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提升中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文提出了有利于促進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幾種教學情境及其創(chuàng)設方法。
【關鍵詞】中職課堂教學 " "教學情境 " "有效性
如何提高中等職業(yè)學校課堂教學的效率,從而建設高效課堂是當下職教研究的重點,筆者認為提升中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首先讓學生在課堂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只有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才能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下就創(chuàng)設合理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談一些認識和做法。
一、情感觸動——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中職學生在學習上普遍缺乏自信,存在自卑感,課堂上害怕出錯,不愿參與課堂中,要改變這種情況,教師就要用愛去喚醒他們的自信。奧地利教育家貝爾納曾強調:“沒有情感的教育不會成為成功的教育;沒有情感的課堂不是成功的課堂?!蔽覀兙鸵獮樗麄儬I造一種自由、寬松、民主、融洽的課堂氛圍。尊重學生的人格,讓他們大膽地展示自己,積極地參與課堂,做課堂的主人。還要發(fā)揚教學民主,充分信任學生,給學生提供發(fā)表不同見解的機會,不挖苦、不歧視任何一個學生,對學困生和潛能生更要特別給予關愛、幫助和呵護,讓他們不再擔心老師的批評、同學的譏諷,使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的愛,減少他們因學業(yè)成績不理想而造成精神上的沉重壓力,努力發(fā)現他們的閃光點,及時表揚肯定,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陶行知說過:“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達到心的深處?!睈垡鉂鉂獾慕虒W情境才能喚起學生的學習愿望并促其主動學習,才是實現主體性參與教學的前提。
二、興趣調動——整合教學內容, 優(yōu)化教學資源,激發(fā)學生興趣
“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所學學科的興趣?!睂W習興趣的激發(fā),學習內容的趣味性和實用性很重要 ,中職教學中存在的一個突出的問題是課程的落后和教材的老化,教學內容跟不上時代的發(fā)展,許多知識既不能適應學生的職業(yè)發(fā)展需要,又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引入最新的學科知識,最貼近生活、最有實用性的知識,來激發(fā)學習興趣。其次還要引進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尤其要重視使用多媒體教學技術,現代化的多媒體技術運用可使課堂變得聲像同舉、圖文并茂、動靜成趣,直觀而又生動,可以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三、競爭帶動——創(chuàng)設競爭情境,引入競爭教學模式
國內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在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適當開展一些合理的學習競賽活動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布魯納就在他的發(fā)現學習理論中強調,學習的最好動機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是獎勵、競爭之類的外在刺激。因此,教學中,針對學生,可適當創(chuàng)設競爭情境,引入競爭教學模式,以促進學生參與學習。例如,結合教材內容,充分利用課前幾分鐘,引導學生完成一些簡單的任務,同桌之間比,小組之間比,男女生之間比,班級之間比,把競爭帶入專業(yè)課的課堂,利用學生自尊心、自我表現欲、榮譽感強,好勝不服輸的心理年齡特點,在教師的引導調動下便可為課堂教學創(chuàng)設一種適合學生的競爭氣氛,有效防止學生疲勞和產生厭煩情緒,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競爭學習中,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合作互動——組織學習小組,互幫互學,交流合作
獨學無友,進步自然慢。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小組合作學習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互幫互助的學習環(huán)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在專業(yè)課教學中,按優(yōu)、中、差搭配,把全班學生編成若干個小組。積極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中互幫互助的長處,教學中個人不能解決的問題、重點、難點,都以小組為單元開展討論;小組不能解決的難題就在全班開展討論,集思廣益。教師只做適時點撥、引導。在小組學習中優(yōu)生能起到“小先生”的作用,對差生(潛能生、學困生)是一個很好的幫助帶動過程,而小組與小組之間則又形成了平等的競爭伙伴。這種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意識。小組式合作學習要優(yōu)于個人學習,因為不同智慧水平、知識結構、思維方式、認知風格的小組成員各有自己的特長和優(yōu)勢,通過討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自己的見解,取長補短、互助互動,使課堂更活躍更高效。
五、問題推動——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學貴有疑?!耙墒撬贾恕!睂I(yè)課課堂教學過程是一個特殊的認知過程,也是一個復雜的思維過程。思維活動由問題的產生開始,問題是學習的起點,問題是點燃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火花。因此在課前,教師應根據內容結構和學生的思維規(guī)律提出有啟發(fā)性的思考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預習,并把巧設問題情境,解決疑難問題作為課堂教學的重點,使課堂教學成為“生疑—質疑—釋疑—激疑”的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過程。問題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思維的火花被點燃了,就會積極主動地自主學習、積極思維。學生思維的火花往往閃現在質疑、答問、討論或練習之中,而獨創(chuàng)性見解的表達或挑戰(zhàn)性問題的提出往往能推波助瀾,使課堂教學高潮迭起,使學生更深入地參與課堂教學中。
六、應用驅動——創(chuàng)設真實職業(yè)情境,強化實踐應用
許多中職生對專業(yè)課程學習目的和意義的認識不太明確,產生不了內部學習需求。而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模擬職業(yè)場景,讓學生親臨現場,解決實際的問題,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驅動學生動手操作,提高專業(yè)技能。在真實情景中可使學生所學的知識得以運用,并在運用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而且他們身臨其境,在真槍實彈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品嘗著受阻的焦慮和成功的喜悅,也在積極思考中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通常只要教學條件允許,盡可能創(chuàng)設真實教學情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通過完成仿真或是真實的工作任務,獲得豐富的技術實踐知識和技術理論知識,并使知識內容與工作情境直接相聯系,發(fā)展無法在教室中獲得的技術實踐能力。
七、教法撬動——推進項目教學法,全面培養(yǎng)能力
項目教學法是指師生共同實施一個完整 “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是一種適合職校實際的教學法。項目教學法主張先練后講,先學后教,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從嘗試入手,從練習開始,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積極性等,學生唱“主角”,而老師轉為“配角”,實現了教師角色的換位,有利于加強對學生自學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在項目教學法的具體實踐中,教師的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書或一個供學生利用的資料庫,而成為一名向導和顧問。他幫助學生在獨立研究的道路上迅速前進,引導學生如何在實踐中發(fā)現新知識,掌握新內容。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獨立完成項目把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不僅提高了理論水平和實操技能,而且又在教師有目的地引導下,培養(yǎng)了合作、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同時,教師在觀察學生、幫助學生的過程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專業(yè)水平??梢哉f,項目教學法是師生共同完成項目,共同取得進步的教學方法。在職業(yè)學校、職業(yè)教育中,項目教學法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推進項目教學法可以激發(fā)出學生強烈的學習需求,讓專業(yè)理論學習與實踐動手訓練“滲透”在一起,使“學習環(huán)境”變?yōu)椤肮ぷ鳝h(huán)境”,撬動學生的動手動腦、實踐實習,全面整合課程資源,增強了專業(yè)課教學的應用性、實用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魯道夫·普法伊賽爾. 項目教學的理論與實踐[M].江蘇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