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夢起——朦朦朧朧的小學時代
老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老師,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無怨無悔,不是父母卻勝似父母。詩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恰是對老師的真實寫照。
從小,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熱愛老師。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有一位名叫蔡云貴的女老師,她是我的啟蒙老師——鐵礦子女、二十來歲的下鄉(xiāng)“知青”、活潑、漂亮,有一副動聽的歌喉,上我們的音樂課。她教我們,只有短短的一年。在音樂課上,她那悅耳動聽的歌聲深深地打動了我,使我陶醉,促生了我的音樂細胞,讓我從此熱愛音樂,也令我終生難忘。我就幻想著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像蔡老師那樣,那該多好?。?/p>
還有一位男老師,名叫周祥華。他是民辦教師。當時,他教書只是為了掙幾分工分,養(yǎng)家糊口。至今,三四十年過去了,可我從來都很愛戴這位老師。教我們漢語拼音字母時,他的發(fā)音、口型、姿態(tài)、表情、動作等方面的情形,而今我還記憶猶新,歷歷在目。教我們漢字筆畫時,他在課間用力地在黑板上認真涂抹以及在課堂上認真比畫和示范的情形,也讓我無法忘懷。特別是期末考試結束后,他告訴我獲得班上第一名的成績時,我更是激動不已。六一兒童節(jié),在萬眾矚目下,我登上“三好學生”領獎臺時,那種幸福和自豪,將是無法形容。他是我的榜樣,是我的楷模。他兢兢業(yè)業(yè)的從教精神感染著我,鼓舞著我,并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的人生發(fā)展。
漸漸地,小學時的我的思想有變化了,只是朦朦朧朧的。不知道從何時起,我想當一名老師。
二、尋夢——難以忘懷的中學時代
小學畢業(yè)后,我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當時的鄉(xiāng)村初中,一個年級只有兩個班,百把人,多榮耀。一個鄉(xiāng)村孩子,從家里到學校去上課要走上十里左右的路,不分春夏秋冬,雨雪陰晴。雨天,披著塑料薄膜做的簡易“雨衣”,背著沉沉的沾有泥跡的書包,一顛一顛的。那泥濘的小路行走起來比較艱難,可我一心想著快到學校去,快到學校去,卻從未厭倦過上學。
初中的課程豐富多彩,有語文、代數(shù)、幾何、社會發(fā)展簡史、法律常識、歷史、地理、物理、化學、音樂、體育、美術等等。我總是帶著濃厚的興趣學習,上課積極主動,專心聽講,勤于思考,心無旁騖,認真完成各任課老師所布置的作業(yè)。一有疑問,就去請教老師,和老師探討??傉J為學習就能拯救自己,給我知識,給我力量。
課余時間,乒乓臺旁,少不了我揮拍跳躍的身影;籃球場上,缺不了我矯健的身姿;吊桿處,它頂端的??筒荒軟]有我;田徑賽場上,更少不了我搶先沖刺的一剎那。尤其令人難忘的是:有那四川方言“守株待兔”,有那歌舞劇“斑鳩弟弟”,還有那班主任老師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帶領著我們?nèi)嗤瑢W到野外去春游的情景——幾十個同學,背著背簍,舉著彩旗,敲著隊鼓,唱著歌兒,猜著謎語,尋著“寶藏”,煮著野炊,釣著小魚……
最終,通過三年勤奮刻苦的學習,我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綦江師范學校。我的眼前出現(xiàn)了一道奇異的光彩。
三、圓夢——精彩紛呈的師范生活
帶著憧憬,帶著理想,跨進了盼望已久的綦江師范大門。
這里,有著一流的學校領導,一流的學科老師,一流的教育教學設施;這里,人才匯聚,人杰地靈;這里,鳥語花香,書聲瑯瑯。這里,不僅要全面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深入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掌握各種教育教學的方法,更要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全面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zhì)。這里,到處都散發(fā)著培養(yǎng)人才的濃濃的學府殿堂的氣息。
凌晨時分,運動場上,不分酷暑嚴寒,多少運動健兒的身影來往穿梭——短跑的、中長跑的、跳遠的、跳高的、投擲的、打籃球的、練網(wǎng)球的、翻單雙杠的……活力四射。
上課時分,有的跑向美術室、有的奔赴音樂廳、有的邁步實驗室、有的走進琴房……這里是人才培養(yǎng)的圣地,這里是素質(zhì)教育的殿堂。
課余時間,小提琴聲、二胡聲、笛子聲、簫聲、手風琴聲、口琴聲……不絕于耳,簡直就是音樂的海洋。
傳統(tǒng)佳節(jié),跳舞的、唱歌的、說相聲的、表演啞劇的……種類繁多,令人應接不暇。
這一寶地,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不知為社會培養(yǎng)了多少“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四、夢醒——饒有意義的三尺講臺
綦江師范學校的三年歷練,讓我具備了過硬的教書育人的本領,圓了我多年的“老師夢”。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帶著一腔熱血,我踏上了走向三尺講臺的漫漫征程。
1988年7月,我被分配到了當時的東溪區(qū)福林鄉(xiāng)上回龍村小。那里,交通不便,信息較為閉塞,條件也不太好。校舍較為陳舊,只有幾間土筑的瓦房。沒有宿舍,教室的一角當寢室;沒有廚房,同用一些木工的臨時鍋灶。周末回家,徒步幾個小時的山路。當時,學校安排我擔任一年級的教學工作。一個班級三十來個學生,小到四歲,大到十一二歲。面對這樣的學校,面對這樣的學生,我義無反顧,滿腔熱情,把自己的所學教給我的學生。我班同學雖然年齡最小,可來得最早,去得最晚。一學期下來,成績喜人,改寫了這個學校老是最后一名的歷史,并獲得全鄉(xiāng)第一名。鄉(xiāng)親父老銘記著,殺年豬了,班上學生家長每家每戶都邀請我到他家做客。我第一次嘗到了當老師的幸福。至今,我還念念不忘,回味無窮。
后來,由于工作的需要,我先后調(diào)到福林中學、永久中學和現(xiàn)在的東溪中學任教。從教二十多年來,我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yè),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為社會、為國家培養(yǎng)了一批又一批的有用之才。今后的人生之路還漫長,我將繼續(xù)奮力前行,刻苦鉆研,強健自身,為教育事業(yè)揮灑自己辛勤的汗水。
(重慶市綦江區(qū)東溪中學)
作者簡介:張開貴(1968— " "),男,重慶市綦江人,中學一級教師,從事高中語文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