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少先隊活動課程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學??梢虻刂埔似毡殚_展少先隊活動課。但究竟如何因地制宜,利用地方資源進行具體操作與實施還處于模糊狀態(tài),導致學校少先隊活動課程校本化實施缺少層次與系統(tǒng)性,學生得不到系統(tǒng)與個性化的發(fā)展。針對這一現狀,D校依托家鄉(xiāng)名人文化資源,通過開發(fā)利用環(huán)境教育、系列化主題活動等校內外活動內容,探索校本教育課程、網絡教育等內容的有效實施途徑,使學校少先隊活動課程更加符合本地學生的心理與認知。
關鍵詞:家鄉(xiāng)名人;文化資源;少先隊;校本活動
《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少先隊活動的通知》指出少先隊活動要作為國家規(guī)定的必修活動課。2013年頒布的《少先隊活動課程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少先隊活動課要符合“因地制宜普遍開展”的要求?!督K省少先隊活動課程實施計劃書》中也談到:“各基層少先隊組織要注重開發(fā)利用各類資源,體現校本特點、地方特色。”少先隊活動課程校本化是以學生興趣需求為出發(fā)點,結合學校和社區(qū)資源,通過師生主動、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自主探索一部分富有本校特點的,能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活動課程。
D校作為一所百年老校,歷史悠久、地靈人杰,孕育了許多歷史名人,如,清代史學家、文學家趙翼和我軍通信事業(yè)和我國電子工業(yè)的開拓者王諍將軍等。學校依托兩位名人資源,結合少先隊常規(guī)活動與學校特色,探索實施少先隊校本化活動課程的有效途徑,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一、依托名人資源,創(chuàng)設少先隊環(huán)境課程
校園環(huán)境是開展少先隊活動的重要資源,其分為顯性文化環(huán)境和隱性文化環(huán)境。顯性文化包括外顯的物質環(huán)境,而隱性文化更多地在于名人的內在精神。
1.利用顯性文化環(huán)境,開發(fā)接觸性課程教育
顯性文化環(huán)境映照著整個學校的文化積淀水平和樣式,顯示著學校的整體精神風貌,是其他文化樣式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礎。D校現建有彰顯學校百年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趙翼像”“云崧廊”,體現時代風貌的“翼溪書苑”,展示王諍將軍不平凡的一生及杰出貢獻的“王諍陳列室”等顯性物質環(huán)境。學校通過校園游覽與介紹相結合的少先隊活動課程實施形式,讓學生在環(huán)境課程中了解身邊的歷史名人。
2.利用隱性文化資源,引領熏陶式課程教育
“道德教育如不關心隱性課程,期望得到滿意效果是不可能的?!盌校的名人精神景觀,除已經命名的詩聯廊、刻有趙翼詩句“江山代有才人出”的勵志石外,還有墻面系列字畫裝飾等名人精神的外化環(huán)境。學校依據名人精神進行詩詞創(chuàng)作、書法繪畫、科技創(chuàng)作、作品展示、課本劇表演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領悟、傳承名人精神,使精神活動課程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二、依托名人資源,建設少先隊網絡教育課程
互聯網在我國已成為繼報刊、廣播、電視傳統(tǒng)媒體之后的第四媒體,深入人們生活。上海市少先隊總輔導員趙國強在《少先隊活動課程和載體研究與“紅領巾相約中國夢”活動設計》中談到少先隊活動課程中要積極運用新媒體。依托名人資源,D校創(chuàng)建了名人專題網頁,有“趙翼的故事”“趙翼的詩選”“新聞中心”“趙翼論壇”“翼溪小詩社”“翼溪書苑”等欄目。這些網絡名人資源能讓學生自發(fā)地、有選擇性地感受名人內容所傳授的精神實質。另一方面,學生在網絡教師積極正確的評價與引導下,能清晰地認識自己的觀點、行為是否正確,同時也便于教師對學生真實想法的掌握與引導。
三、依托名人資源,挖掘少先隊校本教育課程
2006年以來,D校廣泛搜集、研讀地方名人趙翼、王諍的家譜及其著作等史料,開發(fā)和編寫了《走近趙翼》校本教材和《王諍故事》中隊材料,實施現有校本教材與中隊材料,除了對材料進行教學課時保障外,還需對教材進行二度開發(fā),學校通過分層學習,讓低年級學生在喜聞樂見、新鮮有趣的形式中學習課程內容。如,誦讀趙翼淺顯的詩歌讓學生了解趙翼的童年生活,培養(yǎng)其關愛他人、熱愛學習的品質。中高年級采用演講、表演、辯論等形式,了解趙翼學習、為官的故事,培養(yǎng)學生嚴謹治學、愛國愛民等思想。
四、依托名人資源,設立少先隊系列活動課程
1.橫向活動開發(fā),建立多樣化社團實踐活動
學生認知與行為是在各種實踐活動過程中不斷滲透養(yǎng)成的,對學生而言,單純地讓其學或懂得知識的教育,不能真正實現認知的發(fā)展與行為的養(yǎng)成。D校依據現有的趙翼文化資源建立翼溪小詩社活動團體,聘請學校優(yōu)秀教師、楹聯學會專家擔任輔導員,給學生講授古詩、楹聯知識;依據王諍電子科技館這一名人資源,組建王諍少年科技營、車模、航模等俱樂部,培養(yǎng)學生勤動腦、勤動手等科技創(chuàng)新品質。
2.縱向主題設計,開設層次性校園主題活動
根據名人精神與學生認知,D校開設形式多層次的校園名人讀書節(jié)活動。圍繞“我做讀書小明星”活動,低年級開設閱讀與繪畫活動,中年級開設閱讀與寫話活動,高年級在此基礎上加入征文活動。創(chuàng)作展示活動中,學校少先隊創(chuàng)設“翼溪繪畫之星”“翼溪閱讀之星”“翼溪創(chuàng)作之星”等,使低、中、高三年段學生都能參與同一主題不同層次要求的活動,體驗系列讀書活動的樂趣,實現展示自我、名人精神內化的過程。
3.常規(guī)主題保障,穩(wěn)固特色化階段主題活動
要使名人文化持久內化,少先隊活動主題需不斷持續(xù)。為保障學生對名人學習的長效性,每一位D校學生在中午都有午讀時間,學生可以到清新雅致的“翼溪書苑”,選擇自己喜歡的個性化名人讀物進行閱讀,低年級學生通過繪本閱讀能了解歷史名人的貢獻,中年級學生通過故事閱讀知曉家鄉(xiāng)名人的奮斗歷程和成長經歷,高年級學生通過名人生活閱讀體會名人奮斗的艱辛,感受他們的心路歷程。學校每年還開設常規(guī)主題活動,圍繞王諍科技活動主題,一年級到六年級分別開展“科學小眼睛”“科學小問號”“科學小發(fā)現”“小小科學夢”“科學小能手”“我們愛科學”等系列活動,使學生在不同年齡段有不同層次同主題的活動。
4.動態(tài)活動創(chuàng)新,開展個性化中隊主題活動
在教育與生活過程中,學生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班級也會出現一些特殊的狀況,為此少先隊活動課程設置要依據時代主題和本班學生的認知與行為特點,開展個性化、班級化、具有時令性的少先隊主題中隊活動,深化名人精神,促進少先隊活動課程校本化、班級化。如,根據學生生活和學習現狀,結合趙翼勤奮好學、樂于助人的品格設計相關主題隊會,通過主題活動引導學生學習趙翼品質,改正不良言行,養(yǎng)成良好習慣。又如,依據王諍將軍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和毅力為主題開展班級中隊活動,讓學生明白堅持與毅力在學習中的重要性,在成功過程中需要努力與辛勞。
德育途徑是實施德育的具體組織形式,是實現學校德育目標,落實德育內容的途徑。D校少先隊校本活動實踐課程通過外在環(huán)境熏陶使少先隊活動生活化,利用網絡名人資源使少先隊活動更加現代化,使用校本課程使少先隊活動課程特色化,采用系列主題活動使少先隊活動更具層次性與個性化。這些多樣化的實踐活動使整個少先隊活動課程具有校本化的同時也更具生命力與生長性,為健全學生個體的心理品質、開發(fā)心理潛能、培養(yǎng)學生積極優(yōu)秀人格和可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人生奠定扎實基礎。
參考文獻:
龐守興,廣少奎.教育學新論[M].山東大學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徐玲,女,1982年5月出生,本科,單位:淮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江蘇省常州市武進戴溪小學,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