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畫是我國瑰麗的藝術寶庫中耀眼的一顆明珠,我們必須把它傳承下去,必須讓孩子們了解并接受這門繪畫藝術,從而使他們熱愛民族藝術,熱愛美,熱愛生活。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實施水墨畫教學呢?
一、提高對水墨畫學習的興趣
兒童都愛游戲,也只有游戲才能快速、有效地讓兒童親近水墨畫,從而對水墨畫產生興趣。而游戲的形式又要多變,單一的游戲難免只符合部分兒童的口味,多種游戲形式可以最大程度上照顧到所有學生興趣。讓學生熟練掌握筆墨技巧的同時,也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意識。
(1)牽根線條去散步。線條是水墨畫中最重要的元素,所以,我首先會讓學生來做線條游戲。不用跟學生特別強調水墨線條與平時鉛筆畫出的線條的不同之處,只是簡單地使用毛筆作畫,讓學生畫出各種線條,例如直線、曲線、點狀的虛線等。也可以畫一些簡單的圖形,例如樹葉、笑臉、小船、山丘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然而然地鍛煉了對筆墨的控制能力。當然,這個線條游戲只是一個前奏。時間一長,學生掌握了其中的技巧,使用毛筆畫出簡單的圖形已經不能滿足好奇寶寶的求知欲,這個時候就需要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
(2)潑出墨色找創(chuàng)意。潑墨游戲的主要特點就是隨意性,與兒童愛涂畫、且不愛修改的特性相適應。兒童喜歡隨意地潑灑,本是無意識的。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聯(lián)想,在看似無意義的圖像上進行添畫。就好像馬良的神筆落在了學生的紙上,山川河流、飛禽走獸、花草樹木等等,都精彩地出現(xiàn)在畫面上。對兒童來說,這會產生很大的成就感和新奇感,而這種感覺又會大大激發(fā)學生學習水墨畫的興趣。
(3)和著樂曲來畫畫。低年級兒童的心理特征表明,情境的設立會對教學效果產生非常大的影響。選擇一段音樂播放給學生欣賞,讓兒童跟著或悠揚、或歡快、或雄壯的樂曲自由發(fā)揮自己的想象。點、線、面等元素都可以被使用,盡情地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適當地整理畫面,再進行點評。這時你會發(fā)現(xiàn),學生的畫面擁有成人無法繪制的童趣。
在游戲中學習,其效果一定比簡單地讓學生臨摹范畫好得多。輕松的繪畫游戲就像春雨一樣,潤物細無聲,讓水墨畫教學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豐富水墨畫的內容選擇
(1)貼近生活更自然。低年級兒童的繪畫技巧雖然是稚嫩的,他們的表現(xiàn)能力也不太成熟,但是,孩子們十分迫切地想用畫筆展示他們內心瑰麗神奇的世界。在傳統(tǒng)水墨畫教學中,所畫的內容大多都是高山流水、香草美人,因為成人會通過這些內容聊以表達某種情感或傳達一種精神。但是,低年級的兒童無法領會其中的玄妙,他們往往是畫皮畫不到骨,教學效果也是事倍功半。我們可以反其道行之,布置繪畫內容為貼近生活的事物。例如操場上歡樂的小朋友、美麗的校園一角、我的爺爺、我家的小盆栽等等。這樣的教學內容都是低年級小朋友所熟悉的,畫起來也將會得心應手。畫的同時,教師適當指點學生注意筆墨的使用技巧,提高學生的綜合繪畫能力。
(2)五顏六色來添彩。一幅由墨與色相融合的水墨作品,能夠使兒童產生更大的創(chuàng)作激情。南朝齊謝赫的《古畫評錄》中所舉“六法”為: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模寫。我們可以借鑒其中的一法:隨類賦彩。在畫面中顏色主題突出的部分,可以直接用顏色繪制。例如,花朵可以用朱砂和胭脂、葉子就用石綠、櫻桃可以用大紅。水墨畫具有單純性、象征性、自然性。我們不需要要求學生在這里遵循西方的色彩理論,這樣可以讓畫面具有中國畫獨有的藝術特色和韻味,更能較好地體現(xiàn)兒童率性、稚嫩的年齡特點。
三、臨摹與寫生相結合
在水墨畫教學中,許多老師會讓學生臨摹教師的范畫,在臨摹的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多觀察、勤思考的好習慣。如教學生畫“葫蘆”時,先引導學生觀察葫蘆的外形、顏色,讓學生尋找葫蘆的細節(jié)。為了拓展學生視野,還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欣賞相關圖片,豐富學生的視覺經驗。
但是,長期停留在臨摹的階段,會使學生無法對事物產生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會扼殺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所以,寫生教學是非常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教師一定要重視。我們要尊重兒童的眼睛,尊重他們的寫生成果。兒童寫生的觀察方法是自由的,是跳躍的,不必拘泥于二維或是三維的空間,更不能對學生獨特的視角加以苛責。教師可以適當進行引導和鼓勵,讓學生把所看所想用筆墨來表現(xiàn)。這樣的作品,才是真實的、可愛的、動人的。
以上幾點都是有聯(lián)系的,每一個部分都互相滲透。總之,要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里感受水墨畫的魅力,近距離接觸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素養(yǎng),調整教學方法去適應學生的變化。要根據新課程標準,了解學生的正確需要,重視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最大限度地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塑造健康的人格與品質。
(江蘇省鹽城市鹽瀆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