活化,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問題。比如,我們國家是的能源消耗是以煤為主,雖然我們煤的產(chǎn)量比較大,但是也有枯竭的時候,能源緊缺已制約我國社會的發(fā)展。因此,提高能源利用率就成為一種發(fā)展的趨勢,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能源利用率的研究,這才達到了化學學科的預期。同時,引導學生在探究能源利用率時,就會涉及很多問題,比如,研究煤、液化石油氣、天然氣的化學成分,以及它們哪一種能源燃燒后產(chǎn)生的負面影響較小,這就要分析這些能源各自的優(yōu)缺點,甚至會發(fā)現(xiàn)比較理想的開發(fā)新能源的方法。
4.布置生活化作業(yè)。在化學學習的過程中,作業(yè)是一種有效的補充手段,起到輔助和推動作用。其目的也是能夠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社會中遇到的問題,便于學生更深層次的理解所學內(nèi)容,起到鞏固和深化的作用。因此,作業(yè)并不是為做題而做題,而是為了能夠舉一反三,活學活用。這就要求我們在布置作業(yè)時要生活化,體現(xiàn)開放、協(xié)作、自主的特點,從題海戰(zhàn)中走出來。
總之,生活化教學是一種教學方法,也是一種教學理念,更是一種發(fā)展趨勢。在現(xiàn)在物質(zhì)化、功利化的社會中,大家只關注學生的成績,只關注學生的考試,使得我們的教學離生活越來越遠,鑒于諸種原因,我們一定要改變這種功利化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通過大家不斷努力的探索和思考,使得我們的教學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生活即教育”。
【參考文獻】
[1]楊金田.《生活化學》公共選修課的教學實踐與探索[J].湖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04)
[2]李國華,李冰.對“課程生活化”的思考與探究[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7(06)
[3]陳春芳.實施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途徑[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01)
[4]郭麗.高中化學有效課堂教學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0(S2)
[5]徐斌.新課程高中化學課堂情境創(chuàng)設的幾點體會[J]. 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06)
[6]鄭挺誼,李華.生活化教學:高中化學新課程的價值回歸與應然選擇[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0(08)
[7]丁成庭.新課程背景對高中化學教學的幾點看法[J]. 寧德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02)
(作者單位:重慶市秀山高級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