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成功課堂模式是一種“讓師生在課堂上充分體驗成功”的教學模式,課堂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是學生通過課前自學“找出不會的”;課堂的核心是課堂上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圍繞學習目標,通過學生的自學、對學、群學和師生互動“把不會的學會”;課堂的最終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分層次實現(xiàn)當天的學習目標。
關鍵詞:成功課堂;自學;對學;群學;反饋;數(shù)學教學
一、成功課堂基本要點的四流程
成功課堂基本要點的四流程分別是:自學、對學、群學、反饋;具體內(nèi)容如下:
1.自學
自學即自主學習,是教師在課前出示學生學習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自學內(nèi)容,讓學生明白學習的任務,然后有目標地自主探究課本。自主學習能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能培養(yǎng)學生充分的自信心,能保護并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才能在學習中練就自主的本領,增強自我學習和互相幫助的意識。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學習方法。
2.對學
對學指學習小組內(nèi)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就是兩個學生把要解決的問題先自己進行交流和探討,互相解決難題,再在小組內(nèi)集中討論,借助集體力量加大解決力度,實現(xiàn)“兵教兵,兵強兵,兵練兵”的效果。美國教師羅杰約翰遜說:“小組的規(guī)模越小,學生越不容易偷懶,越不容易產(chǎn)生搭便車的心理。”對學體現(xiàn)的是同層次學生根據(jù)獨學有關問題的交流、討論,交流的問題主要包括獨學成果的分享,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解決自學未能解決的問題,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新問題、探究新問題、解決新問題,不斷提升,從而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對教師的基本要求:
(1)關注學習狀態(tài)
在對學階段,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高度關注對子間的學習狀態(tài)。如學困生或C層對子間的傾聽、交流等情況。
(2)調查學情
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做好各組對學問題的跟蹤調查,分層了解(A、B、C層),及時掌握第一手資料。
(3)點評小結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對各學習小組給予鼓勵性、客觀性和針對性的評價。
3.群學
當一些問題個人無法解決,對子之間也探究不出來的時候,可以借助群學的方式來探究,“自學”可以解決一些基礎問題,“對學”可以解決一些深層次的問題,“群學”則解決一些提高性問題,也就是說,“群學”是解決“自學”甚至是“對學”解決不了的問題,通過小組內(nèi)不同層次學生之間的討論、交流、分享,優(yōu)勢互補,豁然開朗。
4.反饋
“成功課堂”是以學生為主導的課堂,是互動的課堂,是師生平等的課堂。在這樣的課堂中,反饋作為教學評價的一種方式,是評估學生掌握與運用知識和能力必不可少的手段。反饋追求讓學生在課堂上最大限度地掌握基礎知識、最大限度地進行基本技能訓練、最大限度地得到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培養(yǎng)。
二、成功進行課堂探究式教學的反思
在現(xiàn)實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成功課堂”探究式教學時,常常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如,(1)學生的自主性探究能力有待加強,有的學?;虬嗉壍膶W生相對來說底子比較薄弱,一些學生在閱讀資料時,看不懂意思,不知道怎么從什么角度去思考和討論,而且他們習慣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而“成功課堂”教學模式主要是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扮演主要角色,這無形中增加了學生自學的負擔,部分學生一時難以適應這種教學模式,感到無所適從。因此,一方面學生需要時間來適應這種教學模式,轉變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努力提高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分析探究能力。另一方面,教師需要更深入去了解學生,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恰當?shù)卦O計活動,并走下講臺,給學生的探究活動更多的關注與指導。(2)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不理想,某些小組在進行活動時,并沒有全員參與,而是能力好的幾個學生包辦,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全員參與,實現(xiàn)組內(nèi)的互幫互助,并進行適當?shù)男〗M競爭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3)教學時間與教學內(nèi)容的矛盾,這需要教師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提高課堂效率,有時可以采用課內(nèi)探究與課外探究相結合的方式,加強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參考文獻:
[1]崔其升,邱學華,謝金國.崔其升與杜郎口經(jīng)驗[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07.
[2]金開宇.成功的課堂源于細節(jié)[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08-01.
作者簡介:黃加燕,女,1983年9月出生,本科,就職單位:四川省成都高新實驗中學,研究方向:中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