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生最重要的教育階段就是小學。提高學生學習成績,促使其有效、正確掌握所學知識,是小學班主任的工作職責?,F(xiàn)代教育不僅僅是知識、技能的習得,心理的健康是當今社會人才競爭中的基石。培養(yǎng)健康、積極的心理,必須從小學生階段抓起,因此,小學班主任應給予學生心理教育足夠的重視,才能從本質(zhì)上確保小學生的健康成長。給予多年小學教學經(jīng)驗,探討班主任如何從哪些方面來引導學生心理教育。
[關鍵詞]:社會 心理教育 班主任 小學生
小學是人生中重要的教育階段,小學生因年紀小、對事物充滿著好奇、缺乏獨立性等特點,其在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發(fā)育尚不成熟。如果在小學階段忽略了學生心理教育,就有可能對學生的整個人生產(chǎn)生不良影響。學生年齡尚小,缺乏社會經(jīng)驗和知識,不能分辨事物對錯。而開展良好的心理教育則為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指導其健康成長。因此,可以說形成小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核心內(nèi)容就是心理素質(zhì)的培養(yǎng)。班主任不但要給學生教授知識,還應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起榜樣。開展小學生心理教育,促進心理健康發(fā)展。
一、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原因
1、學校
學校是培育學生成長的搖籃,生活占據(jù)了小學生大部分時間,對于小學生心理健康與教育教學離不開班主任的正確引導?,F(xiàn)階段,小學教育存在一些問題,如輕視體育與德育,而注重智力的培養(yǎng)教育,過于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學生對知識實際掌握程度以及學生的心理教育情況。這就對學生心理成長產(chǎn)生了障礙,單一化小學教學方式,從而導致學生從心理上厭煩學習,同時不利于對小學生自信心等的樹立及培養(yǎng)。有的學校和教師還因?qū)W生成績不好而對其進行體罰、諷刺,嚴重地傷害了小學生的自尊心,更別提給予心理教育了。在壓抑的教學氛圍中,久而久之學生產(chǎn)生自閉、自卑的心理,帶來了嚴重的問題及影響。這與新時期、新課改下的教育目標背道而馳。
2、家庭
對于學生來說,人生的第一位啟蒙教師就是父母、家長。因此,家庭條件、父母的教育方法、文化水平、品德修養(yǎng)等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如果父母自身缺乏品德修養(yǎng),小學生會在潛移默化中學習父母的行為,父母作風不正,對孩子從心理和品德上造成不良影響。有的家庭因父母的離異使孩子心理蒙受打擊,因此,對于家庭中的不良因素會給孩子心理造成的不必要的負擔。
3、社會
在父母和學校的保護下,學生很少有接觸社會的機會,但是,因小學生無法正確分辨事物對錯,容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因此,更應注重對小學生心理教育的普及型與重要性。
二、班主任對學生心理教育的引導
1、環(huán)境的營造
社會是人們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青少年也不例外。隨著社會經(jīng)濟和網(wǎng)絡、信息化的高速發(fā)展,也豐富了物質(zhì)生活,孩子與社會之間的關系也越來越密切。人們在享受著高科技所帶來的便捷生活的同時,形形色色的誘惑也產(chǎn)生了。為了避免社會負面因素給小學生帶來的影響,就必須從心理教育入手。為了確保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班主任應對其正確引導,如通過課堂游戲、小組討論等形式,加強學生自身保護意識。
2、樹立良好班主任形象,寓教于愛
小學校應主動、積極地對教師培訓心理學知識,注重心理教育的宣傳,確保教學過程中能夠?qū)崿F(xiàn)對小學生的正確引導。校方為督促教師心理學知識水平的提升,還可將該課程作為教師技能評定的一項內(nèi)容,實現(xiàn)學生心理健康的正確培養(yǎng)。愛學生,但是必須有方法,在開展心理教育課時,應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榜樣。班主任對學生真摯的情感表現(xiàn)在嚴格上,這樣才能促使學生獲得知識的提升和心靈的升華。嚴格要求學生建立在信任、理解、尊重等方面,班主任要做到嚴中有愛、嚴而予禮。在日常的學習中,班主任還應經(jīng)常與學生以各種方式進行心理交流,將愛心播撒在孩子們的心田。例如:對于平時害羞的學生,應積極讓其參與班級活動,通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漸漸消除其緊張、恐懼的心理,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而對于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應給予更多的關愛,并認真傾聽其心聲,真正站在學生的立場上給予幫助。不要只重視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忽略了其他人的感受。對于有缺點的學生,班主任還應幫助其正視心理問題,并幫助自信心的樹立,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質(zhì)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養(yǎng)成的,需要班主任更多的耐心和責任。以誠相待,是人與人交流、交往的基礎,課堂上,師生之間是老師和學生的關系,而在課余,教師應做學生的朋友,以誠相待、真心交流。雖然小學生年齡尚小,對很多事物不理解,但是,班主任應采取針對性的方法,真正理解、尊重自己的學生,這樣才能或得學生們的真心擁護,并對任何事都有自信心。例如:在每年一次的校級運動會上,教師可鼓勵學生們積極參加比賽,告訴學生重在參與,而不再成績,通過比賽不但能夠提升學生們的團隊意識,還非常有利于學生心理素質(zhì)的養(yǎng)成。在與學生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后,學生對班主任的信任感大大增強,在提升心理教育水平的基礎上,對知識的學習也能夠達到促進的作用。
3、學生興趣的引導
小學校的氣氛應活躍、輕松,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才會和諧。學校關鍵的群體活動時課堂教學,班主任擔負著一個班級學生的知識傳授的責任,為了營造本班級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對學生多鼓勵、多表揚、少批評,當學生有過錯時,還應對其進行綜合考慮,有些問題上并非全是錯誤,還有正確的方面,要從多方面、多角度來看待問題。對積極的、正確的予以表揚和鼓勵。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心理,以面對學習、生活中會遇到的困難。對小學生開設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心理素質(zhì)的提高。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學生清楚、科學地認識到自身心理發(fā)展。
三、結束語
形成小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核心內(nèi)容就是心理素質(zhì)的培養(yǎng)。班主任不但要給學生教授知識,還應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起榜樣。開展小學生心理教育,促進心理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梁麗. 拉薩市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及對策——以拉薩市實驗小學為例[J].西藏教育,2012(5).
[2]吳慧萍. 帶領孩子走在人生十字路口——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反思[J].教師,2013(33).
[3]程靈,梁美鳳. 中小學心理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思考與建議——基于福建省371名中小學校長、班主任、心理教師的調(diào)查分析[J].龍巖學院學報,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