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群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國家對學校的教學也提出了相對較高的要求,而作為高中教師,更是面對較為嚴峻的考驗。在高中的物理教學課堂中,物理教師開始逐漸改變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培養(yǎng)。本文通過對影響學生自主學習的因素進行分析,探究如何構建高中物理“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
【關鍵詞】高中物理 自主學習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3-0169-01
高中物理具有較強的邏輯性與抽象性,需要學生經(jīng)過演繹、歸納等推理方法對其中的問題進行解決。面對升學壓力,部分高中物理教師對物理知識的講解過于重視,對學生采用填鴨式的方式進行教學,由于知識內(nèi)容相對較為復雜,學生一時無法進行理解,導致學生的成績得不到提高。通過實施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可以在教師進行知識講解時自主進行知識的構建,從中獲取相應的知識,以提高學習能力,同時,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有助于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值得推廣應用。
一、“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含義與特征
自主學習是指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主的通過多種方法或者途徑,對學習活動進行有目的的選擇,在選擇過程中,學生逐漸實現(xiàn)自主發(fā)展,并學會學習。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學生一直在接受被動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失去了自主選擇權,導致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厭惡心理,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1]。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在進行課堂教學活動之前就可以對課堂學習目標進行確立,同時學生會自主制訂相應的學習計劃,為課堂教學活動做好準備工作。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具有能動性、獨立性、創(chuàng)新性等特點,具體來講是通過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從事學習活動,能夠獨立完成學習目標的確定、學習計劃的制訂、學習方法的選擇,以提高其學習質(zhì)量。
二、構建“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原則
(一)目標性原則
教學目標的制訂對課堂教學活動的實施有重要意義,只有明確課堂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就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才不會出現(xiàn)盲目性與隨意性。課堂教學目標的制訂主要分為兩種:首先是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其次是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提高。在進行課堂教學目標制訂時,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與教師共同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 。
(二)創(chuàng)新性原則
使學生學會創(chuàng)新,這是學生進行學習的主要目的。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就要重視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并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能力[2]。在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中,就需要教師努力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思考,發(fā)散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進行大膽嘗試,面對不理解的問題可以大膽提問。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進行想象,從多個角度或者采用多種方法對問題進行探索,以解決問題。
(三)合作性原則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合作顯得越來越重要,所以,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就要重視學生之間的合作。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主要以講授式教學為主,沒有重視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不利于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yǎng),對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會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在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中,應在對學生進行面對面教學的基礎上實行合作交流學習方式,給予每個學生主動發(fā)言的機會,使學生學會合作。同時,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學生會獲取較大的知識量,來滿足自身發(fā)展的需要。
三、“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
(一)設疑引趣,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
學生會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進行積極主動探索,所以為了保證學生能夠進行自主學習,就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求知欲,通過學生主動探索答案,使學生從中獲得提高與發(fā)展[3]。而教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需要做的就是要與學生之間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適合學生學習的環(huán)境。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與學生的生活建立一定的聯(lián)系,通過對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進行解釋,使學生了解其中的科學道理,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欲,使學生能夠進行主動學習。例如:某教師在《向心力》的教學過程中,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該教師詢問學生有沒有做過游樂場的大轉盤,并請玩過的學生講一下做大轉盤的感受,通過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學生回答有種被甩的感覺。該教師充分利用學生的回答,而揭示了本課的教學內(nèi)容“向心力”。通過該教師的提問,學生的學習興趣受到激發(fā),就會自主參與到接下來的學習中。
(二)生生研討,注重學生合作學習
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主要分為小組合作學習與集體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學生人數(shù)應相對較少,通過小組內(nèi)成員就所討論的問題各抒己見,進行相互交流,來形成組內(nèi)意見。而集體合作學習就是由小組內(nèi)選出組內(nèi)代表,來闡述組內(nèi)共同意見,由班內(nèi)集體成員對其進行評價,然后進行補充或修改[4]。必要時,兩種合作學習方法可以同時進行。例如:某教師在進行《光的衍射》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當光穿過一個狹縫時,此時會在光屏上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該教師首先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通過組內(nèi)成員進行討論之后,再進行集體合作學習,通過班級集體成員對小組代表的發(fā)言進行修改后得出正確答案。
同時,教師要在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同時,應給予學生適當?shù)狞c撥,以保證學生多學習的知識的正確性。此外,教師還要注重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問題,因材施教,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提高。
四、結束語
高中物理在高中課程中屬于重要學科,傳統(tǒng)的高中物理教學已經(jīng)不能適應現(xiàn)代學生的發(fā)展需要。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有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促進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壓力,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方法可行。
參考文獻:
[1]張博儒等.初中物理展開自主學習教學改革的探索和實踐[J].中學物理,2011(09).
[2]秦四年.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教育探索,2012(5).
[3]曹得輝,黃玉華.自主教育建模的理論與實踐[J].北京:海洋出版社,2011(9).
[4]張?zhí)鞂?基礎教育新概念主題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