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材是根據(jù)教學大綱或課程標準統(tǒng)一編寫的,具有權威性、統(tǒng)一性和不可代替性。但是教材不是教學內(nèi)容的全部,教材上有的并不一定全部要教,教的不一定要求全會,會的并不一定全考,這給教師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留出了空間。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和教學的需要,合理、有效地選擇和使用教材。
關鍵詞:教材;創(chuàng)造性;閱讀理解;寫作
當老師的都知道,教材是教師組織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jù),也是學生獲得有關知識、技能、學習策略的主要來源。如今的高中英語教材市場呈現(xiàn)的是“一綱多本”的局面:人教版、外研版、牛津版、北師大版等。我們學?,F(xiàn)在使用的是外研社高中英語教材,教材每冊學生用書包含6個模塊和1個復習模塊。每個模塊共有10個環(huán)節(jié),分別 是:Introduction(介紹)、Reading and vocabulary(閱讀與詞匯)、Listening and vocabulary(聽力與詞匯)、Listening and speaking(聽說)、Writing(寫作)、Function and everyday English(功能與每日英語)、Grammar(語法)、Pronunciation(語音)、Cultural corner (文化角)和Task(任務)。這套教材的設計以人為本,以學生的年齡和認知能力為基礎,注重了初高中英語知識技能的銜接,尤其在必修1-5的教材中,內(nèi)容貼近生活,文字簡單易懂。這樣一套有著豐富內(nèi)容的教材,如果不能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不能讓學生主動參與進來,就失去了它的價值。而我們每年每學期都有公開課、示范課,教師要在這些課上使用多媒體、小組討論、學生主動參加教學,我們的教學目就是讓學生扎實地掌握高考要考的知識點,考出理想的分數(shù)。因此,最終經(jīng)過我們對教材內(nèi)容的刪減、整合、重組,我們的教學重心就集中在了閱讀、詞匯和語法的教學上,而結合高考題型:閱讀、完型、語法填空、改錯、作文,我們發(fā)現(xiàn),教材中的閱讀文章是很好的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寫作水平、擴大詞匯量等的素材,于是乎,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些素材提高學生能力就成了我們努力的重點。
一、利用課本閱讀素材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既然是就地取材,我們首先需要在備課上下足功夫,充分挖掘教材內(nèi)涵,采取多種有效手段:(1)利用每篇文章中的標題和插圖培養(yǎng)學生的課文內(nèi)容預測能力。標題與課文內(nèi)容密切相關,往往是文章中心的高度概括,充分挖掘標題的內(nèi)涵有助于預測文章內(nèi)容, 理清文章結構,并深刻理解主題。教師可以根據(jù)標題和插圖設問, 促使學生關注閱讀內(nèi)容,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使閱讀更加有效。(2)利用每篇文章的結構特點培養(yǎng)學生歸納主題和分析語篇結構的能力。以說明文為例,說明文一般由introduction, body和conclusion三部分組成,首段開門見山,揭示主題,中間為主體,闡述主題,結尾總結概括,深化主題,而每一段都有概況本段主旨大意的主題句。處理這種文體的文章時,教師在課堂上應先讓學生通讀全文,把文章分為三部分,然后引導他們歸納每一部分的主旨大意,進而歸納出整篇文章的主旨,而學生在完成這些任務的同時也了解了說明文的寫作風格,學會了分析說明文的語篇結構并歸納出主題。(3)利用文章素材設計與高考接軌的閱讀理解題型給學生創(chuàng)造實戰(zhàn)演練的機會。高考的閱讀理解以事實細節(jié)題為主,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一些推理判斷題、猜測詞意題、正誤判斷題,讓學生帶著問題深入文章,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如何去處理這類型題。(4)利用課文長難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句子的能力。由于很多學生在做閱讀時,找對了信息卻選不對答案,原因是信息太長,讀不懂,造成理解錯誤。所以在結束閱讀理解的一些任務后,教師需要重新回到課文給學生解讀一些重要的長難句,教給他們一些技巧,循序漸進地讓學生熟練掌握基本句型的辨認和運用,以達到通過長難句讀懂文章,理解相關信息的目的。(5)巧妙地將文章改編成七選五題型。選取文章中的一部分,巧妙地抽出一些主旨句、上下銜接句、承上啟下句或段尾總結句,指導并教會學生如何合理地安插這些句子使行文流暢而符合邏輯。
二、利用課本閱讀素材提高學生語法填空的解題能力
由于語法填空側重考查語言知識在具體篇章中的運用,考查英語詞匯在篇章中的交際功能,它要求學生根據(jù)語境和自身已有的語法與詞匯知識來填空,這對學生語言知識的提取和運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文內(nèi)容來設計語法填空題的練習。(1)可以提取課文中的一些簡單句通過有目的地挖空設計成單句語法填空。(2)可以利用課文中的重要段落挖空出題。(3)可以利用課文內(nèi)容的縮寫出題??傊?,教師要充分利用課本資源,通過一些有針對性的訓練,讓學生了解這一題型的特點,并指導他們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從而為高考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利用課本閱讀素材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寫作可以說一直是高中英語教學的一個難點,學生詞匯量少,不懂英語的習慣表達法,生搬硬套,錯誤百出,教師批改起來也相當費勁。面對這些問題,除了讓學生擴大詞匯量,注意日常積累外,我們將充分利用教材課本中的閱讀文章來訓練學生,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1)讓學生背誦課文中的一些精彩句子,并儲備下來以便在寫作文的時候套用或模仿。(2)每篇課文學完后,給學生一些關鍵詞,讓他們口頭復述課文,教師適時地引導學生逐步減少錯誤,完善句子。(3)挑出文章中的一些句子,打亂順序,讓學生連詞成句,教會學生如何組織句子。(4)課文學完后,將文章中的一些重點詞匯和詞組列出來,再選擇一個話題,讓學生利用所學的重點詞匯和詞組圍繞這個話題組織一篇小短文。(5)課文學完后,還可以根據(jù)文章的體裁,布置不同的寫作任務:續(xù)寫故事、談論看法、客觀評價、提出建議等。
綜上所述,教材就是最基本的課程資源,我們不需要一味地去開發(fā)其他資源而浪費了教材,我們要做的不僅是充分利用,還要注意挖掘,只有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讓教材真正發(fā)揮它的作用,服務于學生,讓學生從中受益。
作者簡介:董桂萍,女,出生于1980年10月,現(xiàn)就職于山西省孝義市第三中學,研究方向為高中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