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學習英語的重點在于提高其實際應用能力。在課堂上使用交際法能明顯地提高小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關鍵詞]交際法;小學英語;運用
在小學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由于生活環(huán)境中沒有特別多說英語的人,學生學習起來總會沒有交流的環(huán)境,這樣就成了“啞巴英語”。因此,教師要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運用交際法,多讓學生交流。
一、創(chuàng)設身臨其境的教學情景
1.單詞情景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不能按照傳統(tǒng)的背誦、聽寫的方式來教學,而應根據英語學科的特點和教學大綱的要求,創(chuàng)設單詞情景,讓學生在特定的情景中更好地學習英語。例如,在學習family member(家庭成員)的時候,教師應拋棄傳統(tǒng)的拿卡片教學的方式,而是找出一段視頻資料,讓學生形象地理解爺爺(grandfather)、奶奶(grandmother)、姑姑(aunt)、叔叔(uncle)、姐姐(sister)、弟弟(brother)。當然在學習季節(jié)的時候,教師也不能通過一年的時間來教學生四個單詞,因此可以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生活場景,讓學生身臨其境,找出標志性特點,讓學生感受到四季的不同。
2.生活情景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所學的知識內容,創(chuàng)造生活化情景,例如4A Unit6 At the snack bar ,這節(jié)課是講買東西和賣東西的一些句型。教師可以把班級布置成一個小吃店,在這之中,學生可以感受到和別人交流的樂趣,然后雙方互換角色,體驗不同的角色,既促進的學生的交流能力,也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融入集體活動中。
3.游戲情景
在課堂教學中,做游戲也不失為一種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當然這種游戲并不是隨意選擇,而是要和所學內容有關。例如,在3B Unit7 On the farm中,可以在學習單詞之后,通過游戲讓學生記得更牢,讓學生不再是傳統(tǒng)的聽課學習狀態(tài),而是自己主動參與到學習之中,在詢問的過程中遇到的單詞可以做成一張張卡片,然后有學生來抽卡片,按照卡片上的單詞內容提示,畫出相應的動物或水果,再讓另一個學生猜,既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單詞的意思,通過自己的手畫出來,又能寓教于樂,改變課堂上死板的教學方式,還能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一舉多得。
二、把英語課變成交際課
根據課程特點,教師可以把英語課變成一節(jié)交際課。學生通過自己的交流完成本節(jié)課的對話。例如4A Unit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就是一節(jié)相互交流的課程,教師可以在班級中多準備一些水果,既能當教學工具,也能在課后吃,為學生補充營養(yǎng),包括菠蘿(pineapple)、芒果(mango)、葡萄(grape)、香蕉(banana),讓學生通過交換水果進行交流,嘗試用各種句型表達自己的想法。
按照小學生的語言詞匯量來說,雖然對話會很簡單,但是只從課堂角度來說,這種對話已經完成本節(jié)課的課堂任務了。
三、注意交際禮儀
既然是在課堂上運用交際法教學,那么學習的內容就不能只是英語單詞和對話,還需要學習對話禮儀,讓學習過的英語對話不只存在于課堂之上,也能在生活中應用。例如,一般的問題“How old are you?”翻譯成中文就是“你多大年紀了?”這在中國是很常見的問法??墒窃趪?,這是沒有禮貌的表現(xiàn)。因為這是對方的私事,尤其是對于女性來說,年紀更是秘密。再如一般外國人經常會說“You are very beautiful!”這是一句贊美的話語,按照中國的謙虛思想來說,就應該回答“No.”,可是在外國正常的回答是“Thanks.”所以,在教學時,也要教授學生理解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用英語本土思維來表達英語,才能真正把英語應用在生活中。
交際法的重點就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多為學生創(chuàng)造交際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地說出英語,用英語交流,然后再結合實際的交際禮儀,真正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
責任編輯 許雅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