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淼
如何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如何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如何使學生獨立、自覺地完成學習過程,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品質、思維品質,完善學生的人格,如何選擇較好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課的吸引力和實效性。這些問題都實實在在的擺在每一個政治老師面前,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就有必要對教學方式方法進行改善,就目前形勢看,把課堂教學搞活就很有必要。然而,課堂教學到底要怎樣搞活,這正是本文想探討的問題,筆者將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探討這個問題。
首先,以課本為起點,引入各方面知識,又以課本為終點,萬變不離其宗。人們常說:“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對教學來說,亦是如此。一個好的開場白,不但能引人入勝,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其能力?!皩А钡姆绞接虚_門見山式、復習鞏固式、漫畫式、歌曲式、問題式等。到底采用何種形式,需根據內容而定。在正式開始上課后,我們讓學生既動眼、又動手;既動腦、又動口,充分發(fā)揮師生的雙邊活動的作用。如在講到“民主是逐步發(fā)展的”時,我首先指導學生認真閱讀、思考、并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組織學生討論。①這個鄉(xiāng)村生產力發(fā)展狀況如何? ②這個鄉(xiāng)村村民的文化水平怎樣?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③該村村民的民主意識高不高?從何看出?學生經過看書、思考、討論后,用書上的事例加以解答。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再深入討論:“為什么該村村民的民主意識不高? 要改善這種狀況能否一蹴而就? 為什么?”在討論過程中,教師給以必要的點撥,如指導學生思考“村民私下嘀咕選代表還不是上面說了算”的原因,引導學生認識這是由于封建專制的思想影響在中國農民頭腦中的反映,說明肅清這種思想影響的長期性和艱巨性,然后,教師加以歸納,學生就比較容易地理解“民主是逐步發(fā)展的”道理,克服了死記硬背,也使學生從中領悟到在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民主過程中青年學生的責任和應有的態(tài)度。
其次,授課要能扣人心弦,動之以情。在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設法使學生入情以獲得強烈的情感體驗。盡管使學生入情的方式因人而異,因內容的不同而不同,但最根本的一條就是教師要動情。教師強烈的感情,會使學生受到感染,開啟學生感情的門扉。當然,教學的這種感情必須是真摯的,只有真摯的感情才會感動,虛假的感情,是一種故作姿態(tài),矯健造作,只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又怎會讓學生達到共鳴的效果。更談不上駕馭了課堂。莊子說:“不精不誠,不能感人,故強哭者雖悲不哀,強怒者雖嚴不威?!彼哉f,在政治教學中,凝理注情,動人心弦,就會取得學生的信賴。
再次,合理設計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活動中變的活躍、靈活。“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索社會現實與自我成長的問題,通過調查、討論、訪談等活動,在合作和分享中豐富、擴展自己的經驗,不斷激發(fā)道德學習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長的需求?!边@是《全日制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的要求。因此,要合理設計教學活動,才能使課堂教學變活。教學活動是多種多樣的,活動的形式包括競賽、辯論、調查、模擬表演、訪談、分組討論、自主學習、個別提問、情境教學等,形式不能太單一,但是在具體操作上,又要考慮每一堂課的實際情況。比如在上課時采用辯論的形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斗志,也可以活躍課堂氣氛。
最后,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接受理解知識(1)課堂教學要滿足中學生“求真”、“求新”、“求實”的心理要求。這就要求教師在分析社會熱點和敏感問題時,要多方面收集和積累教學資料,做到觀點鮮明、材料充分、論據真實可信,增強說服力。資料的收集應遵循適用性、時效性的原則。所選的教學材料要既能突出基礎性,又能培養(yǎng)學生能力,更能抓住熱點,突出實戰(zhàn)性。其中《中學生時政報》、《焦點訪談》、《新聞聯播》等都是很好的資源。也可以穿插史料和時政講解,激發(fā)學生興趣。(2)把講臺讓給學生。讓學生走上講臺,表演小品、作題、演講。讓出講臺就讓出了一片讓學生思考問題的天空;讓出講臺就讓出了學生施展才華的的舞臺;讓出講臺就解放了學生的手、學生的口、學生的腦。學生走上講臺,其主動性、積極性等內在能量就得以充分釋放出來,這樣學生的主體地位就真正體現出來了。(3)把發(fā)言權讓給學生。教師應鼓勵學生太膽的發(fā)言、太膽質疑、太膽討論。這種太膽精神,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而且學生在發(fā)言過程會積極思考、認真準備,既鍛煉了口才,又提高了思維能力。這些都需要教師在能駕馭課堂的前提下進行。否則,很容易使課堂氣氛超過必要限度,導致主次不分,主題不明,所以說,教學模式可以推陳出新,但最基本的課堂駕馭能力應該是永葆長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