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健鳳
(雙峰縣人民醫(yī)院,湖南 婁底 417700)
口腔黏膜下纖維化伴牙周病的臨床治療及分析
胡健鳳
(雙峰縣人民醫(yī)院,湖南 婁底 417700)
目的 探討口腔黏膜下纖維化伴牙周病的臨床治療方法和療效。方法 選取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口腔黏膜下纖維化伴牙周病患者78例進行分析,按照治療方法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9例,觀察組采用基礎治療+丹參聯(lián)合潑尼松龍治療,對照組僅采用基礎治療+潑尼松龍治療,觀察兩組治療前后病損面積、菌斑指數(shù)、張口度和牙周探診深度。結果 兩組治療后病損面積、菌斑指數(shù)、牙周探診深度均有明顯下降(P<0.05),張口度均有明顯提高(P<0.05),且觀察組改善水平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 采用丹參聯(lián)合潑尼松龍治療口腔黏膜下纖維化伴牙周病患者,安全有效,值得臨床推廣。
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牙周??;治療
口腔黏膜下纖維化是一種隱匿性的口腔黏膜疾病,伴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變,會累及口腔,導致口腔內出現(xiàn)炎性反應,使患者說話受限、不能夠進食等,進一步發(fā)展會有癌變傾向[1]。目前牙周病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主要是細菌侵襲造成的,因而治療的關鍵在于有效預防細菌感染[2]。為了探討口腔黏膜下纖維化伴牙周病的臨床治療方法和療效,本文選取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口腔黏膜下纖維化伴牙周病患者78例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資料來源于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口腔黏膜下纖維化伴牙周病患者78例,按照治療方法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9例,觀察組男性30例,女性9例,年齡在18~52歲,平均年齡為(35.31± 7.55)歲,病程在1~11個月,平均為(6.48±1.50)個月;對照組男性32例,女性7例,年齡在19~50歲,平均年齡為(35.46±7.43)歲,病程在1~10個月,平均為(6.39±1.45)個月。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所有患者均經過口腔檢查確診為口腔黏膜下纖維化伴牙周病,主要癥狀為牙齦退縮、牙根乳頭顏色呈灰白色,菌斑牙石有較多堆積等。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基礎治療,進行菌斑控制、齦下刮治、齦上潔治、根面平整等。對照組采用潑尼松龍治療,注射25 g/L的醋酸潑尼松龍注射液4 mL和20 g/L的利多卡因2 mL配制而成的混合藥液;觀察組在潑尼松龍治療(注射方法同對照組)基礎上注射1.5 g/mL的復方丹參注射液2 mL和20 g/L的利多卡因1 mL配制而成的混合藥液。兩組均連續(xù)治療3個月。
1.4 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觀察病損面積、菌斑指數(shù)、張口度和牙周探診深度。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用()表示,P<0.05說明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治療后病損面積、菌斑指數(shù)、牙周探診深度均有明顯下降(P<0.05),張口度均有明顯提高(P<0.05),且觀察組的改善水平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果見表1。
口腔黏膜下纖維化是一種具有癌變傾向、較為隱匿的炎性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微血管病變、黏膜下層膠原堆積,隨著血管病變的發(fā)生,黏膜下組織會逐漸出現(xiàn)纖維化。相關研究表明,嚼食檳榔是造成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的主要致病原因,嚼食檳榔者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發(fā)生率是不嚼食檳榔者的100倍以上[3]。牙周病是指牙周組織的疾病,主要是菌斑造成的??谇火つは吕w維化伴牙周病會造成患者口腔各種疾病的發(fā)生,嚴重者會影響患者的說話和進食,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因而必須加強對患者的治療,采取措施有效控制菌斑[4]。
相關研究表明,丹參具有活血通絡的功效,丹參能夠起到抗氧化和抗纖維化的作用,丹參注射液能夠控制口腔黏膜成纖維黏膜細胞的膠原合成和增殖,從而有效清除菌斑,并抑制纖維化[5]。潑尼松龍注射液是一種類固醇類藥物,具有良好的免疫抑制、抗炎和抑制分裂增殖的作用,因而常被用于各種炎癥疾病的治療。對口腔黏膜下纖維化患者采用潑尼松龍注射液,能夠抑制纖維組織中膠原的堆積,從而抑制纖維細胞的增殖[6]。此外,在加強對患者基礎治療的基礎上,要重視牙周病的預防,在患病后及時就醫(yī),以防止病情加重,加重牙周炎癥,還要提高牙齒的保健意識,按時刷牙,保護牙齒。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病損面積、菌斑指數(shù)、張口度和牙周探診深度的比較()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病損面積、菌斑指數(shù)、張口度和牙周探診深度的比較()
組別 治療時間 病損面積(cm2) 菌斑指數(shù) 張口度(cm) 牙周探診深度(mm)觀察組(n=39) 治療前 12.35±3.44 3.16±0.51 3.08±0.75 7.28±1.39治療后 7.26±3.52 1.73±0.62 3.95±0.68 2.08±1.25對照組(n=39) 治療前 12.30±3.46 3.17±0.52 3.07±0.76 7.26±1.42治療后 9.20±3.66 2.15±0.63 3.64±0.65 4.15±1.36P<0.05 <0.05 <0.05 <0.05
通過本研究發(fā)現(xiàn),基礎治療+丹參聯(lián)合潑尼松龍治療后患者的病損面積、菌斑指數(shù)、牙周探診深度均有明顯下降,張口度均有明顯提高,且改善水平明顯優(yōu)于基礎治療+潑尼松龍治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在菌斑控制、齦下刮治、齦上潔治、根面平整等基礎治療基礎上注射丹參和潑尼松龍配制液能夠減少病損面積,減少菌斑數(shù)量,改善口腔黏膜的纖維化癥狀。
綜上所述,基礎治療+丹參聯(lián)合潑尼松龍治療口腔黏膜下纖維化伴牙周病具有明顯的療效,能夠改善口腔微血管血流,改善纖維化,有效去除菌斑,減少牙齦炎癥,預防和控制牙周病的發(fā)生,安全有效,值得臨床推廣。
[1] 吳穎芳,彭解英,闕國鷹,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的療效[J].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35(4):358-364.
[2] Mehrotra D,Pradhan R,Gupta S.Retrospective comparison of surgical treatment modalities in 100 patients with oral submucous fibrosis[J].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 2009,107(3):1-10.
[3] 張姍姍,凌天牖.HGF/c-met在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組織中表達的研究[J].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2012,28(1):110-113.
[4] 許春姣,趙晶,李全,等.口腔黏膜下纖維化患者牙周狀況分析[J].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9,34(9):914-918.
[5] 王靜,朱娟芳,彭解英,等.口腔黏膜下纖維化中VEGF和TSP表達及相關性的研究[J].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2009,25(4):513-516.
[6] 李寧,翦新春.趨化因子9在口腔黏膜下纖維化和口腔扁平苔蘚中的表達及意義[J].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2008,24(6):551-555.
R781.4
B
1671-8194(2014)20-02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