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泰順
摘 要:通過活動讓體驗有了多彩的平臺;比學趕幫,讓體驗成為溝通的橋梁;競爭,讓體驗成為學習的興奮劑這三個方面來談體驗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營造氛圍;陶冶情操;比學趕幫
一、活動讓體驗有了多彩的平臺
學生的生活是簡單的,體驗如果少了生活的積累那將永是一個空殼,生活的積累有直接的也有間接的。直接的生活積累在課改背景下可能顯得尤為重要,而要搞好直接的生活積累,語文活動不失為一個豐富多彩的平臺,我經常結合日常教學開展活動,旨在為學生搭建體驗的平臺,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
在每個單元結束后,要對學生所學的寫作知識進行一次體驗,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來達到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如初一語文第一單元綜合性學習,活動主題《這就是我》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按照要求在三項活動中任選一項,一項為一組,搜集有關圖片、照片、影像資料、個人作品,準備在小組內展示交流。然后各小組推選一名優(yōu)勝者參加班集體精彩的一分鐘自我展示。這一活動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可謂是“一石激起了千層浪”。全班同學都充滿激情,連平時話都不愿意說的同學都充分地進行了自我展示,增進了相互之間的了解,加深了同學之間的友情。
二、比學趕幫,讓體驗成為溝通的橋梁
語文是學好各門功課以及交往的最基礎的課程,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國門的敞開,世界交往也日益密切。因此,語文教學要關注一個根本性的問題,那就是在課堂上讓學生的大腦真正地動起來。讓學生他們時有所思、時有所悟、時有所感、時有所得。要達到這一點,就必須讓學生加強體驗,相互取長補短,營造比學干幫的氛圍。讓學生明白“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钡牡览?,從而虛心向別人學習,去汲取別人的長處來豐滿自己的羽翼。
如每一次作文課,我首先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口頭表述,然后再動筆,布局謀篇,寫好后再到小組內進行交流,讓學生相互修改、相互欣賞。每個小組里推薦寫作好的到全班評析、欣賞。為了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采用以評促寫的方法,聽別人讀作文后,要對該篇作文進行評析,評出本篇作文的亮點與不足。然后再動筆謄寫,謄寫后相互交流批改作文,又要對評語進行驗收。如沒有同學的評價,此次作文不合格。通過這樣以評促寫,調動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多了同學之間的交往。加強了同學之間的情誼。
三、競爭,讓體驗成為學習的興奮劑
學生之間的交往增多了,就能展現(xiàn)各自不同的長處,繼而相互取長補短。每次練習都要評出等級,作業(yè)工整的進行交流,感化作業(yè)馬虎潦草學習不認真的,從而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每一次測試對優(yōu)勝者進行獎勵,鼓勵后面的將前面的追下來。設置班級競爭制,每上升五個名次實行特別獎勵,班長組長課代表實行輪換,誰贏得前面的誰當。這樣一來,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醞釀了一種競爭氛圍,收到了可佳的效果。
總之,營造體驗氛圍,多讓學生參加訓練,就能夠感化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陶冶學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增強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的興趣。
|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