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德美
幾年前,我參加了一次語文研究課活動,認真地進行了選課、備課,然后集思廣益進行修改,并抓緊時間記熟了教案。但在上課時,雖然課堂環(huán)節(jié)順利實施,課堂卻始終平平淡淡,學生的思維不夠活躍,未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課后,一位聽課教師問我:“你上課的時候腦子里想著什么?”“想每一步教案的實施??!”“那你的眼中有學生嗎?”我愕然。是啊,我一心想著教案的實施,一味地按之前的預設走,過分拘泥于教案,完全忽視了眼前這一群鮮活的學生的表現(xiàn),他們的學習熱情沒有激發(fā),課堂氣氛沉悶,在發(fā)言后,我的評價語言只是機械地重復“不錯”“你很愛動腦”。這樣的課堂完全忽略了學生的心理感受,沒能以學生為本,能精彩嗎?
其實,要想真正上好一節(jié)課,教師必須構建一種生本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中“激揚生命”,才能促進學生成長成才。那到底該如何去構建這一生本課堂呢?
一、交流——蹲下身子,親近學生
教師能用親切的語言與學生們溝通對話,能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的心情放松,精神飽滿,大腦處于興奮狀態(tài),積極參與到學習中。課堂伊始,教師可以蹲下身子,放下架子,站在平等的角度,用語言、動作與學生進行溝通,漸漸走進學生的心靈,讓他們覺得老師是值得親近和信任的,是他們的大朋友,他們便會迅速點燃心中學習之欲望。
如竇老師在教授《落葉》時與學生互動的課前交流是這樣的:
師:同學們,猜猜看,我姓什么?(連問兩個學生都說不知道,教師剛準備告訴他們,突然發(fā)現(xiàn)一個學生舉起了手)生:您姓竇。師:(微笑著伸出手)握手!你叫什么?你怎么知道的?生:我叫馬××,我……我,嗯……師:(含笑的眼睛望著她)你是聽周圍的老師說的?是嗎?生:是的。師:馬××同學善于傾聽別人的話,把別人說的話變成自己的信息,這是多么好的傾聽習慣??!
這樣的交流,從游戲似的猜姓名開始,到真誠贊美結束,教師與學生的心立刻貼近了,課堂氣氛一下輕松了,學生對課堂充滿了期待。
二、評價——激勵鼓舞,尊重學生
“教學藝術的本質(zhì)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苯處煹恼n堂評價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激情。因此,教師要積極鼓勵和肯定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各種表現(xiàn),滿足學生被尊重的心理需要。
(1)你很棒。用積極性的評價使學生感受到“我能行”,消除自卑,樹立自信。竇桂梅老師常在課堂上送學生三句話.第一句是“你很棒!”第二句:“你真的很棒!”第三句:“你們真的真的很棒!”賈志敏老師在課堂這樣評價:“你真會讀書,我要向你學習!”“三分文章七分讀。讀就是說話,要連貫地、流利地說,要說得有張有弛?!薄翱吹搅藛??老師給大家沒有這個詞,她加上了,我認為她加得好,比老師還會用詞?!薄扒魄疲@寫得多好!”當學生提出了一個有價值的問題時,教師走上前去,握住該同學的小手,注視著他的雙眼,夸贊道:“你有一雙慧眼喲,能發(fā)現(xiàn)別人發(fā)現(xiàn)不了的問題,多了不起呀!”學生聽了這樣的鼓勵和贊美,內(nèi)心肯定會比蜜甜,自信會不斷地增強,學習激情高漲。
(2)沒關系。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難免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理解學生的錯誤,寬容學生的錯誤,在學生出錯時態(tài)度溫和地指出,讓學生體會到犯錯是正常的事,繼續(xù)自信滿滿地投入到學習中。于永正老師在教學《翠鳥》一文時,在讓學生“介紹翠鳥”的環(huán)節(jié)中,一位學生自我評價過高時,于老師說道:“你很自信,這很好。不過,老師給你提點意見,人要有自信,也要實事求是,我覺得你介紹得太簡單了,你知道問題在哪嗎?老師告訴你……”這樣恰到好處的評價語言,既不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打擊學生的信心,也不言過其實,過分夸張,讓學生盲目自大。教師在學生犯錯時要依然尊重學生,關注他們的心靈,在肯定中指出不足,微笑著說聲“沒關系”,這樣的課堂才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潛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教學——適度調(diào)整,順應學生
特級教師周一貫指出:兒童是“腳”。教學是“鞋”?!靶睉敒椤澳_”服務,“鞋子”合適不合適,只有“腳”最清楚,別人是不會明白的。因而課堂有時要為學生“換合適的鞋子”,使“腳”感受到舒適和快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以學生為本,時刻關注學生的生成,隨機地為學生調(diào)整預設,最大限度地順應學生的發(fā)展。在課堂上,教師要敏銳地捕捉課堂教學中學生表現(xiàn)出來的各種信息,靈活地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或方法,使教學的生成成為課堂的亮點,點燃學生的智慧。如果學生的回答無法達到既定目標,教師要及時降低難度、減小坡度,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完成一次思維的飛躍。如一位低年級教師在教學《雨點》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明白雨點的運動規(guī)律,問道:“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它們有什么關系?”學生一下都愣住了,沒有人舉手回答。教師見了微笑著說:“ 它們的大小有什么變化?雨點在里面有什么不同表現(xiàn)呢? ”學生茅塞頓開,紛紛舉起了小手,暢所欲言,課堂立刻恢復了生機和活力。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只有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和發(fā)展,全過程全方位地關注學生、貼近學生,領著學生參與學習、體驗快樂,才能真正構建生本課堂,使學生在課堂中激揚生命的活力,不斷成長成才。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仙女鎮(zhèn)中心小學教育集團花園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