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明亞
摘 要:在英語課堂中充分利用思維導圖把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結合起來,構建知識網(wǎng)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對英語知識的記憶。運用思維導圖,可以將知識結構形象化和框架化,有利于開啟學生大腦的無限潛能,實現(xiàn)輕松學習,提高教學效益。
關鍵詞:思維導圖 英語 知識網(wǎng)絡
眾所周知,中學生的思維處于抽象邏輯思維形成的時期,他們在思考事物時離不開具體形象的支撐。長期以來,我們熱衷于在英語課上給學生講解枯燥的語法知識,而學生卻聽得一籌莫展,因為他們理解不了,沒有足夠的形象來做支撐。如何突破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降低因語言體系不同而產(chǎn)生的理解困難,使教學引導盡可能落在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而實現(xiàn)有效教學,這是我們在教學時一直思考的問題。我校嘗試運用此教學方法,卻發(fā)現(xiàn)給我們的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
思維導圖能將知識結構圖像化,是大腦發(fā)散性思維的外部表現(xiàn),是一種用分割知識框架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并且記住信息的學習形式。
一、利用思維導圖改組詞匯信息,輕松形成知識框架
思維導圖可以將知識框架化和形象化,有利于中學生學習英語,因為他們正處在抽象思維沒有完全形成的時期。比如:我們在復習代詞時,這樣的層次化的知識網(wǎng)絡囊括了代詞的所有用法:
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來歸納整理不定代詞,如圖1:
該圖能幫助學生形成整體觀念,在頭腦中構建出全景圖,進一步加強對所學內容的整體把握。
二、利用思維導圖展現(xiàn)新的句法結構,便于規(guī)律及時內化
教學過程中,教師將枯燥乏味的語法知識、句法結構通過思維導圖展現(xiàn),學生會感覺比較新鮮、好奇,有利于他們消化吸收相關知識,促成理解和記憶。大家都知道,在九年級的英語教學內容中,賓語從句是一個難點和重點,由于教學周期長,學生所得到知識比較零散,僅僅是簡單復習往往難以鞏固知識,但用思維導圖來引導學習就不一樣了。在學習賓語從句時,教師先有意識地以“隔墻有耳”的游戲導入,再設計一個“將迷路的句子找回家”游戲,學生會又快又好地找到本組的賓語從句,如:Tom asked if he would leave for New York. He wanted to know if she was mad at him.這樣,學生就可以初步感知賓語從句的語序、時態(tài)、引導詞,然后教師再利用Mind manager制作了思維導圖(見圖2):
這樣在語法教學中敢于打破舊模式,實施藝術性教學,不但將所教知識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苦為樂、變被動為主動,而且激活了學生思維,利用思維導圖教學,勝于純粹的語言講解。
另外,英語語法的變化往往讓學生難以捉摸,如形容詞的比較級問題,初學英語的學生非常容易混淆,為了使學生對語法知識有個鮮明的印象,可以通過導圖來形象化展示,促進理解。(圖3)
三、利用思維導圖表明文本結構,有利實施語言訓練
文本是實現(xiàn)語言訓練的憑借,但是如何使這些內容的主體部分提供給學生以一個框架的形式來進行參考,一般來說,教師用的是板書,傳統(tǒng)的板書往往是上下陳列式的,如果將板書設計成導圖形式,通過多媒體直接展示思維導圖,則可以大大提高訓練的效能。比如,人教版新目標八年級上冊Unit 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Section B 2b“Whos Got Talent”一文,如果圍繞“talent shows”這個中心提出問題,問題有“yes or no”問題,也有“wh-”問題,然后學生一邊回答問題,教師一邊用彩筆畫出思維導圖的結構,因為必須用答案完善思維導圖,因此就需要問題的設計環(huán)環(huán)相扣,設計的問題可以有What do talent shows have in common? Who decides the winner of talent shows... (見圖4)
四、利用思維導圖培養(yǎng)自主精神,開拓創(chuàng)新能力
上述圖4的設計由教師完成,事實上,如果能指導學生制作思維導圖,在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加深對知識理解的同時,也能增強成就感。思維導圖的制作不是唯一的,教師的內心和學生想的不一樣,不同的學生想得也不盡相同,只要結構框架不違背英語知識的本質規(guī)律,形式允許有創(chuàng)意,而且要鼓勵創(chuàng)新。比如,上述圖4的設計,有的小組通過Got Talent對文章進行分析理解,這個思維導圖的繪制所用到的問題如下: What shows are there in the world? What do you think of Got Talent?...這樣以中心詞Got Talent 來繪制思維導圖。(見圖5)
因此要把看不見、摸不著的想法展現(xiàn)出來,無限制地使自己原來的思維過程和知識結構得以重現(xiàn),又要把自己的思維過程和知識結構拿出來與別人進行共享、交流,進而進行反思、總結,從而使學習者對于自己的認知能力和認知活動能夠有更深刻的了解,使其綜合思維能力和元認知能力得到提高,并逐漸成為能夠進行自我指導和自主學習的學習者。
五、 實踐反思
筆者認為在實踐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注意課堂教學與課外訓練整合。 思維導圖在課堂教學中一步步展示,所用的時間會比較多,但學生的自主性也最大程度地得到了發(fā)揮,但后期需要自己去復習鞏固,達到上課過得明明白白,下課記得清清楚楚的目的。第二,注意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相結合。不同的學生的思維方式不盡相同,教師在指導時要照顧他們的感受,減少隨意批評和指責,并給不同的方案以不同的引導和改進。因此,教師應該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學習風格給予不同的指導。第三,注意短時記憶與長效記憶相結合。讓學生記完了思維導圖筆記以后,應該定期復習所記內容,以保持理解力和對所學東西的記憶,有利于信息進入長效記憶存儲起來。第四,要注意課堂板書和思維導圖的關聯(lián)。板書是由教師給出的,而導圖可以由學生來完成。課堂板書是一個完整的結構,而導圖則是某一教學內容的形象化展示,兩者切忌混為一談。
總之,思維導圖還原了大腦思維的本來面目,從根本上帶來的是對傳統(tǒng)線性思維的突破、語言教學模式的策略性轉移。在學生英語學習的認知規(guī)律和策略上,只要我們不斷去探索與研究,一定可以開發(fā)出更多實用性強,對課改有利的教學真理。
參考文獻
[1]文亞光.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理念與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7(4).
[2]東尼·博贊.喚醒創(chuàng)造天才的10種方法——思維導圖叢書[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3]周作宇.給你的思維畫一幅導圖[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