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行教育改革中,素質教育被提到了教育改革的重要地位,而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的前提和保證。
關鍵詞:感恩教育;道德品質;全面成長在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中,我們不僅要改革課堂教學,還要注重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培養(yǎng),以素質教育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全面成長,而素質教育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對學生的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既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同時又屬于道德教育的研究范疇,所以,我們廣大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學校、課堂這個平臺,把素質教育、感恩教育、道德教育更加深入地進行下去,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的新時代優(yōu)秀學生。那么,如何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并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成長呢?
一、感恩教育對學生發(fā)展和成長的意義
1.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
現在的孩子們大多是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常會影響到他們對正確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形成和認識,以至于缺乏自信和與同學間的團隊合作意識和精神,在與老師和同學間的人際交往過程中產生很多的困惑與力不從心的現象,因此,教師要了解這一時期學生的成長經歷和成長特點,從各方面對學生的思想認識和交際能力加以培養(yǎng)和正確引導,讓他們在道德修養(yǎng)和道德品質方面得到全面提升的同時來促進自己學習能力的發(fā)展。教師對學生的感恩教育不是一味地說教和不時地感動學生才是感恩教育,而是讓學生通過各種實踐學習與實踐活動來感觸人與人之間的溫情與關懷的存在。教師通過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教學內容從點點滴滴開始逐步滲透對學生的感恩教育,讓同學們在日常的學習活動中時刻不忘培養(yǎng)自己的道德品質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并以此來促進自己的學習進步與全面發(fā)展。
2.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無論家長或是教師都不愿看到自己辛苦培育的孩子或學生只會讀書而不知道孝敬父母、長輩和尊敬老師,如果是這樣那培育出來的學生將是性格缺失的孩子,他們也不會獲得完美的人生,當在追求更高理想過程中遇到坎坷和困難時就很容易退縮和失去面對困難的勇氣和自信心,缺乏適應社會的能力,這樣培育出來的孩子最終會被社會激烈的競爭壓力所擊倒,那么,我們的學校教育也將是失敗的教育。所以,教師要通過感恩教育讓學生懂得什么是善良?什么是相互理解、尊重與平等?并學會在相互競爭與合作中找尋關懷與協(xié)助,讓學生明白人生的道路雖然曲折與漫長,但他們不是孤立無援的,而是可以通過各種協(xié)作來完成自己制定的目標和達到自己所要追求的理想,這其中需要同學們在道德規(guī)范約束下與同學間建立起良好而健康的友誼,同時注意培養(yǎng)自己的各種適應能力為自己適應社會而做好充分準備。
3.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責任感
實施感恩教育要讓同學們懂得他們是社會的一分子,時刻肩負著建設國家的重任,他們生命的意義在于自己的責任感。因此進行感恩教育可以提高和建立同學們的責任感和責任意識。
二、實施感恩教育的具體建議指導
1.營造感恩教育的課堂教學氛圍,潛移默化地塑造健康成長的心靈
教師可圍繞教學內容開展豐富多彩與形式多樣的感恩教學故事、范例等,營造感恩教育的課堂氛圍,讓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不但掌握知識還要學會知恩、感恩和報恩,并以此來激發(fā)同學們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來更加努力地進行學習。
2.利用節(jié)日進行感恩教育活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如:婦女節(jié)、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教師節(jié)等都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有利時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結合這些節(jié)日讓同學們認識教師與父母的不易,時刻不能忘記父母、老師與長輩的幫助與關懷,并學會與父母、老師進行心靈的溝通與交換,把自己最想表達的話語向父母與老師進行表白,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好好學習來報答父母與老師的恩情,讓愛的教育傳承下去,讓美的心靈常駐心間。
3.開展感恩實踐活動,在感恩中彰顯自己的人生價值
教師對學生的感恩教育不是簡單地停留在進行道理傳授中,而是要通過各種實踐活動包括課堂教學實踐活動讓同學們懂得社會、家庭與學校為同學們提供了優(yōu)越的學習條件與環(huán)境,我們沒有理由愧對這些,而是要更加發(fā)奮學習、謹言善行,以自己的言行來回報社會、學校、父母與老師,做一名懂得感恩、言行一致的優(yōu)秀學生。
(作者單位 青海省格爾木市第六中學)
?誗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