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結合初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在課堂教學中實行了的“先學后教”的課堂教學模式,并進行實踐與探索。
關鍵詞:體育教學;先教后學;實踐;探索
“先學后教”是指在新授課教學中,首先引起學生的興趣,提供教學目標或正確的運動表象,鼓勵引導學生體驗,指導學生動腦,進行自學自練。在學生體驗的基礎上,教師對學生未能掌握的動作進行指導、點撥;學生再練習,在練習中教師進一步指導、點撥或師生共同討論,最終使學生掌握動作。先學后教的課堂教學方式,充分考慮處于生長發(fā)育關鍵時期的初中學生的特性,他們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自我保護的意識,倡導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先學習,從而在學習動作的過程中,敢于嘗試并發(fā)現(xiàn)問題,促進學生技能、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fā)展。
一、“先學后教”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實踐探索
新課標要求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先學后教”的教學方法,精心設計和引導學生通過自學、觀察、討論、分析等學習過程,在不斷的實踐中,逐步掌握技術動作。
案例:初中教學中技巧之肩肘倒立
教學對象:初三女生40人
動作要點:肩著地、肘支撐、展髖部、穩(wěn)重心、腿上伸
重點:提臀、撐背夾肘
難點:展髖立腰
教學片段:
1.嘗試階段
學生四人一組,以組為單位,每組發(fā)一張動作圖片,有肩肘倒立的分解和完整圖片,上面寫著重難點和保護與幫助,讓學生直觀地建立動作表象,然后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進行嘗試練習并相互之間進行保護與幫助。
2.發(fā)現(xiàn)問題
經(jīng)過6~8分鐘練習,發(fā)現(xiàn)15%的學生能夠很好地完成動作,55%的學生基本能夠完成動作,但是身體沒有筆直向上,重心不穩(wěn)。還剩下30%的學生支撐不起。教師在學生自主練習的過程中,根據(jù)學生掌握的情況,提出幾個問題,問題一:如何支撐身體?問題二:如何使自己的身體筆直向上?
3.討論問題
發(fā)現(xiàn)問題后,學生再次嘗試練習2~3次的時候,教師總結學生練習的結果,選幾位典型的學生進行展示,并讓學生之間相互討論,并自己進行評價講解。最后由師生歸納總結出,要使身體支撐,以頭、肩與兩肘成三角支撐,并且雙手叉腰上部并夾肘;如果身體要挺直,那么膝關節(jié)伸直,同時展髖立腰是關鍵動作,最后腳尖繃直。
4.解決問題
根據(jù)討論問題中所得出的結論,教師進行講解示范,讓學生再次鞏固練習,并進一步對保護與幫助做詳細的講解與示范。并且根據(jù)學生掌握動作的情況,進行分層次教學,對動作技能掌握不好的學生進行分解教學,讓好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以鞏固練習。
教學反饋:以學生先學為主,教師引導,動作一個個分解,通過一些輔助練習,自學完成整個動作要領。重點、難點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問題后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練習并解決問題,循序漸進,層層深入。實踐證明,學生在這樣的練習過程中,不僅加深了對動作的理解,而且在不知不覺中90%的學生基本掌握動作要領,使學生在練習中充分體驗到運動的樂趣。
二、“先學后教”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意義和作用
1.設疑誘導,發(fā)揮學生主動性
體育教學有自身獨特的要求,學生要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身體的運動和大腦的分析完成各種練習。而通過動腦來完成動作技術的教學模式,大部分教師都不注重,一般都以模仿教學為主,進行滿堂灌式講解,從而導致的后果是,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最為關鍵的是學生思維的空間被控制,其動作技能掌握不夠好。由于初中學生身心發(fā)展日趨成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獨立思考、判斷和分析的能力,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嘗試,才真正發(fā)揮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2.以學定教,提高課堂有效性
我們在以往備課時總是較多地考慮教師的教法,過多地注重教師的語言、動作示范和組織形式等,整個教學過程及組織形式顯得非常嚴密,而對學生學法的研究略有忽略。然而,新課程背景下的體育教學,在備課的關鍵中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和興趣,確定“以學定教”的原則,從著重于教師的“教”走向學生的“學”,把課堂交給學生,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去準備教學,體現(xiàn)課堂的有效性,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師的主導下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在“滿堂灌”和“放羊”兩種教學模式中找到一個比較合理的教學模式。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教師隨時根據(jù)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和信息反饋,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實踐證明,“先學后教”是一種有效傳授知識技能,培養(yǎng)體育能力的教學方法。特別適合初中學生,在相當程度上表現(xiàn)出初中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獨立性,學生之間的相互協(xié)作、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互動作用,讓我們看到教師的教不僅僅體現(xiàn)在本身的講解示范,更重要的是如何通過一定的教學方法,更加合理地讓學生掌握運動技能,也就是說“先學后教”在學法指導上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從教學意義上看,“先學后教”不是簡單地對傳統(tǒng)教學過程的順序顛倒,而是一種教學觀重構的問題。作為教師應該向他們提出學習的內容、目標和要求,創(chuàng)造一定條件,讓學生去嘗試、發(fā)現(xiàn)和體驗,而在關鍵的地方,教師予以適當?shù)攸c撥、提示,幫助學生解決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暫時解決不了的問題,這樣始終置學生于能動學習的狀態(tài)之中,產生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眾思.嘗試“學后教”[J].體育教學,2000(05).
[2]李莉.淺論課堂教學中學生積極興趣的培養(yǎng)[J].中等職業(yè)教育,2005(12).
作者簡介:范偉忠,男,1989年4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余杭區(qū)塘棲三中,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