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一輪課程標準的頒布實施,高中音樂教材也發(fā)生了顯著變化,流行音樂開始進入音樂教材,逐步發(fā)展成為中學音樂教育的組成部分,由此可見,教育領域對流行音樂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轉變,由過去的封閉、排斥逐步轉為開放、接納。在這一時代背景下,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股清新的“流行風”為高中音樂課堂帶來嶄新元素,在滿足高中生興趣愛好的同時使其了解音樂文化的多元化,進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審美情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實踐經驗證明,將流行音樂引入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是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古典音樂、民族音樂,提高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中音樂 課堂教學 流行音樂
音樂作為人類文化的一種重要形態(tài),具有極其深刻的文化內涵,反映著時代與歷史的烙印,長期以來,音樂以其自身特有的藝術魅力,伴隨人類社會發(fā)展,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流行音樂作為音樂文化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從其誕生之日起就廣受人們歡迎,與其他音樂類別相比,流行音樂更具時代性,是對不同時期社會生活與精神風貌的反映。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受多方面因素影響,流行歌曲一度被禁止演唱。隨著改革開放與經濟建設的不斷發(fā)展,流行音樂重新獲得發(fā)展,并以其多樣化的風格、個性的唱法,拓展了人們的藝術視野,為藝術創(chuàng)作提供更加廣闊的天地。
一、現狀:“流行風”進入高中音樂課堂后的影響
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和調查研究,發(fā)現在我國高中教育現行的多個版本音樂教材中,流行音樂的表現形式主要分為三種,分別是流行歌曲、流行音樂片段和組品;從教材內容來看,幾個版本的音樂教材在流行音樂素材的選擇上都極具代表性,表現出積極向上、健康活潑、膾炙人口的特點。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流行風”進入高中音樂課堂后對教師與學生帶來的影響,研究人員在校園網站上分別發(fā)布了兩份針對音樂教師與學生的調查問卷,截止到調查時間終止,全校共有1200多名師生共同參與了此次調查,有效率97.5%。
統計分析“教師對流行音樂走進課堂的看法”的調查問卷結果發(fā)現,82%以上的教師對此持支持態(tài)度,另外一部分教師則持反對意見。在對這些參與問卷的教師的進一步調查中發(fā)現,其中對流行音樂走進課堂持樂觀態(tài)度的教師多為青年教師,他們普遍認為流行音樂本身就是音樂文化的一部分,應當被作為教學素材引入課堂教學,引導好于“強堵”,當代高中生的日常生活中充斥著形形色色的流行音樂,學生在音樂課堂中對流行時尚元素的需求極為迫切,利用學生對流行音樂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作品的鑒賞能力,當學生審美能力達到一定高度,再對其加以引導,有助于對民族音樂、古典音樂等音樂文化深入學習。另一部分年齡偏大的教師則認為,流行音樂無法達到音樂審美的要求,是一種較為膚淺的音樂形式,其內容與思想也不適合放置到課堂教學,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引入流行音樂,只是一味對學生喜好的迎合,而不能達到音樂教育的目的。
從“學生對流行音樂走進課堂的看法”問卷調查結果來看,當代高中生對流行音樂的喜愛程度遠遠高于古典音樂、民族音樂等其他音樂,96%以上的學生認為流行音樂更加貼合他們的生活學習狀態(tài)和心理感受,簡單明快的流行音樂能夠幫助他們緩解課業(yè)壓力,使心情變得舒暢。流行音樂走進音樂課堂,提升了參與音樂學習的積極性,通過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引導,對流行音樂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音樂鑒賞能力也獲得提升。
二、反思:優(yōu)化流行音樂教學的策略
目前,我國流行音樂數量繁多、風格多種多樣,加上媒體和商業(yè)宣傳,整體呈現出一種鋪天蓋地的態(tài)勢,與之相比,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tài)。高中生正處于心理智力快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這一年齡段的學生學習能力極強,可塑性高,缺乏足夠的是非辨別能力,因此也極易受流行歌曲中不良思想因素的影響。新形勢下如何科學引導學生分辨欣賞流行音樂,使流行音樂真正有益于學生發(fā)展,成為擺在音樂教育工作者面前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優(yōu)化流行音樂課堂教學,成為高中音樂教師的重要任務。
(一)注重引導,明確音樂教學目標
音樂教學的形式可以多樣,但教學活動始終應當圍繞教學目標進行。高中音樂教學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鍛煉學生的鑒賞能力,進而提升其音樂素養(yǎng),達到陶冶情操、健全品格的教育目的。當前的流行音樂魚龍混雜,部分歌曲消極庸俗,因此在流行音樂教學中,應注重引導,突出音樂教學的學科特點,堅持以“音樂”為主題,以音樂為本。如在設計“流行音樂與古典音樂的聯系”這一課時,教師選用SHE的代表作《不想長大》作為導入,由于這一歌手組合和歌曲是學生熟悉并且喜愛的,課堂氣氛瞬間活躍,激發(fā)了學生繼續(xù)深入學習的欲望,接著,教師循循善誘,學生逐步了解到這一歌曲實質上是由莫扎特的《第四十交響曲》演變而來,學生恍然大悟。不僅學到了音樂知識,提升了審美能力,而且還在流行音樂的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多元音樂文化的魅力,達到音樂教學的目標。
(二)與時俱進,推動音樂教學現代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一系列多媒體電教設備應運而生,這無疑為音樂教學現代化帶來了福音。傳統的音樂教學表現為“三個一”:一本教材、一支粉筆、一臺錄音機,由于教學設備的缺陷,音樂教學質量大打折扣。充分發(fā)揮流行音樂優(yōu)勢,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通過形象生動的多媒體課件的展示,每一堂音樂課都變成一場視聽盛宴,音樂課堂教學不再枯燥乏味,而是一場美妙的音樂之旅,突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加強教學效果。
(三)轉變模式,積極開發(fā)第二課堂
除了課堂教學之外,音樂教師還應積極開發(fā)第二課堂,輔助音樂教學。對當代高中生而言,生活中接觸到的音樂遠比音樂課堂上多,鑒于此,教師應加強對學生課外音樂生活的引導,充分利用校園網、廣播、畫廊、展板等媒介資源,為學生宣傳積極健康的流行音樂,從而在整個校園范圍內營造出一種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定期舉辦藝術節(jié)、歌唱比賽等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在集體活動的耳濡目染中提升音樂素養(yǎng)。
三、結束語
近年來,流行音樂逐漸被納入音樂課堂教學,使流行音樂獲得突破性發(fā)展,也是音樂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但受流行音樂自身缺陷影響,部分含有負面思想情緒的音樂不利于學生成長,在“流行風”為高中音樂課堂帶來一股清流的同時,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高中生的音樂素養(yǎng),正確引導其分辨欣賞高雅的流行歌曲成為當今音樂教育需要進一步深入探討的熱點問題。
參考文獻:
[1]張雪芳. 流行音樂進中學音樂課堂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河南大學,2009.
[2]高慧娟. 新課程背景下流行音樂與中學音樂課堂教學銜接初探[D].河南大學,2011.
[3]宋建英. 在流行音樂中學習民族元素——高中音樂課堂中如何通過流行音樂了解民族元素的實踐與探索[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01: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