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瑩
摘 要: 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傳統課堂教學形式受到沖擊,涌現出了“慕課”、“微課”等新的教學方式,在外語教學領域引入微課教學方式的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然而,將微課應用于日語教學領域中的研究并不多見,作者結合日語課堂教學實踐,從課前鋪墊、課堂展示、課后復習三個角度,探討微課對日語課堂教學的輔助作用。
關鍵詞: 信息化 微課 日語教學
一、信息化教學背景
在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的今天,課程教學已經不再局限于板書和課堂講授,而是利用多媒體手段替代部分板書和課堂講授,提高教學效率,利用互聯網技術將課程教學延伸到課外。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可明顯提高教學效率,強化教學效果。2012年,教育界掀起了“慕課(MOOC)”狂潮,慕課是大型開放式在線課程的簡稱,自這一概念被提出以來,其日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慕課這種網絡化教學方式可以利用多種社交工具和多樣化的數字資源,課程教學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學習者可進行自主學習。在“慕課”狂潮的推動下,各種信息化教學方式應運而生,近年來,國內具有代表性的信息化教學方式“微課”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成為信息化教學領域研究的熱點,特別是在外語教學領域的應用,對強化外語教學效果有重要的作用。
二、什么是微課
在傳統教學中,對“課”的理解是:在有限的時間內通過有組織的教學,從而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在國外,微課程(Micro-lecture)的概念最早來自于英國納皮爾大學T.P.Kee提出的一分鐘演講(The One Minute Lecture,簡稱OML),以及美國北愛荷華大學LeRoy.McGrew教授提出的60秒課程(60-Second Course)。現在流行的微課程概念是由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高級教學設計師、學院在線服務經理David Penrose在2008年提出的。
我國學者對微課程的研究已呈現出百家爭鳴的態(tài)勢,經過不斷地探索與研究,教育界對“微課”的定義可以歸納為:結合新教育教學課程大綱的要求,以短視頻等作為有效的載體,以此反映教師在某個知識點的課程教學資源的結合。
三、微課在日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目前,在外語教學領域將微課教學方式引入傳統課堂教學中的研究日益興起,并且越來越受到外語教育工作者的重視。但是在日語教學領域中的微課研究還比較少見,以下筆者結合日語課堂教學實踐,談談微課對日語課堂教學的輔助作用。
微課對日語課堂教學的輔助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課前鋪墊、課堂展示、課后復習。
1.課前鋪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從日語教學的實效性來說,聽、說兩種技能的訓練應該放在首位。傳統課堂教學中往往十分注重語法的講授,教師花費大量時間寫板書,同時學生忙于抄寫筆記,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聽說練習。因此在傳統日語課堂教學模式下,很多學生看和寫的技能沒有問題,但聽不懂也說不出來,通常被說成是啞巴日語??梢岳眯畔⒒虒W手段——微課,對傳統日語課堂教學進行補充,授課教師利用微課在課前進行知識復習鋪墊,把課堂上復習舊知識的時間節(jié)省下來,留出更多的時間進行聽、說等實用技巧的訓練,從而大大提高日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在講授日語語法授受動詞作補助動詞的內容時,傳統課堂教學方法一定是要先對以前學過的補助動詞進行復習,因為日語補助動詞除了有三個基礎詞以外,還有由這三個基礎詞引申出來的敬語表達形式,復習起來需要占用較多的課堂時間?,F在,備課時,由教師以講授的形式,將授受動詞錄制成微課,安排為課前預習作業(yè)讓學生觀看,這樣可以有效節(jié)省課堂復習舊知識的時間,為聽說訓練提供充足的時間。
2.課堂展示——激發(fā)學習興趣
傳統的日語課堂教學中,在講授課文時往往采取翻譯式教學法,偏重詞語含義的解釋和句子意思的翻譯。學生與教師之間傳遞信息的途徑是對話和板書,對于教師的講解,學生只是被動接受。課堂氣氛死板沉悶,久而久之,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日語的興趣。
在講解關于“日本茶道”的課文時,可以將課文內容改寫成劇本,組織學生排演課本劇,進行視頻錄制,制作成微課,在課堂上展播。學生看到由自己或自己身邊的同學出演的節(jié)目,定會興趣盎然,從而有效強化日語課文教學效果,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體會日語的表達,這種微課教學方式比單純地對課文內容進行講解更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潛能。
將情境式微課引入到課堂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教學形式豐富多彩,教學內容生動立體,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日語的積極性,課堂氣氛輕松自在,教學效果顯著。
3.課后復習——彌補知識漏洞
對于外語學習,課后及時復習十分重要。微課可以幫助學生實現課后及時復習,鞏固新學知識,彌補知識漏洞。特別是對于日語語法中的重點和難點,以及每個學生在課堂學習時遇到的問題、疑惑,在課后可以通過反復觀看微課進行補充,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日語語法中,被動句的學習是個難點。被動句式分為幾種表達方式,在不同的場合要使用不同的句式,其中每種句式中的助詞也有使用規(guī)則,往往需要進行反復理解和練習,才能真正掌握日語被動句。教師可以利用音樂、圖片、文字等多媒體手段,制作一個關于“日語被動句”的PPT式微課,通過PPT的自動播放功能,從而實現對課程教學內容的再現。這種形式的微課便于學生課后及時復習,彌補知識漏洞。
國內學術界對“微課”的研究仍處于不斷發(fā)展的階段,在未來的教學中,“微課”將會成為教育領域的一種普遍的教學方式?!拔⒄n”在日語教學中的應用有巨大的研究空間,今后還需對微課在日語教學中的實踐應用研究給予更多的關注與探索。
參考文獻:
[1]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fā)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2013,(4):10-12.
[3]孫輝欣.將微課引入到商務日語教學的研究[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4,(13):64、66.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近代大學與中國城市現代性的演進-以天津為中心的研究(1895-1952)》項目編號:14YJC77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