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園杰
我國城鄉(xiāng)收入差距與貿易額相關性分析
●樊園杰
文章通過1984~2009年出口貿易額以及城鄉(xiāng)收入差距額等數據,建立計量模型,運用平穩(wěn)性檢驗、協整分析、格蘭杰檢驗等方法,得出出口貿易的增加可以引起城鄉(xiāng)收入差距的擴大,而城鄉(xiāng)差距的變化不會影響到貿易的增減。
出口貿易 城鄉(xiāng)收入差距 實證分析
中國對外貿易的高速增長也是伴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持續(xù)增長的一個重要現象,主要表現在出口總額從1986年的309億美元增長到2009年的12016億美元,貿易出口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也從1986年的5%增加到了2009年的35%。我國在世界貿易額中的排名,改革開放初排到世界的30位之后,進入90年代后,由于改革開放大力發(fā)展經濟,進出口總額開始不斷增長,在1999年時,中國在世界貿易排名中上升到第10位。進入21世紀后,排名不斷上升,在2003年已經排在第4位,當年我國的貿易進口額、出口額占世界進出口總額的比重分別達到了5.9%和5.3%,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第三大進口國。而到了2004和2005年,中國的貿易額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僅次于美國與德國。世界貿易組織2009年的數據顯示,中國2009年的貨物出口額達到1.2萬億美元,首次超越德國成為全球最大貨物貿易出口國。在改革開放的30多年中,中國的對外貿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然而與此同時,我國的貧富差距問題卻也隨之日益凸現出來。中國在這30年間從一個收入差距很小的國家逐漸成為收入差距拉大的國家之一,這也使得中國收入差距拉大這一問題再次受到高度關注。
為了檢驗出口貿易對我國城鄉(xiāng)收入差距的影響,我們建立了如下的數據模型:城鄉(xiāng)收入差距與出口貿易關系式:
其中townt是第t年度的城鄉(xiāng)收入差距,城鄉(xiāng)收入差距的數據是采取城鄉(xiāng)收入額之差占農村收入額百分率來取證的。export是第t年度的出口貿易總額,a2為關系式中的常數項,β2為式中的模型參數,μ2t為式中的誤差擾動項。
(一)我國出口貿易的現狀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的高速發(fā)展舉世矚目。從1978年到現在,經過30多年的發(fā)展,已經給我國的經濟社會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期間,我國的對外貿易也實現了歷史性的飛躍,創(chuàng)造了世界貿易史上的奇跡,并逐漸成為舉足輕重的世界貿易大國。
從圖1可見,在1978-2009年間我國進出口規(guī)模持續(xù)增長。2008年我國進出口總額達到25632.6億美元,是1978年的124倍之多,年平均增長率達到17.4%。其中,貿易出口額從97.5億美元升至14306.93億美元,增長了167倍之多,年均增長率達到18.1%。從進出口總額看,1978年僅有206億美元,1988年首次超過1000億美元,2001年邁過5000億美元,2004年超過1萬億美元,2007年突破了2萬億美元大關,即使是經歷金融危機的2008年和2009年,進出口總額也都保持在2萬億美元大關之上;從出口看,1978年僅為98億美元,1989年增加到525億美元,1994年突破1000億美元,2000年超過2000億美元,2004年突破5000億美元,2007年突破了1萬億美元大關,2008和2009也仍然保持在2萬億大關上。
圖1 1978-2009年我國進出口總額及增長速度(單位:億美元,%)
(二)城鄉(xiāng)收入差距數據分析
下面我們來看城區(qū)收入差距的數據,這里選取的也是1986-2009年間城鎮(zhèn)居民收入和農村居民收入,但是最終作為衡量城鄉(xiāng)收入差距大小的量是由二者之差占農村收入比這個值決定的。
表1 中國城鎮(zhèn)與農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值(單位:元)
從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出,城鄉(xiāng)人均收入從1986年開始都在增長,但是增長的幅度卻大不相同。城鎮(zhèn)家庭跨入千元行列比城市家庭晚6年;城鎮(zhèn)家庭的人均收入從1000增長到5000只用了9年的時間,在1997年人均收入達到了5188。而農村家庭從1994年的1221一直增長到了2009年的5153,中間用了16年,是城鎮(zhèn)時間的將近2倍之多。1986年,差距只占到農村收入差距的95%,也就是說當時的差距還不到一倍,而之后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收入差距逐漸擴大,直到2009年,差額的絕對值已經占到農村收入的266%,也就是剛才分析的3倍之多。
表2 出口貿易的平穩(wěn)性檢驗(1986年-2009年)
由Eview s6.0給出
從檢驗結果看,第一行:在1%、5%、10%三個顯著性水平下,單位根檢驗的臨界值分別為:-3.752946、-2.998064、-2.638752,t檢驗統計量值-1.768269,大于相應臨界值,表明出口貿易額序列存在單位根,是非平穩(wěn)序列;表格最后一行是對該序列進行一階差分檢驗的結果,可得:在5%、10%顯著性水平下,單位根檢驗的臨界值為-3.004861、-2.642242,t檢驗統計量值-3.607506,小于相應臨界值,表明出口貿易額的差分序列不存在單位根,是平穩(wěn)序列。
表3 城鄉(xiāng)收入差距的平穩(wěn)性檢測
由Eviews6.0給出
從檢驗結果看,第一行:在1%、5%、10%三個顯著性水平下,單位根檢驗的臨界值分別為:-3.752946、-2.998064、-2.638752,t檢驗統計量值-0.812896,大于相應臨界值,表明城鄉(xiāng)收入差距序列存在單位根,是非平穩(wěn)序列;表格最后一行是對該序列進行一階差分檢驗的結果,可得在1%5%、10%顯著性水平下,t檢驗的臨界值為:-3.946648,單位根檢驗臨界值為:-3.769597、-3. 004861、-2.642242,小于相應臨界值,表明城鄉(xiāng)收入差距的差分序列不存在單位根,是平穩(wěn)序列。
表4 回歸結果
可得估計的回歸模型為:
接著檢驗回歸殘差的平穩(wěn)性,得到下表:
表5 估計結果
由軟件Eview6.0給出
從檢驗結果看,在1%、5%、10%三個顯著性水平下,單位根檢驗的臨界值分別為:-2.674290、-1.957204、-1.608175,t檢驗統計量值-3.665766,小于相應臨界值,表明殘差序列不存在單位根,是平穩(wěn)序列,說明出口貿易(lnexportt)和城鄉(xiāng)收入差距(lntownt)之間存在協整關系。
至此,從總體看,方程估計結果良好,回歸系數為正,表明隨著我國出口貿易額的增加,收入差距也隨之在增加,即出口貿易額對我國收入差距的影響為正向的。
由回歸結果可得:R2=0.95,F=197.1,a2=-1.34,β2=0.05,γ=0.76
由回歸結果可以看出,各變量顯著lntown和lnexport之間存在著穩(wěn)定的協整關系。這個式子即說明了隨著我國出口貿易額不斷增加的同時,我國的城鄉(xiāng)收入差距也在不斷擴大,得到的結論是我國的出口貿易額與城鄉(xiāng)收入差距之間存在正相關的關系。我們從β2的數值可以看出來,lntown與lnexport之間不但存在著正的協整關系,而且當我國的出口貿易額每增長1個單位,城鄉(xiāng)收入差距就會增加0.05個單位。
表6 lntown與export因果檢驗
結果由軟件Eview6.0給出
由檢驗結果可以得到下面的結論,在1%的顯著水平下,出口貿易是導致城鄉(xiāng)收入差距變化的原因之一,而城鄉(xiāng)收入差距不是引起出口貿易變化的原因。這就表明:我國出口貿易確實可以影響城鄉(xiāng)收入差距,隨著出口貿易額的增加,我國城鄉(xiāng)收入差距拉大,而隨著城鄉(xiāng)收入差距的拉大,出口貿易不會發(fā)生變化。
隨著我國出口貿易的不斷發(fā)展,收入差距也在持續(xù)拉大,由此而帶來的不利影響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對出口貿易和城鄉(xiāng)收入差距之間的相關性進行分析。通過圖表列舉數據、協整分析和格蘭杰檢驗,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思路進行求證,最終得出,出口貿易變化是城鄉(xiāng)收入差距變動的原因,即出口貿易的增加可以引起城鄉(xiāng)收入差距的拉大,而城鄉(xiāng)差距的變化不會影響到貿易的增減。檢驗結果提醒我們,我們在保持經濟高速增長、加快貿易發(fā)展的同時,也要重視出口貿易對我國收入差距的負面影響。不能只看到貿易發(fā)展帶來的積極作用,也要認識到貿易增長帶來的不利因素,從而及時制定措施,作出調整。
[1]蔡昉,王德文,都陽.勞動力市場扭曲對區(qū)域差距的影響.中國社會科學,2001(2)
[2]鄒忠全.中國對外貿易概論.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
[3]李炯.經濟發(fā)展與公平分配.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7
[4]吳瑩,張一,徐山鷹,汪壽陽.中國進出口貿易預測與分析.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5]李坤望,佟家棟等主編.國際經濟學(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許永兵.消費行為與經濟增長——以中國城鎮(zhèn)居民為例的實證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7]梁琦.產業(yè)集聚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8]黃泰巖,牛飛亮.中國城鎮(zhèn)居民收入差距.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
[9]董全瑞.收入分配差距因素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10]景天魁.收入差距與利益協調.哈爾冰: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
[11]袁冬梅.對外貿易對中國收入差距的影響研究.華中科技大學博士論文,2007
(作者單位:山西大同大學商學院 山西大同 037009)
(責編:賈偉)
F752
A
1004-4914(2014)05-0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