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是我國百年大計,近些年來,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推進,對初中班主任學生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強初中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管理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探討了如何促進初中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管理。
關鍵詞:班主任;學生;互動管理
新時期,隨著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對初中班主任學生管理提出了互動的新要求。眾所周知,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思想、認知、性格的初步成長時期,他們對社會的認知尚未成熟,思想叛逆、性格多變。在初中階段的班級管理中,促進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管理,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不僅能夠促進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還能拉近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讓班主任更加了解學生的個性和特點,從而在班級管理工作增強師生管理的互動性,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起著重要的影響。
一、在班會中推動互動管理
一般來講,班會是初中班級管理的重要形式,也是促進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交流溝通的重要渠道,總而言之,班會在推動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管理發(fā)揮著重要性的作用。班會的形式和內容往往各種各樣,不同的班會形式和內容對學生產生的影響也各不相同。如,在新生入學班會管理中,學生之間互不認識,對各自的情況也不清楚,為了促進學生與老師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班主任可以通過學生之間的自我介紹來增加彼此之間的了解和認識,在學生的相互交流中推動班級的互動管理。在班會過程中,班主任首先要發(fā)揮主體性作用,對班級情況進行概括和總結,同時還要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作用,讓學生發(fā)表對班級管理的看法和觀點,促進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推動初中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管理。
二、課堂教學中促進互動管理
互動管理滲透到班級管理的各個方面,在初中課堂教學中促進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管理主要包括兩個方面。首先,在上課儀式中增強班主任與學生的互動。我們在初中階段,上課之前都要先行上課儀式,通常的上課儀式是:班長喊“起立”,學生全體站起來,老師鞠躬并說“同學們好”,接著學生回應“老師好”,然后老師要求學生坐下。看似簡單的上課儀式,其實里面包含班級管理的互動理念,其實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一個簡單互動形式。從這個簡單的上課儀式互動中,能夠把學生的精力集中到老師身上,促進學生對老師的關注和注意,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其次,在教學活動中促進互動管理。在課堂上,班主任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討論課堂多提問題,加強學生之間對問題討論等多種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作用,從而在課堂討論中促進班主任與學生直接的互動,在課堂教學中推動互動管理理念。
三、在課外活動中推動互動管理
課外活動是相對于課內而言的,初中課外和課內都應該是豐富多彩的,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定期組織學生切身參加課外活動,在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中促進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管理。眾所周知,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發(fā)育的初始階段,對外界事物了解比較少,心理上不成熟,同學之間往往沉默寡言,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長期下去,對學生的性格容易造成消極影響。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成長特點和性格心理特點,為學生成長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的交流環(huán)境,通過組織課外活動,例如,班級運動會比賽、詩歌朗誦比賽等活動。
綜上所述,加強初中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管理,是新時期素質教育的要求,是現(xiàn)代素質教育發(fā)展的方向。初中班主任與學生之間建立互動管理模式,能夠有效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同時在初中班級互動管理中,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促使班主任更加了解學生,學生之間的了解也不斷加深,有利于增進師生感情,促進班級和諧管理和發(fā)展。因此,現(xiàn)階段,順應現(xiàn)代素質教育發(fā)展的潮流和方向,在初中班級管理中,要不斷創(chuàng)新班級互動管理方法和手段,把互動管理深切融入班級管理中去,促進班級的和諧管理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羅呂.初中班主任領導行為與班級氣氛的關系研究[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2012.
[2]何鵬明.淺談初中班主任與學生的互動管理[J].內蒙古教育,2014.
作者簡介:徐輝,女,1976年7月出生,本科,就職于江蘇省張家港外國語學校,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