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健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庇纱瞬浑y看出,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對學生健全的發(fā)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作為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獲得更加全面的發(fā)展。
關鍵詞:語文素養(yǎng);交際能力;審美情趣;情感態(tài)度;知識視野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書育人是我們教學的指導思想。然而,語文作為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為提高學生道德品質和科學文化素養(yǎng),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創(chuàng)造力和凝聚力,發(fā)揮積極的作用。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根據(jù)教材內容的需要,采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充分展現(xiàn)語文教材的價值,以期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同時也使學生獲得和諧發(fā)展。因此,教師認真貫徹新課程基本理念,在充分發(fā)揮語文教學價值的同時,也促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一、在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
口語交際能力是一項重要的語文能力,也是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以往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忽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總認為漢語作為我們的母語根本不用教,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其口語能力也會隨之得到提高。其實并不是這樣的,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需要鍛煉的,尤其是對小學生而言,他們接觸的人和事并不多,如果教師不能創(chuàng)造機會引導學生開口說,將嚴重影響學生思維邏輯能力的提高。所以,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要借助語文教學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促使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借助閱讀組織學生進行講故事活
動,因為對于小學生來說,看故事書,看動畫故事是現(xiàn)階段最喜歡的事情,所以組織講故事活動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
且對鍛煉學生的交際能力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努力搭建有效的平臺,以促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二、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所謂的審美情趣是指審美主體欣賞、鑒別、評判美丑的特殊能力。而小學階段則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重要階段,所以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語文教學的價值,引導學生在欣賞文本、鑒賞文本的過程中感受教材中的人物美、語言美、自然美等。然而,如何才能發(fā)揮語文在審美教育方面的價值呢?這就成了擺在廣大教師面前的又一重任。因此,下面就以如何引導學生欣賞文本中的自然美進行簡單介紹。
例如,在教學《山中訪友》時,這是一篇文質兼美、構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生動展現(xiàn)大自然美景的散文。所以,在授課的時候,我主要采取的是欣賞文本,發(fā)揮想象力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首先,我引導學生反復閱讀文本,并說一說讀完之后的感受。接著,我引導學生對以下幾個句子進行了鑒賞,如:“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吧?”“走進這片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钡龋寣W生在鑒賞的過程中感悟這篇文章中的景美、情美和語言美。同時,使學生在語文文本的欣賞中獲得審美能力。
三、在語文教學中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
情感態(tài)度的形成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新課程改革下教學目標的內容之一。所以,在授課的時候,教師要明確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采用恰當?shù)慕虒W工具,充分挖掘語文教材中蘊含的價值,以促使學生在掌握語文基礎知識的同時,情感態(tài)度也得到培養(yǎng),素質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例如,在教學《慈母情懷》時,由于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是讓感受慈母情深,體驗人間至深至愛的親情,理解親情無價。所以,在導入新課時,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向學生播放有關的音樂或者視頻,如歌曲《母親》《燭光里的媽媽》、視頻《娘》等,在感動學生的同時,也渲染一種感人的氣氛,從而使學生在真正理解母愛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母親的高大形象,同時也讓學生學會感恩。
四、在語文教學中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繼承語文教育的優(yōu)秀傳統(tǒng),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并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xiàn)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素養(yǎng)。”也就是說,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要讓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我們可以開設開放式的課堂,引導學生思考一些拓展性的問題,如:早晨,小明和小蘭一起去上學,路上遇到了一個網(wǎng)吧。小明突然對小蘭說:“你幫我請一個病假可以嗎?我昨天和一個網(wǎng)友約好了,今天要繼續(xù)上網(wǎng)聊天,一起完成‘任務?!比绻闶切√m,你會對小明說些什么?這屬于一道開放性試題,這不僅可以拓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而且也有助于學生知識視野的拓展。
總之,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語文教材的價值,從多角度、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最終促使學生獲得更大的發(fā)展空間。
參考文獻:
[1]李振堂.怎樣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J].神州,2012(19).
[2]范建民.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5).
|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