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秀嬌
摘 要:文言文,一直是山區(qū)語文教學的難點,也制約著山區(qū)語文教學成績的提高。針對山區(qū)學生的困境,如何更有效地提高文言文教學效果呢?在教學實踐中,本人以《課標》為藍本,以朗誦開展激趣為緯線,輔以讓學生多“讀”、加強課堂輔助方法的綜合性應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提升;文言文;效果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6-212-01
《語文新課程標準》談到: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但在教學中,很多學生都面臨“英語”式的困境,所以,教學效果就無從體現(xiàn)。那么,針對山區(qū)學生的困境,如何更有效地提高文言文教學效果呢?在教學實踐中,本人以《課標》為藍本,以朗誦開展激趣為緯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F(xiàn)就自己的方法作一下淺談。
一、以多“讀”,提高記憶效果
朗讀,即有聲之讀,朗讀是感知文言文的一種手段。朱自清說:“吟誦,對于探究所得的,不僅能理解地了解,而且能親切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和理法就化為自己的東西?!睂嵺`證明,朗讀能讓學生更好地領悟文言文的內涵,體味到其韻外之致,得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美感。“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在朗讀中,還原文言文以生命、活力。當然,要求學生讀且要讀得好,教師的示范作用也是非常關鍵的,它對學生的影響很大。我們教師在示范朗讀文言文中,要盡量做到有腔有調,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氣勢,有抑揚頓挫,讓學生聽后能激發(fā)其多讀的激情。
二、嘗試斷句分段,學習其樂無窮
文言文離我們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相去甚遠,古人當時又未段句分段。這幾年考試中,對文言文的標點又又所體現(xiàn),我在課堂上加大了這發(fā)面能力的訓練。在學生初讀幾遍的基礎上,就把無標點、無分段標志的原文分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在感悟、理解的基礎上,試著標點、分段,然后與課文的標點分段比較異同,并且只要言之有理,學生自己的思維成果可以保留。如在給《桃花源記》標點時,有學生對“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斷句為“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和課文的斷句比較,這位學生的斷句有道理,也合理,可見,學生是在用腦思考,自己在琢磨,讀懂了文言文。我表揚了這位學生的獨立思考,不拘于課文,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這種學習方法,避免了學生的死記硬背,給了學生自己思考的空間,使學生真正能理解文言文的內涵,真諦。
三、設立匯報和競爭機制,提高學習效果
1、匯報機制的設立
在文言文教學中我更注重方法的引導,方法的介紹,讓學生由方法的學習,然后進行交流,增強學生的信心。如學過一個單元后就應該對文言文的知識作小結,按照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特殊句式、重點實詞、重點虛詞(之、者、于、以、而)概括,把松散的知識加以梳理,知識就系統(tǒng)化、科學化,便于學生復習,考試。再如出題方法:把文言文的知識用習題加以整理,編成一道一道試題,清晰、醒目,在編制試題的過程中,就可以對學生學過的知識再一次鞏固、復習,并通過試題提煉出重點、難點、考點,對知識的梳理更有條理。
2、競爭機制的設立
沒有競爭機制,就沒有學習的動力、效果。我抓住學生喜歡表現(xiàn)自己的欲望的特點,通過開展各種活動來促進文言文的學習。我們可以進行文言文朗誦比賽、文言文抽背比賽、文言文故事大賽、文言文知識競猜、文言文書畫展覽等的一系列活動,發(fā)動全班學生參與,積極投入學習之中,增強了學習的凝聚力,先進帶動后進,開闊了視野,開闊了知識面。每一次活動都給學生以震撼力,在比賽中學生找到自己的優(yōu)勢和弱點,為以后的學習吸取了經(jīng)驗和教訓。
四、通過鑒賞來提高學生的樂學
課文的文章大多是文質兼美,歷史不衰的作品,本身就極富有感染力。這就為教師用語言創(chuàng)設美的課堂教學提供了得天獨后的條件。“文章不是無情物”,在文言文教學以前,我們教師必須深入鉆研教材,先自己接受課文的啟迪和熏陶,使自己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得到統(tǒng)一,我們講課中自然會感情投入,很快進入角色。否則,教學很容易會進入老師一人講的口干舌燥,學生聽得昏昏欲睡,師生都覺得枯燥無味。如《伶官傳序》中在敘寫莊宗得天下與失天下時抒發(fā)兩句感慨:“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細細品味這兩句中“哉”“也”兩個虛詞所表達的語氣,便不難發(fā)現(xiàn),“哉”中滿是對莊宗憂勞為國、不忘父命而達到“盛”勢的贊嘆、褒揚、贊美之情;而“也”卻流露著對莊宗沉溺享樂、亡國喪身而落入“衰”勢的悲嘆、批評、惋惜之情。兩句對比,莊宗及其國家的命運轉變巨大,有力地論證了“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的中心論點,也深刻地說明了“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給人警示。而這些情感的流露,也只有通過對文章的鑒賞才能很好地理解,也只有很好的鑒賞才能提高學生的樂學、善學。
五、輔助以多媒體教學,擴展學習環(huán)境
在文言文的學習中,輔以畫面想象,擴寬想象空間;輔以音樂品味,美化內容意境;輔以聲音影像,開拓想象的空間。教師應善于自制教學課件、在網(wǎng)上下載課件,讓學生在優(yōu)美的畫面上、悅耳的音樂中,開動感官盡情享受,用美熏陶、感染學生,從而快速理解內容,加深記憶,提升認識,帶動學習的積極性。如《狼》一課,課文內容很長,但是學生學完就能背誦,我播放自制的配樂朗讀加畫面的課件,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興趣高漲,背誦的任務輕而易舉就完成了。文言文教學中輔以多媒體,能夠化文字為形象,化機械為生動,化困難為容易,化繁為簡。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提高文言文教學的效果,我們一線的教師應有充分的耐心,在教學中不斷總結經(jīng)驗,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能力定會有一個質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