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琳
摘 要 合理利用網絡外部資源,可以改善外語學習者的心理及策略等內部因素,從而促進其自主學習,以達到獲得較高語言能力的最終目的。多媒體及網絡能為學習者提供一個開放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
關鍵詞 多媒體 網絡 自主 學習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自主學習既是一種學習態(tài)度,又是一種獨立學習的能力。自主學習者應承擔的學習責任包括決定學什么,選擇學習材料和學習進度,決定何時何地進行學習;學習方法為個人自學、自我監(jiān)控、自我測試。學習者對待學習過程和學習內容的心理關系問題,即一種客觀的、評判性的反思能力,決策能力以及采取獨立行動的能力。
自主學習會受到個體內部因素如目標設置、自我效能感、學習策略、意志水平等的影響,如果能夠合理利用網絡這一外部資源,就可以改善外語學習者的心理及策略等內部因素,從而促進其自主學習,以達到獲得較高語言能力的最終目的。多媒體及網絡為學習者提供一個開放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目前,大多高職院校都能為學生提供多媒體語音室,學生可以在語音室中使用語音設備、聽力材料,欣賞原版電影,一些還可以使用計算機進行專項語言練習,如聽力練習題、語法習題等。所以,可以借助網絡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上,教師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對每個學生進行充分的指導和訓練,網絡環(huán)境具有共享性和交互性,這使每個學生都可以有與老師交流,及時得到老師指導的機會。如教師可設立自己的電子信箱與學生溝通,或參加學生創(chuàng)建的QQ群,拓寬師生書面及口頭交流的渠道。也可在校園網的服務器上增設英語聊天室,師生定期進行英語交流,參加網上英語討論,讓學生有發(fā)表意見的機會,彌補課堂上師生溝通的不足。
在網絡教學中,教師不僅可以引導學生使用指定的網絡多媒體課件,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材料并制訂學習計劃和定期評測,還可以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與教學內容息息相關的原版電影、背景知識、人物傳記、外國歷史、地理知識等素材使課堂教學過程生動活潑,同時把文字、聲音、圖象等視聽材料結合起來,使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和掌握變得多通道、多元化,使其自覺而有計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教師還應編制相應的多媒體輔助課件和多媒體自學課件,上傳到校園網,使學生能隨時隨地,根據自己的學習習慣來安排學習。課后學生可以將教師講授的電子課件內容從班級主頁的學習欄目或教師個人主頁中讀取。
在以往的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多采用總結性評價,如期中考試、期末考試、年終評定等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偨Y性評價關注的是整個階段的教學成果,而網絡教學需要建立新型的、動態(tài)的、交際的、師生互動的測試平臺,實現評價的個性化、多媒體化、網絡化和智能化。
多媒體英語教學模式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和自學能力都有極其深遠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正確引導學生利用計算機輔助英語學習,幫助他們從思想上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教師要盡可能地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學生自主地去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貫穿自主學習這一理念,通過有目的的訓練使學生成為獨立的學習者。從而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樹立起自主學習的意識,使其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同樣可以獨立自主地學習并取得預期效果。外語教師需發(fā)揮主導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理有效地利用網絡信息和多媒體技術,使其更好地服務于外語教學,為他們日后進一步求學或者迎接工作挑戰(zhàn)鋪設道路,從而更好地適應迅速發(fā)展的時代要求。利用多媒體和互聯網絡,加強自主學習訓練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有助于學生其它各項能力的發(fā)展。我國英語教學改革不斷深化,各類英語考試的重點已不單單是對英語知識記憶方面的考查,更注重英語綜合能力的運用。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尋找并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充分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以及課外時間和資源來進行自主學習,從而最終達到學習的目標。同時,英語學習的自主學習能力會帶動他們在其它學習中也能夠很好的進行自我監(jiān)控、自我管理以及自我調節(jié),使各項能力都得到不斷地進步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龐維國.自主學習:教與學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 戚宏波.學習者自主的理論溯源[J].山東外語教學,2002(5).
[3] 鄭玉瓊.論自主學習及其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