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靜
摘 要:閱讀教學一直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頭戲。新課標明確指出英語閱讀教學的真正目的在于提高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越來越多的教師在教學中也開始側重閱讀技巧的培養(yǎng),嘗試通過閱讀教學使學生綜合英語能力發(fā)生持久性的改變。
關鍵詞:有效閱讀;自我學習;能力;長難句
在日常教學的課堂45分鐘內(nèi),由于課堂教學內(nèi)容量大,教師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完成自己的教學設計,快馬加鞭地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根本沒有自己的思考和自我學習的意識。如何做到在教學中將閱讀文章的內(nèi)容、中心思想以及語言知識點完美結合,做到有效閱讀,是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一、文本解讀
文本的解讀,其實也就是對教材的分析。先要分析清楚教材中文章的類型和特點,才便于整合知識結構,設計教學步驟。
從文章的體裁上分,大概有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新聞報道等幾個大的類型。每個類型在閱讀過程中都有自己要注意的地方。如,記敘文,出題的重點會側重細節(jié)題。而議論文,要重點把握作者的觀點,或者文章中出現(xiàn)的一些人物的看法和想法。這點上,閱讀題容易出現(xiàn)一些對個別人物所說的話語隱含意義的分析題。又如,新聞報道或廣告類文章,出題側重細節(jié),如,時間、地點、價格、電話號碼等,閱讀時就要注意比較細節(jié)內(nèi)容。
二、有效提問
作為教師在明確了文本類型和特點之后,可以根據(jù)閱讀前中后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目標和任務,以問題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
1.閱讀前的導入
導入是閱讀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文章的內(nèi)容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去思考,對文章產(chǎn)生好奇,引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引領學生去探詢問題的答案。
2.閱讀中的連接
在閱讀的過程中,有效提問可以幫助學生起到一個流暢連接的作用。通過一系列的問題,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可以對一些需要強化記憶的細節(jié),起到突出的作用;可以通過對主旨升華地提問,深化學生對閱讀文章的理解。
3.閱讀后的思考
閱讀后的思考也是一個關鍵的階段,能體現(xiàn)出學生對閱讀材料的掌握情況。通過閱讀后的提問思考可以幫助學生開拓思維空間,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三、如何有效提問
1.日常課堂教學中,問題創(chuàng)設走入的誤區(qū)
(1)難住學生的問題就是好問題
很多教師在創(chuàng)設問題上,沒有注意到難度的梯度,沒有做到由簡到難,層層深入。有的問題很簡單卻用很復雜的語法結構來表達,導致學生面對問題的緊張,不知道從何處著手,時間大多花在理解問題本身,而不是去找尋問題的答案。
(2)問題越多越好
很多教師為了顯得課堂節(jié)奏緊湊,內(nèi)容充實,會連續(xù)地提問,一個接一個地讓學生輪番作答,迫使學生思考,其實留有的思考時間太短,并不能很好地給學生發(fā)展思維能力的機會。所以,貴精不貴多,要注意問題的質量。
(3)封閉性的問題太多
所謂封閉性問題,就是答案是在限定范圍內(nèi)的幾個,這樣的問題一般只涉及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細節(jié)內(nèi)容的尋找。對于教師來說這樣的問題便于檢驗答案,也更能和考試掛鉤。但是如高考的任務型閱讀等還是需要學生有應變能力的,所以,還是在平時要注重學生開放性思考和自主尋求答案的能力。
2.采取的對策
(1)要難度適宜
問題的難度既要合適教材的教學要求,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有一定的深度,但是也不能超過了學生的能力范圍。
(2)問題要有精確度
在把握了問題難度的前提下,問題的精確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老師設計問題只從自己的理解出發(fā),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情況,很容易導致學生不容易在文章中找到問題的答案,導致學生在回答中冷場。因此,教師在發(fā)現(xiàn)問題有一定難度,可能超出學生能回答的情況下,就要適當?shù)亟o予點撥,把一個難以精準找到答案的問題層層分解,引導學生歸納出問題的答案來。
(3)要有靈活度
教師在備課中,設計好的問題,在課堂上,應該可以靈活地變化,把課堂的資源利用起來,形成一個有效問題,這樣巧妙地設計問題。如正好班級有一個學生缺席,就正好能以此設計一個問題。
Everyone is here except(the name of the student).談到自己班級的同學,學生的興趣就來了,然后就可以進一步地問學生一系列關于單詞except的問題,而不是一味地要使用已經(jīng)準備好的教學材料,這樣才能避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厭學心理,不斷地喚起學生的注意力和新鮮感。
四、對長難句的解讀
在英語閱讀中,長難句經(jīng)常出現(xiàn)。對于中國學生而言,長難句是影響他們閱讀能力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成績,克服長難句帶來的影響也很重要。
一般來說長難句有以下特點:
1.結構復雜,邏輯層次多;
2.需要根據(jù)上下文做詞義的引申;
3.要求上下文對長難句中的代詞的指代關系做出正確判斷;
4.并列成分居多;
5.修飾語很多,后置定語很長;
6.習慣搭配和俚語經(jīng)常出現(xiàn)。
考慮到以上特點,教師在教學中要對文章中的長難句重點分析,
教會學生如何處理長難句,使得其不成為閱讀的阻礙,關鍵要找到長難句的核心思想,學會讓學生分析句子的結構,掌握關鍵詞的
找尋。
通過對文本的客觀分析,找到不同類型文本的特點,在課堂提問中注意提問的有效性,合理利用提問來串聯(lián)整堂閱讀課,幫助學生提升思考能力,并且在知識點的梳理中,側重長難句的分析,讓高中學生在閱讀技巧上有所突破,做到有效閱讀。
參考文獻:
[1]丁巖.高中英語教學中不同問題的閱讀指導.中小學外語教學,2000(07).
[2]徐忠顯.重視對高中學生英語閱讀方法的培養(yǎng).中小學外語教學,2003(05).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