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課堂上,中職生討厭學習語文課。缺乏學習動力是中職生最大的學習障礙,激發(fā)中職生的學習動機勢在必行。中職語文教師要做到三點,新課程理念下,重塑學生觀。開發(fā)校本課程,推進特色課堂。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關鍵詞:中職語文;厭學;樂學
中職生學習基礎差,學習動力缺乏,導致他們對語文課普遍有濃重的厭學情緒。在課堂上,很多中職生不能完整地、通暢地讀下來一篇簡單的課文,也有很多中職生在書寫簡單的漢字時“缺胳膊少腿”……于是,我們會不時地聽到中職語文教師的抱怨聲,甚至有的教師建議:把語文課從中職學校的課程中剔除出去。
然而,在新課改的條件下,中職語文的教學觀念也在悄悄地發(fā)生著轉變,增強中職生語文素養(yǎng)顯得尤為重要。筆者認為,讓中職生積極投入到中職語文學科的學習中去,學校對文化課教學的重視是必須的,但更為重要的是,語文教師要想方設法把學生帶入課堂,讓他們變厭學為樂學。
一、重新認識教學對象,改變固有的學生觀
筆者曾對某職業(yè)中專入學的新生做過一次語文基礎知識測評,測評的結果是僅有10%的學生語文基礎知識掌握的程度剛剛達標。
中職語文學科的學習內容在難易程度上有所加深,而其自身的知識儲備不夠,導致其無法適應和融入新知識的學習?;A差,底子薄,導致他們上語文課時自覺性很差,厭學情緒的產(chǎn)生在所難免。學不會—厭學—更學不會—更厭學,這一惡性循環(huán)最終導致教師厭教。教師厭教將是壓垮中職語文課堂的最后一根稻草!
孟子說: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我們的中職生暫時還不是英才,但也不是蠢才,更不是朽木!暫時把我們的中職生看作是一片枯木吧,枯木也會發(fā)芽,只不過,他們需要一場春雨!
總之,作為一名中職語文教師,如果把教學的不成功歸咎于教學對象的不理想,顯明是不明智的做法。中職生雖然在求學的路上走了許多彎路,在走進中職校園的那一刻,他們又重新回到了正軌,都是可塑之材。
二、大膽創(chuàng)新,努力開發(fā)切合學生實際的語文課校本教材
現(xiàn)在使用的一些中職語文教材,在編寫時立足于教學目標,而沒有考慮到培養(yǎng)對象的實際情況。我們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開發(fā)一些校本教材,也可以對教材內容進行“彈性處理”。
比如,魯迅的雜文難懂,我們不妨先請它退出中職語文教材的舞臺,取而代之的可以是金庸的作品,“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副概述金庸作品的對聯(lián)寫在黑板上,課堂上沉重的壓抑的氛圍一掃而光。取而代之的是同學們求知若渴的目光。講金庸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進而講里面的人物刻畫、細節(jié)描寫……中職語文教材里的記敘文學習也無外乎以此作為教學目標,條條大路通羅馬,課堂的教學目標得以實現(xiàn)于無形中。
根據(jù)本地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開發(fā)校本教材,并不是完全地摒棄現(xiàn)在使用的中職語文教材??梢园阎新氄Z文教材里的一些內容進行科學的篩選、甄別、分析,內化到校本教材里來,使它們合二為一,互為補充,這就保障了中職語文學習內容的實效性。
三、積極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點燃學習熱情之火
在語文教學中,積極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就是要給學生提供一種生動、具體乃至妙不可言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的學習情緒和潛在的智能得以最大程度的激發(fā),從而引導學生更好地感知、理解、思考、鞏固和運用知識。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使教學模式由以前的以教師為主體而逐漸地向以學生為主體轉變。這對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之火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中職語文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業(yè)務素質,從而增強教學感染力。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绷己玫膸熒P系從哪來?它主要來自學生對老師的尊敬和愛戴。作為一名中職語文教師,如何能贏得學生的尊敬和愛戴呢?這就需要我們中職語文教師:必須博學強記,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化涵養(yǎng);必須孜孜以求,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必須修身養(yǎng)德,不斷展示自身的人格魅力。只有做到這三個必須,才能在課堂上贏得學生的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其次,要想方設法讓課堂動起來,真正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
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想讓課堂動起來,就要有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真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一個適合學生學習的自主空間。
例如,在講《林黛玉進賈府》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一起觀看電視連續(xù)劇《紅樓夢》的相關部分,一起交流分享故事情節(jié),把半文言文轉化為通俗的白話文,待學生充分理解后,引導他們編排課堂劇,將人物角色表演出來。課堂上不同角色之間妙語聯(lián)珠的對話,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情節(jié)及人物性格。
教學有法,又教無定法。中職語文教法博大精深并變幻無窮,它是隨著時代的變化不斷向前發(fā)展的。不管是什么教法,只要能把中職生從厭學中帶出來走向樂學的境界,就是好教法。
參考文獻:
[1]莫素鸞.中職語文興趣教學法試探[J].文學教育,2012(12).
[2]張公社,周喜華.當代教師教育課程系列教材:教育心理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05.
[3]宋慶祥.關于中職語文教學的幾點體會[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3(12).
作者簡介:金立東,男,1971年12月出生,本科,就職于遼寧省義縣職業(yè)教育中心,研究方向:中職語文教學教法。
?誗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