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睿 王 潔
構建“問題導學”教學模式
■許 睿 王 潔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說:“找出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多學?!边@種方式是什么?《語文課程標準》(修訂版)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睒嫿ā皢栴}導學”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就是學生能獲得“多學”的一種好的教育方法。
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教學改革的核心,而“問題導學”學習模式恰恰使學生在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形成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能夠靠自己的力量來推進學習,擁有對努力的結果進行反思的實際經驗,在學習中增強才干,獲得能力?!皢栴}導學”模式以“導疑、導思、導寫、導練、導讀”為主要環(huán)節(jié),以“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學法指導、導學過程、達標檢測、課后拓展”為基本要素,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目標明確、重點清晰、有法可依、借助自我檢測形成良性循環(huán),逐漸掌握學習主動。
導疑:我的學習我做主(自主學習,初讀質疑)。本環(huán)節(jié)從朗讀課文、識記生字、了解內容、提出疑問四個方面引導學生完成自主學習。高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獨立識字的能力,也初步掌握了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基礎學習任務完全可以放手,通過自學完成,在提升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讀有所思的習慣。
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問題的提出,這是“問題導學”教學模式的起點。 “問題導學”之初,學生的質疑是細碎、淺層的,無法借力開展探究,無法把握學習重點。例如《湯姆索亞》一課,學生呈現(xiàn)的問題有:為什么皮埃在洞中一見湯姆撒腿就跑?湯姆索亞的姨媽對他怎么樣?經過持續(xù)的訓練和不斷嘗試小組合作解決問題,學生逐漸能從文章的主旨、寫作特點等方面提出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不斷提升學生的質疑能力,引領思考和探究。
例如,《金錢的魔力》一課中,學生針對“魔力”提出質疑;《將相和》中,學生對“廉頗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和“藺相如沒什么能耐”這兩句話提出質疑。
這樣的問題成為了學生深入探究的切入點,在讀文、思考、交流的過程中漸漸走近文中人物,深切感受寫作特點。
導思:我的問題我解答(合作探究,解決問題)。解疑的過程就是品味語言文字的過程,探尋文字背后的“秘密”的同時又是和作者、編者、文本對話的過程。這是“問題導學”的關鍵。例如《景陽岡》一課中,導學案這樣引領學生探究自己的問題:“通過小組交流和全班討論,你們小組研究的問題是什么?你有了哪些發(fā)現(xiàn)和感受?”在問題的引領下,學生的默讀靜思、合作探究,交流提升有序進行。
導寫:寫作方法我會用(讀寫遷移,學以致用)。在問題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對文章表達的主題有了深入的理解,同時,也對文章的寫作方法有了一定的關注,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找準小練筆訓練的切入口,既體現(xiàn)了讀與寫的整合,使學生學以致用,又是對所提出問題的深層次把握。如:《跑進家來的松鼠》一課的導寫環(huán)節(jié):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一些小動物、小昆蟲,闖進我們的家、教室、學校。它們有什么表現(xiàn)?你和同學們又是怎樣做的?回憶當時的情景,寫下來。
導練:學習成效我知道(當堂反饋,自我檢測)。導練環(huán)節(jié)中檢測題的難度不可太大。既是對學習目標落實情況的反饋和自查,又促使學生在自評、互評過程中自我反思,同時對所學內容進行再一次的鞏固。
導讀:同類書目我閱讀(拓展閱讀,增加積累)。語文是一門語言實踐性課程,需要在大量的閱材料中去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所以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導學案為學生推薦了同類的閱讀讀物,并進行閱讀指導,使學生在課前提出的問題,通過課外閱讀進一步進行探究,使讀與思持續(xù)進行。
導學案的使用并非僅限在語文課堂上,三個使用時間的確立,促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持續(xù)發(fā)展。
課堂 按照導學案的問題導學模式,在老師的點撥、引導中,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當堂檢測。
課后 在“導學案”的空白處寫學后反思。老師根據導學案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匯總,發(fā)還學生,督促進行整理、裝訂、進行階段性復習。
期末 成為知識點清晰的復習資料,學生根據導學案進一步查漏補缺,復習鞏固。
在導學案的引領下,課堂的自主學習、自主反思、自主復習,有序展開,使學生在“導學案”的引領下,形成對語文學科的自主學習、自主規(guī)劃能力。
“問題導學”教學模式采用星級評價標準,以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的形式,師生共同講解、分析。學生完成修正、自評(滿分分值為兩星),同桌或四人小組,檢查學生的修正情況,針對遺留問題進行一對一的指導(滿分分值為一星),完成互評。完成課后導讀后教師針對學生的課內學習效果,課外閱讀感悟總體評價(滿分分值為兩星)。
層層遞進學習評價形式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能夠自我審視、反思,又能相互促進。通過自我審視與反思,得到老師的引領和指導,最終促使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
(作者單位:鄭州市教育局教學室;鄭州中原區(qū)伊河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