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苗
摘 要:現在的高中師生關系大多處于緊張狀態(tài),相互都不理解,甚至呈對立狀態(tài)。造成這種結果,老師、學生都有責任,通過對高中師生關系情況的具體調查,找出原因,提出融洽師生關系的途徑,讓老師真正扮演好亦師亦友的角色,來更好地進行教學。
關鍵詞:高中;師生關系;途徑;教學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對高中師生的關系也有了新的要求,不管課程設計如何創(chuàng)新,最重要的都是學生與老師的互動,因此,對師生關系進行重新定位很有必要。教師不應該只是“傳道解惑”,更應該是學生的良友,為學生在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指引方向。善于和學生做朋友,才能在教育上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當前高中師生關系的現狀
在當今社會文化多元化、全球化的進程當中,不同的人接受多元化的程度不同,尤其是不同輩分的人之間,十分容易產生隔閡,這樣也就造成了各種矛盾??偨Y如下:
1.由于文化不同造成的師生關系的割裂
現代社會的發(fā)展日新月異,每天都是一場文化的“革命”,每個人受到文化的沖擊顯示出很大差異。師生雙方有些能理解這種多元文化差異,有些則不能理解,這樣就會造成一定的沖突,形成代溝。年齡差距越大,沖突越明顯,以至于對師生關系構成很大的威脅。
2.對學生價值觀的強行改變
對于學生與老師存在不同價值觀這一現象,一部分老師采取聽之任之的態(tài)度,認為無法緩和這種局面;還有一部分老師會采取強硬的手段,采取一定的懲罰措施,強制進行行為改變。這樣只會加重雙方的矛盾,增強雙方的不理解,且使雙方都很疲憊。表面看上去,這些是師生的行為存在沖突,實則是價值取向的差異。價值觀不同是不能通過強硬措施所能改變的,只能去相互適應。只有多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考慮問題,盡量去理解他們的思維,才能真正緩解問題。
3.師生關系受到西方思想的影響
隨著我國商品經濟的發(fā)展,思想上也受到了西方一定的沖擊,西方國家在對人關系上講究自由、民主、平等,反映在外在就是以物質衡量關系;而我國受過去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講究等級制度分明,秉承“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傳統(tǒng)。在兩種思想的沖擊下,師生關系的定位也變得搖擺不定。
正因為師生之間存在著這些矛盾,所以才會有某些學生與老師大打出手,釀成慘劇的現象,這些沖突其實都是可以避免的,關鍵在于師生雙方的相互理解。所以,培養(yǎng)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十分必要的。
二、培養(yǎng)融洽師生關系的途徑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想與學生關系融洽,就不能事事采取強硬措施處理,不能以一個長輩的身份執(zhí)意發(fā)號施令,而應該用愛心與尊重去贏得學生的認可與尊重,這樣才能營造良好的氛圍,促進關系的融洽,為學生的明天鋪平道路。
1.多與學生溝通,盡量理解學生心理
有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半數的高中生希望和老師多進行溝通。有很多學生反映,他們想聽老師講許多關于做人的道理,心中存在許多困惑,可是老師把精力都用在作業(yè)、考試上,尤其沖刺高考的時期,老師的教育帶有些許功利性,就想著如何提高升學率,根本不理會這些。還有學生說,和老師進行對話時,老師總是擺出高高在上的樣子,一張嘴就是教訓人的口氣,讓學生無地自容,只想著如何躲開,產生距離感與畏懼感,根本無法親近。
可見,與高中生進行溝通是老師迫切的任務。要認識到,高中生的任務不僅僅是好好學習,考上大學,心理的成長也很重要,就需要老師多多進行交流指導。老師在與學生交流時一定要將語氣放平和,平等對待他們,學會傾聽學生的心聲,為他們解決心理困惑。遇到問題時不要在班上點名批評,這樣會嚴重挫傷他們的自尊心,以后更加不會向老師敞開心扉??梢园阉麄儐为毥械睫k公室,語氣溫和地進行詢問。例如:“李明,剛才上課時看你總是不能集中注意力,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難了?可以跟我說說嗎?看我能不能幫助你?!边@樣一定會讓學生的心里充滿暖意,既為學生解決了問題,又消除了與老師之間的隔閡,讓老師真正成為學生心目當中的良師益友。
2.給予學生愛與寬容
高中時期,正是青少年邁向成熟的時期,心理和生理上都在不斷地發(fā)育著,但是心理遠遠落后于生理上的發(fā)育,所以高中生在思維上比較偏激,做事容易沖動,不計后果;心理上容易出現焦躁不安、困惑等負面情緒,對老師、家長普遍存在逆反心理。這時候的青少年特別需要一位長者的關愛,老師應該抓住這個機會,用一個寬容的心去接納他們,走進他們心里,幫助他們迅速成長起來,這樣才能化解師生間的矛盾。
例如,對待學生的早戀問題,不能只是一味打壓,那樣只會激起他們更加強烈的逆反心理。可以組織專門的班會,從人生發(fā)展與規(guī)劃上,給學生耐心講解,早戀會分散他們的精力,使他們無法專心學習,影響今后的發(fā)展。對于早戀的學生,也不要在班上點名批評,可以私下找他們了解情況,也可以講講老師當年上學時心中的想法,以喚起和他們的共鳴。這樣就可以減小雙方的誤解,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既解決了問題,又不影響雙方關系。
3.教師要嚴于律己,以身作則
“學博為師,德高為范?!鄙鐣掀毡檎J為老師具有更高的責任感,要想嚴格要求學生,必須首先嚴格要求自己,給學生樹立起榜樣的旗幟。作為一名老師,首先要有一定的涵養(yǎng)與包容心,對于犯錯的學生,用寬容的心去諒解他,用愛心去幫助他,這比責罵的效果要好得多。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良師,讓學生心生敬意。
老師也是普通人,在生活中也會犯錯,在管理班級上也會出現“一時糊涂”的情況。這時候老師要敢于承認錯誤,在班上大方地向學生道歉,這并不是什么丟面子的事,也不會損傷教師的威嚴,相反,會讓學生認為老師和他們一樣普通,無形中縮小了距離感。這樣不但化解了雙方的矛盾,而且展現了老師知錯就改的優(yōu)良品質,給學生樹立了好的榜樣。
4.平等對待不同家庭文化的學生
現在我國正在大力推行義務教育,所有學齡期兒童都享有接受教育的權利。由于不同學生有著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所以會展現出不同的個性。作為老師,首先必須承認并接納這些個性,然后根據各個學生的特點進行教育,做到因材施教,讓他們都能發(fā)揮特長,有所進步。老師的平等對待對學生心理的健康發(fā)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與學生做朋友,就要做到一視同仁。
例如,對于農村來的學生,他們以前沒有接觸計算機的機會,在剛學習時就會顯示出與城里學生的差別。這時候老師應該給他們設立不同的學習目標,讓農村學生從掌握基礎開始。將所有學生“一視同仁”是對農村學生的不公正,作為老師就應該想到這些因背景不同造成的差異,平心接受它,耐心教授。要相信,所有的矛盾都是可以解決的。
總之,在高中這個青少年邁向成熟的關鍵階段,要想改變師生關系還有一定的困難。但是作為老師,只要不斷探索,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心理,多站在他們的立場想問題,以一顆飽含關愛的心去平等對待他們,以真誠之心去引導他們,就一定也能換來學生的理解,師生關系一定會大有改觀。
參考文獻:
[1]鄭和鈞.高中生心理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2]朱德全.現代教育理論[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79.
[3]鄭新蓉.現代教育改革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陳桂生.略論師生關系問題[J].教育科學,1993(3):5-9.
(作者單位 山西省陽泉市第十一中學校)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