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睿
【摘要】小學語文課堂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的系統(tǒng),隨著教育目標和要求的變化調整而不斷變化發(fā)展,因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益提升必然面臨多方面的要求。教師素質決定課堂教學效益,其中包括知識素養(yǎng)、表現(xiàn)性素養(yǎng)、評價性素養(yǎng)等;教學環(huán)境影響課堂教學效益,應注重營造融洽的師生關系和民主的學習氛圍;綜合應用多媒體等硬件設施;此外還應注重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中心,這其中應特別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的發(fā)揮以及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效益 教師素質 教學環(huán)境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2-0063-01
提高教學效益,是全國中小學的一個熱門話題,也是當前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要提高教學效益,關鍵在于提高課堂效益。轟轟烈烈的語文新課改運動在全國如火如荼地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也變得開放、靈動、活潑起來,教學手段日益多樣化,學生也有了更多自主選擇、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無疑這一改變在教育界是一次重大改革。但與此同時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問題,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師只是機械跟隨改革、為了改革而改革,有的教師甚至片面地將語文課上成了活動課,華而不實,教學效益較低。
那么,我們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到底怎樣才能切實提高課堂效益呢?本文將著力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
一、教師的素質決定課堂教學效益
傳統(tǒng)的觀念認為,教師的職責是盡可能多地傳授知識,“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要想使受教育者取得成功不僅得使他們獲得知識,而且要在此基礎上提高他們各方面的綜合能力,這就對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教師的知識素養(yǎng)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素養(yǎng),正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可見一名好的教師良好的人格魅力和扎實的專業(yè)知識是必不可少的。沒有學生會喜歡一個什么都不懂的老師,所以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博覽群書,積極主動地去獲取未知的知識,讓自己的這一汪水流動起來,才能更好地引領學生去求知。當然也正是因為教師有了良好素養(yǎng),才能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人格魅力,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
2.教師的表現(xiàn)性素養(yǎng)
曾素林,靖國平在《教師的表現(xiàn)性素養(yǎng)探析》(教育學術月刊,2011(5):79-81)一文中認為,教師表現(xiàn)性素養(yǎng)的涵蓋范圍相當廣泛,“從教育表現(xiàn)的行為力角度上看,教師的表現(xiàn)性素養(yǎng)包括:(1)教師的表情、動作、眼神、姿勢、語言、語氣、語調、板書等;(2)教師的特長才藝,如教師在音樂、書法、繪畫、體育、文學、科學等方面的才能、技藝;(3)教師的示范性動作。如教師在體育教學中的示范動作、科學課中的操作演示等;(4)教師的穿著打扮、文明禮儀、氣質修養(yǎng)等;(5)教師的教育智慧、教學機智等”。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不斷關注細節(jié),力求在各個方面都有所突破,只要教師學會表現(xiàn)、敢于表現(xiàn)并且能夠正確地去表現(xiàn),變一種方式進行教學,那么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小學語文教學更是如此。
3.教師的評價性素養(yǎng)
曹如陶在《新課改下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效益》一文中寫到,“新課標呼喚充滿生命活力的生態(tài)課堂,呼喚充滿人文關懷的生態(tài)課堂?!痹谡Z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應做好充分地預設,從多個角度來猜測學生可能會產生的多種的回答。再次,教師要學會認真傾聽學生的回答。要大力提倡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精心保護學生出其不意閃現(xiàn)的智慧火花。學生有了自信心,就能更主動、積極、專心地學習語文,課堂效益也就自然而然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人
1.確立學生的主體性地位
學生是語文課堂教學的主人,占據(jù)著中心地位,因此小學語文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保證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首先,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fā),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基礎:設計問題時既不能太容易以至于根本調動不起學生的求知欲,也不能太難而使學生望而卻步;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學會將課堂重心下移,將課堂自主權教給學生,通過開展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以及探究學習等豐富多彩的形式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課堂中來;最后,在課堂教學之外教師還應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們親自參加實踐,將直接知識與間接知識相結合,在實踐中鞏固和發(fā)展知識,培養(yǎng)各種能力,發(fā)展自己的獨特個性。
2.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 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火藥?!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自然興趣也就成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法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課文內容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分組討論、比賽朗讀、講小故事,說與課本有關的小笑話,分角色表演等,使學生的好奇心、愛好、求知欲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使他們愿意去主動地獲取一些知識,這時候教師再因勢利導,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三、教學環(huán)境影響課堂教學效益
教學環(huán)境是課堂教學活動賴以實施的基礎。通常意義上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就是指教室內的環(huán)境,但隨著現(xiàn)代教育的改革,我們認識到教學環(huán)境不該僅僅指物理環(huán)境,它還應該包括社會文化心理環(huán)境。新時期下,小學語文教育實踐者應極其重視環(huán)境的巨大影響,并應學會利用并改善各種環(huán)境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1.創(chuàng)造融洽的師生關系和民主的學習氛圍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指出:“創(chuàng)造力最能發(fā)揮的條件是民主,而民主融洽的師生關系源于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顯然,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氣氛,課堂氣氛最寬松的時候就是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最活躍、創(chuàng)造力最豐富的時候。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我們教師要學會常把微笑帶入課堂,富有情感地教學,才能趣味盎然地啟發(fā)、感染學生,才能積極捕捉到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新的教師觀要求我們改變傳統(tǒng)教育觀念中“師道尊嚴”的格局,能夠放下教師的架子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真誠地喜歡每一個學生,為學生付出出自真心的愛,成為學生學習和生活上真正意義上的良師益友。教師要善于用親切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態(tài)度、熱情的贊語等來縮短師生心靈間的差距,營造出一種寬松和諧的氛圍,使學生獲得精神上的滿足。
2.綜合應用多媒體等硬件設施
現(xiàn)代教育是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學會利用投影儀、計算機等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設備來輔助教學,以便更好地幫助學生由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過渡。語文課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突出表現(xiàn)語文教材文質兼美、文學性強的特點,化單純的語言文字教學為聲、像、圖、文教學,最大限度地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切實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和質量。如教學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教師就可以通過播放教學錄像片來輔助教學,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在欣賞中有關的社會背景和童話知識,更是在此基礎上很容易就理解了人物的性格特點。
語文課堂教學應具有互動性、靈活性、活動性。一個專業(yè)性很強小學語文教師創(chuàng)造意識和能力的形成,在教育實踐中的成功,會使他十分看重學生的中心地位從而注重對學生創(chuàng)造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無疑,這正是未來教育期望實現(xiàn)的價值。因此,筆者認為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的形成以及學生的主體地位的發(fā)揮應作為教育工作者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重中之重,此外教育工作者還應尤其重視教學環(huán)境對課堂的多方位的影響,只有同時注意到這幾個方面才能切實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課堂教學效益。
參考文獻:
[1]曾素林,靖國平.教師的表現(xiàn)性素養(yǎng)探析[J].教育學術月刊,2011,(5):79-81.
[2]王艷.淺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北方文學,2009,(3).
[3]趙小巧.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1,(11).
[4]曹如陶.新課改下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效益[J].課堂教學,2009,(3).
[5]董佩佩.如何提高課堂效益[N].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9,(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