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衛(wèi)生部在2011年第12號衛(wèi)生部公告中發(fā)布了4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其中之一即為《GB 2760-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該新標準于2011年6月20日起正式實施,標準的前言中明確指出對2007版的《GB 2760-2007食品添加劑使用衛(wèi)生標準》部分食品分類系統(tǒng)進行了調(diào)整,為使廣大網(wǎng)友對該新舊標準的食品分類系統(tǒng)的調(diào)整有更具體的了解,本文對該標準主要內(nèi)容進行解讀。
關鍵詞:標準的介紹 標準的結構 查詢的方法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336(2014)10-0067-03
1 GB 2760-2011標準的介紹
1.1 食品添加劑俢訂依據(jù)
GB 2760-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是根據(jù)《食品安全法》第三章,笫二十條規(guī)定而修訂,是強制性標準,按標準內(nèi)容分類它屬于食品安全標準中的基礎標準,只有在標準中列出的,符合標準規(guī)定的食品添加劑方可用于食品,但它又是一個動態(tài)標準,除了符合標準規(guī)定外,還要查詢2010年衛(wèi)生部第4號以后的公告(因為新標準截止時間為2010年3月16日),只有這樣才是一個完整的標準。
1.2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的情況
1954年發(fā)布了《關于食品中使用糖精劑量的規(guī)定》。
1977年國家標準計量局首次制定了GBn 50-77《食品添加劑使用衛(wèi)生標準(試行)》。
1980年在原協(xié)作組基礎上成立了《中國食品添加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1981年由國家標準總局、衛(wèi)生部發(fā)布了GB 2760-81《食品添加劑使用衛(wèi)生標準》。
后來于1986年、1996年、2007年、2011年先后進行了修改,現(xiàn)行有效版本為:GB 2760-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
1.3 釆用肯定列表制度
該制度是日本為加強食品(包括可食用農(nóng)產(chǎn)品)中農(nóng)業(yè)化學品(包括農(nóng)藥、使用和飼料添加劑)殘留管理而制定的一項新制度,該制度要求:食品中農(nóng)業(yè)化學品含量不得超過最大殘留限量標準;對于未制度最大殘留限量標準的農(nóng)業(yè)化學品,其在食品中含量不得超過“一律標準”,即0.01毫克/公斤。
1.4 帶入原則
在下列情況下,食品添加劑可以通過食品配料(含食品添加劑)帶入食品中:(1)根據(jù)GB2760-2011標準,食品配料中允許使用該食品添加劑;(2)食品配料中該添加劑的用量不應超過允許的最大使用量;(3)應在正常生產(chǎn)工藝條件下使用這些配料,并且食品中該添加劑的含量不應超過由配料帶入的水平;(4)由配料帶入食品中該添加劑的含量應明顯低于直接將其添加到該食品中通常所需要的水平。
1.5 該標準與GB 2760-2007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1)修改了標準名稱;(2)增加了2007年至2010年第4號衛(wèi)生部公告(2010年3月16日)的食品添加劑規(guī)定;(3)調(diào)整了部分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規(guī)定;(4)刪除了表A.2食品中允許使用的添加劑及使用量。
2 GB 2760-2011標準的結構
2.1 附錄A 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規(guī)定
2.1.1 表A.1規(guī)定了《食品添加劑允許使用品種、使用范圍以及最大使用量或殘留量》
(1)以食品添加劑中文名稱漢語拼音第一個字母排列順序;(2)該表規(guī)定了三部分的內(nèi)容:①規(guī)定了我國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②每中食品添加劑允許使用的范圍,③每種食品添加劑在其規(guī)定的使用范圍中允許的最大使用量或殘留量;(3)表A.1中使用的范圍以食品分類號和食品名稱表示;(4)功能規(guī)定:繼承了GB 2760-2011版規(guī)定的功能,參考CAC對添加劑功能類別的規(guī)定進行了補充;(5)表A.1列出的同一功能食品添加劑(相同色澤著色劑、防腐劑、抗氧化劑),在混合使用規(guī)定。①具有同一功能且共同的使用范圍。如果不具有同一功能,或具有同一功能沒有相同的使用范圍的食品添加劑不受本條約束;②著色劑要求具有同一的色澤。如:同樣都是紅色或藍色,如果一種添加劑是紅色,一種添加劑是藍色,既使其具有相同的使用范圍,在使用時也不受本條的約束;③各自的實際使用量占其最大使用的比例之和不應超過超過1;④基本公式:a/a’+b/b’+……≤1式中:a和b為實際使用量,a’和b’為允許最大使用量。
2.1.2 表A.2規(guī)定了《可在各類食品中按生產(chǎn)需要適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名單》
(1)以食品添加劑的名稱按漢語拼音順序排序;(2)該表中的食品添加劑在規(guī)定的使用范圍中的最大使用量是按生產(chǎn)需要適量使用,共計77種。(3)該表中食品添加劑使用范圍為除表A.3被排除(或被限制)的食品名單以外的食品類別。(4)該表中食品添加劑品種來源于原GB 2760-2007內(nèi)容,并參照CAC增加部分內(nèi)容。
2.1.3 表A.3規(guī)定了《按生產(chǎn)需要適量使用的添加劑所例外的食品類別名單》簡稱除外的食品類別名單(共39種)
(1)表A.3實際上是對表A.2一個限制使用規(guī)定,表A.3中除外食品類別名單原則上不能使用表A.2中規(guī)定的食品添加劑;(2)表A.3規(guī)定了表A.2中除外的食品類別名單,這些食品類別如果需要使用添加劑時應符合表A.1中的規(guī)定,同時,這些食品類別不得使用表A.1規(guī)定的其上級食品類別中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
2.2 附錄B食品用香料使用規(guī)定
(1)食品用香料、香精的使用目的是使食品產(chǎn)生、改變或提高食品的風味。(2)食品用香料一般配制成食品用香精后用于食品加香,部分也可直接用于食品加香。(3)食品用香料、香精不包括只產(chǎn)生甜味、酸味或咸味的物質(zhì),不包括增味劑。(4)具有其他食品添加劑功能的食品用香料,在食品中發(fā)揮其他食品添加劑功能時,應符合本標準的規(guī)定。
2.3 附錄C食品工業(yè)加工助劑使用規(guī)定
(1)加工助劑應在食品生產(chǎn)加工過程中使用,使用時應具有工藝必要性,在達到預期目的前提下,應盡可能降低使用量。(2)加工助劑一般應在制成最終成品之前除去,無法完全除去的,應盡可能降低其殘留量,其殘留量不應對健康產(chǎn)生危害,不應在最終食品中發(fā)揮功能作用。(3)加工助劑應符合相應的質(zhì)量規(guī)格要求。(4)采用肯定列表制度。
2.4 附錄E食品添加劑功能類別
(1)功能共分為23類;(2)每個添加劑都具有一種功能,有的具有多種功能;(3)添加劑的中國編碼系統(tǒng)是以功能類別編制,對于多重功能的品種,以主要功能或是最初申請時的功能來編碼。
2.5 附錄F食品分類系統(tǒng)
(1)食品分類編號順序和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食品添加劑通用標準》基本保持一致,共分十六大類(詳見附錄表F.1);(2)食品分類采用分級系統(tǒng),每一大類下分若干亞類,亞類下分次亞類,次亞類下分小類,有的小類還可以再分次小類,各級之間以“.”分隔;(3)每一食品類別規(guī)定了相應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及最大使用量。
3 GB 2760-2011的查詢方法
3.1 已知某食品添加劑的名稱,查詢其使用范圍和最大使用量
方法:建議先查表A.1,再查表A.2,參考表A.3。
流程:查表A.1→查表A.2→參考A.3→查衛(wèi)生部公告。
結果:一般可能會出現(xiàn)四種情況:
(1)只在表A.1;不在表A.2;
(2)不在表A.1;只在表A.2;
(3)既在表A.1;又在表A.2;
(4)既不在表A.1;又不在表A.2。
第一種情況:如果所查詢的食品添加劑只在表A.1上,不在表A.2上,其使用范圍為表A.1上規(guī)定的食品名稱、食品分類號和最大使用量。
示例:查詢六偏磷酸鈉的使用范圍和最大使用量。
第一步:查表A.1上出現(xiàn)(P47),其使用范圍為六偏磷酸鈉處下列可使用食品名稱、食品分類號和最大使用量;
第二步:查表A.2上沒出現(xiàn);(不適用);
第三步:查2010年衛(wèi)生部笫4號以后的公告(因為新標準截止時間為2010年3月16日);
示例:查詢山梨酸及其鉀鹽的使用范圍和最大使用量。
第一步:查表A.1(P67)上出現(xiàn),其使用范圍為山梨酸及其鉀鹽處下列可使用的食品名稱、食品分類號和最大使用量;
第二步:查表A.2上沒出現(xiàn)(不適用);
第三步:查2010年3月16日以來衛(wèi)生部公告。其2010年衛(wèi)生部第16號公告:山梨酸及其鉀鹽使用范圍:食品分類號04.02.02.03;食品名稱,腌漬的蔬菜,最大使用量為1.0g/kg(原最大使用量為0.5g/kg)。
第二種情況:如果查詢的食品添加劑不在表A.1上,只在表A.2上,其使用范圍為表A.3上所例外食品類別名單以外的各類食品,其最大使用量為按生產(chǎn)需要適量使用(沒有限量規(guī)定)。
示例:查詢改性大豆磷脂使用范圍和最大使用量。
第一步;查表A.1沒出現(xiàn);(不適用);
第二步:查表A.2上出現(xiàn)(P180),序號為15,其使用范圍為表A.3上所例外食品類別以外的各類食品,其最大使用量為按生產(chǎn)需要適量添加使用(沒有限量規(guī)定)。
第三步:查2010年3月以來衛(wèi)生部公告(以下類同,略);
第三種情況:如果所查詢的食品添加劑既在表A.1上又在表A.2上,其使用范圍和最大使用量至少由二部分組成。
示例:查詢黃原膠使用范圍和最大使用量。
第一步:查表A.1(P30)上出現(xiàn),其使用范圍為黃原膠處下列的可使用食品名稱、食品分類號和最大使用量。
第二步:查表A.2(P100)上出現(xiàn),序號為25,其使用范圍為表A.3上例外的食品類別名單以外的各類食品,最大使用量可按生產(chǎn)需要適量添加(沒有限量規(guī)定)。
第三步:查2010年衛(wèi)生部笫4號以后的公告(以下類同,略)。
練習:查詢海藻酸鈉使用范圍和最大使用量(表A.1 P24,表A.2 P100,序號22)。
第四種情況:如果所查詢的食品添加劑既不在表A.1上,又不在表A.3上,可以直接判定它不是我國目前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
3.2 已知某食品類別,該如何正確使用的食品添加劑
一般可能會出現(xiàn)四種情況:
(1)只在表A.1,不在表A.3;
(2)不在表A.1,只在表A.3;
(3)既在表A.1,又在表A.3;
(4)既不在表A.1,又不在表A.3。
第一種情況:己知某類別食品只在表A.1上,不在表A.3上,其允許使用添加劑及最大使用量由三部分組成。
示例:食品分類號是06.07;食品名稱:方便米面制品。
(1)只在P7表A.1上,方便米面制品處的添加劑可按規(guī)定使用;
(2)表A.1方便面米制品其上級別06.0糧食和糧食制品處的添加劑也可按規(guī)定使用;
(3)不在表A.3上,不屬于所例外的食品類別,表A.2中的添加劑可按生產(chǎn)需要適量使用(沒有限量規(guī)定)。
(4)再查2010年3月16日以后的衛(wèi)生部公告(以下類同,略)。
第二種情況:己知某類別食品不在表A.1中,只在表A.3上,屬例外的食品類別名單,該類食品不允許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劑。
示例:食品分類號08.01;食品名稱生、鮮肉。
(1)不在表A.1上(不適用);
(2)只在表A.3(P103)上,屬于所例外的食品類別,因此表A.2上的食品添加劑均不允許使用,除非衛(wèi)生部公告中增加新規(guī)定。
第三種情況:己知某類別食品既在表A.1上,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為表A.1中該類別食品處的食品添加劑及最大使用量。又在表A.3上,屬例外的食品類別,因此表A.2中食品添加劑均不得使用。其按照附錄 A《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規(guī)定》,不得使用表A.1中上級別食品類別中的食品添加劑。
示例:食品分類號06.01;食品名稱:原糧。
(1)既在P7表A.1上,原糧處中添加劑及最大使用量按規(guī)定使用;
(2)又在P103表A.3上,屬例外的食品類別,因此表A.2中食品添加劑均不得使用;
(3)由于表A.3上出現(xiàn)的原因,按照附錄A《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規(guī)定》,表A.1中上級別食品類別號是06.0(大類)處添加劑不允許使用。
示例:食品類別號是14.02.01,食品名稱:果蔬汁(漿)。
(1)既在表A.1(P30)上,可以使用黃原膠;
(2)又在表A.3(P103)上,屬例外的食品類別,因此表A.2中食品添加劑黃原膠不得使用;
(3)由于表A.3上出現(xiàn)的原因,按照附錄A《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規(guī)定》,不得使用表A.1果蔬汁(漿)上級別食品[食品類別號是14.02(亞類)14.0(大類)]中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
總之,新標準由于查詢的表格較多,使用者在查詢食品添加劑允許使用范圍和使用量時,或者已知某食品類別,該如何正確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應綜合考慮各表中規(guī)定的內(nèi)容及表與表之間的關系,結合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原則,通過多個表格分步驟進行查詢,也可以結合自身查詢習慣,來選擇合適的查詢方式,否則很可能出現(xiàn)遺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