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讀寫有機結(jié)合,相輔相成。理讀文本,整體規(guī)劃寫作訓練體系,品讀文本,學習寫作技巧,設計課型,深化閱讀過程。在閱讀中感受、品味、欣賞遣詞造句之美,在寫作中運用語言,不斷增強語言感受能力,提高語文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初中;讀寫結(jié)合;教學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要求“重視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的聯(lián)系,善于將讀與寫有機結(jié)合,相互促進”。可見“讀寫結(jié)合”是提高寫作能力訓練的必由之路。所謂“讀寫結(jié)合”,就是通過讀寫訓練,以讀促寫、以寫促讀,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和表達能力。要想真正實現(xiàn)在閱讀中感悟,在寫作中升華,必須重視以下幾點。
一、理讀文本,構(gòu)建寫作系統(tǒng)
讀寫結(jié)合必須鉆研學情和教材,整體規(guī)劃。必須把一個學段當作一個體系來設計。大到以初中三年為整體,思考每一學年,每一學期要通過“讀”來促進“寫”的哪些能力的提升。小到每一個單元,每一篇文章側(cè)重點的選擇,與其他單元、文章的聯(lián)系等等,都要通盤考慮,把讀寫結(jié)合視為長期的系統(tǒng)工程,而不是隨意設計,零碎使用。
以表達方式為例,初一,宜以訓練記敘、描寫為主;初二進一步訓練記敘和描寫技巧,訓練學生用抒情方式深化主題的同時,還要重點訓練學生寫作簡單說明文的能力;初三,在學習通過議論表達方式來表達自己思想的同時,還要訓練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為文章中心服務的能力。如果沒有這樣全盤的考慮,就很有可能出現(xiàn)夾生飯,什么都懂一點,又什么都似乎不懂的情況。有了這樣的整體意識、系統(tǒng)思想,就會對照規(guī)劃,逐步深入。
二、品讀文本,學習寫作技巧
“讀、寫結(jié)合”,首先是“讀”。讀,指的是品讀有表現(xiàn)力的語句,即學生通過感受、理解、體味、推敲、欣賞重要的詞語、句子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的作用,真正掌握語言運用的規(guī)律和技巧,在寫作時得心應手地運用,提高寫作能力。
1.學習遣詞造句的技巧
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第二段動詞、形容詞的運用,《春》中疊音詞的運用,《端午的鴨蛋》中擬聲詞的運用、古詞今用(化用)等,唯有通過反復的誦讀、品讀,入情入境,揣摩品味,才能體會到它們的妙處,也才能談得上運用。
2.品味寫作手法的妙處
從初一起就有象征、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先抑后揚、烘云托月等寫作手法,那么有沒有必要凡是涉及的就要進行讀寫結(jié)合訓練呢?這個需要根據(jù)學情決定。但無論是訓練哪一種,都仍然需要在充分的品讀之后,通過比較閱讀來揣摩,明確了妙處后再來進行寫的訓練,否則就會出現(xiàn)前面說的“夾生飯”現(xiàn)象。
3.體會謀篇布局的作用
如果讀寫結(jié)合只訓練某一種寫作技法,忽視了體會謀篇布局的作用,那么學生的文章就像一地花瓣,沒有形成一個整體,自然呈現(xiàn)不出花朵的漂亮來。如《背影》,可以讓學生體會通過背影貫穿全文組織材料的作用;《羚羊木雕》可以讓學生體會突兀開頭,引人入勝的好處以及插敘的作用;《我的叔叔于勒》,體會一波三折的妙處等。
4.借鑒選材立意的方法
學生寫作容易犯“假、大、空”的毛病,課文是真情實感最好的范本。但范本的情感只是由教師“灌”,沒有學生品讀感悟的過程,學生終究不會產(chǎn)生情感共鳴。如《背影》,只有通過誦讀、品味,才會深有感觸;《蟬》《貝殼》這樣短小的文章,也只有讓學生多次品讀文章抒情、議論的語言,才能真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這樣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寫出平凡真我,以小見大抒真情才能讓學生有真的收獲。
以上幾方面任一方面如果單憑教師直接講這樣用的好處,學生是無法體會到的,自然談不上運用了。只有在讀中品,讀中悟,內(nèi)化為自己的理解,才能形成能力,得以運用。
三、巧妙設計,深化閱讀過程
“書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痹趯W生領(lǐng)會了寫作技巧后,讀寫結(jié)合就需要根據(jù)文章特點,設計巧妙的方式,來促進學生運用。
1.仿寫
學生最喜歡仿寫了,初一時可以采用這樣的方法。即使到了初二、初三,對新接觸或者掌握不好的技巧,仍可以采用仿寫的辦法??梢苑戮涫?、仿段式、仿寫作手法、仿結(jié)構(gòu)、仿開頭結(jié)尾等。
2.續(xù)寫、擴寫、改寫
這樣的方式在想象中培養(yǎng)了寫作能力,反過來也激發(fā)了學生閱讀的興趣,相得益彰。如《范進中舉》,我曾讓學生改寫:正當全部人都在為范進慶賀時,送報帖的差人又急匆匆趕回來了,并收回報帖說:“錯也,錯也。此范進乃鄰村范進。”請合理想象當時人們的心理、表現(xiàn),然后改寫接下來的故事。那堂課,學生興致盎然,展示環(huán)節(jié)精彩紛呈。
3.創(chuàng)意寫作
可以是觀后感,寫自己的感慨、觀點;可以是由文章觸發(fā)的靈感,抒寫回憶表達內(nèi)心的情感等。如,學了《背影》,寫寫自己和父母的故事;學了《羚羊木雕》,寫寫自己和父母間叛逆、沖突的故事等;學了《談讀書》,自己也來《談讀書》等。
閱讀是輸入,提高語文能力;寫作是輸出,表現(xiàn)語文能力。閱讀和寫作是互為補充、互相促進的。我們的語文教學就是要讓學生認識閱讀和寫作的關(guān)系,以讀促寫,以寫促讀,讀寫并重,方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建偉.張揚閱讀的個性[J].21世紀中學生作文,2009(02).
[2]程麗華.對語文個性化閱讀的思考[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01).
作者簡介:曾明,男,1974年4出生,本科,就職于重慶市綦江南州中學校是,研究方向:閱讀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