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閱讀測試是高考英語測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理解的得失對于整份試卷得分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文章基于近五年江蘇高考四篇閱讀理解題,分析其篇幅、題材、體裁與測試題型,進而分析影響學生閱讀效率的因素并研究閱讀理解題的備考策略。
關鍵詞:閱讀理解;閱讀能力;閱讀策略;高考閱讀
2014年高考英語考試大綱在閱讀理解能力方面要求考生讀懂書、報、雜志中關于一般性話題的簡短文段以及公告、說明、廣告等,并能從中獲取相關信息(教育部,2014)??忌鷳邆涓鶕恼录毠?jié)進行判斷或推理、根據上下文理解生詞的詞義或是句意、理解文章主旨大意、篇章結構、作者的寫作意圖或是觀點、意圖等的能力。閱讀測試是高考英語測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江蘇英語高考滿分120分,4篇閱讀理解題,滿分30分,占試卷總分的25%,比重很高。因此,閱讀理解的得失對于整份試卷得分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一、回眸江蘇省近五年(2010—2014年)高考英語閱讀理解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要求高中階段應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著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和解決的能力(教育部,2003)。高考中的閱讀理解所選題材豐富,體裁多樣,話題貼近學生生活,緊跟時代步伐。從題材、體裁和題型上看,無不是檢測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和解決的能力的絕佳手段。
(1)從篇幅字數和閱讀速度分析。
從上圖可以看出,考生近五年的高考4篇閱讀理解題的總詞數相差不大,最少的是2012年2173詞,最多的是2014年的2351詞。再從篇幅布局上來看,2013年和2014年的第四篇閱讀題相較前幾年的來說篇幅較長,分別是703、676。2013和2014年4篇閱讀題數一樣。分別是第一篇2題,第二篇3題,第三篇4題,第四篇6題。第四篇篇幅占一頁半, 在題目的數量上就給了學生一個下馬威,從而加大了第四篇的難度。按照考試說明,4篇閱讀理解的參考時間是30分鐘,2010—2014年試題閱讀速度為每分鐘72~79詞, 尤其是2014年的閱讀更向學生要求速度。閱讀速度和理解的準確性是閱讀理解題檢測考生閱讀能力的兩大方面。
(2)從體裁、題材和題型分析。
近五年高考閱讀題材涉及領域廣泛,貼近學生生活,讓考生真切地感受到英語學習是有價值的,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從體裁來看,說明文、議論文、應用文和記敘文均有涉及,體現了文本的多樣性,具有時代的鮮明性。其中應用文成為高考熱門體裁,如2014年A篇和D篇均是應用文,說明文和議論文所占比重相當,而相對簡單的記敘文逐漸走向夾敘夾議文章,體現文章的深度,從而著重考查考生對文章的深層理解。閱讀理解的題型大致分為四類:細節(jié)題、推理判斷題、主旨大意題和詞義或句義猜測題,從統(tǒng)計數據可以看出,細節(jié)題占總題數的55.6%, 深層理解題占54.4%, 其中推理判斷題占21.4%,主旨大意題占9.6%。詞義或句義猜測每年一題。
二、影響學生閱讀效率的因素
(1)詞匯關。詞匯量的多少直接影響著考生閱讀的速度及理解的正確性。假如一篇閱讀中超過10個生詞,即使這些生詞不影響全文理解,但對學生的心理已經造成了影響,達到了虛張聲勢的效果。43%的學習者認為在閱讀方面最需要提高的是擴大詞匯量(周淑清,1999)?!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要求高中生掌握5000個左右詞匯??忌挥袚碛凶銐虻脑~匯量,才能有效提高閱讀速度。
(2)句子結構關。不會分析句子結構是又一大閱讀障礙。復雜句分兩類:長句和難句。一般認為有25~30個以上單詞的句子為長句。難句,即復雜句,指包含各種語法關系、兩個以上主謂結構和特殊句型的句子(吳國勇,2013)。一篇閱讀即使沒有生詞,但句子結構一復雜,學生同樣不理解。
(3)閱讀方法關。學生一些不良的閱讀習慣,如出聲讀、用筆指讀、回讀或是搖頭晃腦讀,都會影響閱讀速度。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總是不能用有效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去捕捉有效信息以形成正確的推理和判斷(楊天喜,2013)。學生掌握了高考四類題型的微技能,即如何做細節(jié)題、推理判斷題、主旨大意題和詞義猜測題,在解題時,就能快速找到答案所在,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閱讀理解題的備考策略
(1)巧記生詞、猜測詞義。詞語的意義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存的存在于詞匯系統(tǒng)中。某些詞可以在一個共同概念或核心詞匯的支配下,結合在一起組成一個語義場,形成記憶中的詞匯集合(周偉杰,2001)。結合這一理論,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通過講解構詞法、詞根、詞綴等內容,讓學生掌握詞匯構成的方法及記憶技巧,從而做到舉一反三。與此同時,在做閱讀題的過程中,學生避免遇到生詞就去查字典,而是培養(yǎng)學生根據上下文、構詞、語法、定義、對比、因果、同位、常識等線索猜測詞義的能力。
(2)具備分析長難句的能力。扎實的英語句子結構知識是分析長難句的基本功(吳國勇,2013)。分析長難句的第一步是分析句子結構,即找出主謂賓,之后分析謂語結構、非謂語結構和從句等。從句又包括:名詞性從句、定語從句、狀語從句。導致句子難以理解的原因是,句子使用了倒裝句、虛擬語氣、強調句、分隔或省略等,有時是因為使用晦澀的習慣用語或詞組等。為了攻克這一難關,考生需要夯實語法知識基本功,整理并歸納語法現象,并能靈活運用。
(3)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策略。閱讀策略的有效使用可以提高學生閱讀的效率和閱讀水平,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從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劉美琳,2012)。《牛津高中英語》的每個單詞都設有Reading strategy, 要求教師在該單元的閱讀中運用該策略,如模塊一的第一單元要求學生運用略讀和跳讀微技能閱讀《school life》。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把各閱讀策略滲透到閱讀過程的始終,并適當延伸閱讀,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4)注重拓展學生知識面。閱讀材料與時俱進,涉及面廣, 包括天文、地理、歷史、人物、日常生活、文學藝術、科學技術、環(huán)境保護、體育衛(wèi)生等各個領域。因此,學生要接觸各種文本,在做好平時閱讀訓練的同時,多讀英文報紙、雜志,關心時事,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擴充自身知識面。鑒于高考閱讀體裁的多樣性,教師要精挑細選平時訓練的閱讀材料,結合學生的閱讀水平,多樣化選題。在每次閱讀訓練時,限定學生做題時間,并及時統(tǒng)計準確率,確保每次練題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2003.
[2]教育部.2014年高考英語考試大綱[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4.
[3]吳國勇.如何提高高中英語閱讀能力[J].中學外語教與學,2013(1).
[4]楊天喜.高中英語新教材的閱讀教學[J].中學外語教與學,2013(1).
[5]周淑清.“英語閱讀中的詞匯問題[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9(1).
[6]周維杰.英語語義場理論新探[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1
(2).
" "(1.浙江大學外國語文化與語言交流學院,
2.江蘇省南通天星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