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忠建 陳海艷
所謂學校組織氣氛,是學校中的學生努力地協(xié)調(diào)和認知學校系統(tǒng)中組織與個人的各個方面的產(chǎn)物,在心理層面上進行抽象化,形成有別于其他學校的比較穩(wěn)定的特性。每一所學校均有著自己與其他學校不一樣的較為特殊的氛圍,就是“在一些學校,領導與老師相互間、老師與老師相互之間在相處時十分融洽,幾乎所有的教職工們都很能干,且信心十足。然而,在一些學校情況則相反,老師與老師、老師與領導之間關系不協(xié)調(diào),教育學生時也會感到壓抑的氛圍”。有的學校組織團結向上、嚴謹有序、制度健全、務實高效;有的組織離心離德、紀律松散、敷衍了事、效率低下。
學校的組織氣氛作為一種“軟”環(huán)境(主要為心理環(huán)境),具有“硬”環(huán)境(主要包括物理環(huán)境)所不可比擬和替代的作用,因此,其一直是組織行為學研究的重要課題。在國外,不少學者對學校的組織氣氛做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他們主要在如下幾個方面進行了研究:一是通過一些場景,對學校的組織氣氛進行測量;二是運用相關理論,對組織要達到的目標效果和學校相關組織的關系進行探討;三是運用工具,對學校的組織氣氛進行控制以及預測。在國內(nèi),早就有學者從“校風”的視角探討學校組織氣氛。比如早在20世紀40年代初,朱光潛先生就試圖從“校風”的視角探討學校組織氣氛。他認為校風的“風”有五層含義:第一,風就是風格,也可以說是個性,它體現(xiàn)為內(nèi)在的精神和外在的形態(tài)風格,是一所學校的特殊精神表現(xiàn)與特殊形態(tài)。第二,風就是“風行”或“風動”,指一種特殊風格由某一點出發(fā)逐漸蔓延生長。第三,風就是風俗或風氣。在學校,校風是由一部分教師和同學提倡出來的,通過長期的“風行”,進而成為“風俗”或“風氣”。第四,風就是“風范”,指一所學校的道德意識的表現(xiàn)和精神寄托,它可以供人仿效,進而具有“風范”的意義。第五,風就是“風化”,是指一所學校的某種風范可以教化人,使其與群體成員同具某些特性。每所學校都有校風,它是一所學校的風格,是風行全校的風氣,同時也是一種風范,使全校師生都受它的風化。校風的好壞,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學校的組織效能與組織行為。
學校以培養(yǎng)人為主要目標,其氣氛如何,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其組織成員的心理健康。托爾曼的“認知地圖”理論認為,人作為一個存在,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人在自然中能夠親身體驗到情景,而這種深切的心理體驗對一定的組織、社會團體會產(chǎn)生心理方面的作用。勒溫的“場理論”認為,人類的行為只不過是其生活空間的函數(shù),而所謂的生活空間則主要是表示各種可能事件的全體,它應該包括人以及環(huán)境。在人與環(huán)境的交互過程中,必然產(chǎn)生一定的互動作用“場”,這種打上人和環(huán)境交互痕跡的作用“場”會反作用于人類的心理與行為。因此,學校組織氛圍對老師的身心健康的發(fā)展有著較為重要的影響?;诖耍疚脑噲D以實證的方式探討高校組織氣氛對高校教師們心理健康所產(chǎn)生的影響。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diào)查的方法,探討高校組織氣氛與高校教師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按照隨機分層抽樣的方法,從我國東、西、南、北、中五大區(qū)域中每個區(qū)域抽3所高校,共抽取16所高校,每所高校隨機抽取50名教師進行調(diào)查,共發(fā)放問卷800份,收回有效問卷532份。其中,男性占46.99%,女性為53.01%;在學歷上,研究生占40.0%,本科占49.4%,大專及以下占10.6%;在職稱上,教授占9.7%,副教授為25.8%,講師占34.3%,助教為30.2%;59.1%的人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下,10~20年工作年限的占18.8%,20~30年工作年限的占14.4%,工作30年以上的為7.7%。
1.高校組織氣氛。本問卷采用的是自編的問卷,由管理、人際、教學和學習等4個分量組成,每個分量分別包含4個因子(見表1),共設計71個題項,采用 5點量表評定(1=從來不是,5=頻繁是)。分析結果顯示,問卷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 (χ2/df=2.12,CFI=0.91,GFI=0.93,RMSEA=0.057),整個問卷的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877。
表1 高校的組織氣氛內(nèi)在結構維度
本文借鑒霍伊等人發(fā)明的標準化方法,來測量學校的組織氛圍。用500這個數(shù)作為平均數(shù),而用100作為離差值來標準化,此分數(shù)稱之為SDS分數(shù),其計算公式為:
其中:χ是每個因子的得分,Ⅹ是總體所得的平均分,SD就是總體的標準差。分值越大,學校的組織氣氛就越好。當分值在500以上的時候,說明學校組織氣氛較好;低于500時,說明學校組織氣氛較糟糕。
2教師心理健康狀況。許軍等人編制的健康評定量表(SRHMS),不論內(nèi)容效度、結構效度還是效標效度都比較好,其信度也較高,因此選擇健康評定量表中心理健康方面的分量表來測評當前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該表由三個因子構成:即認知功能、負向情緒以及正向情緒。其中,負向情緒反向計分,而綜合分值越高說明心理越健康。
在被調(diào)查的16所高校中,組織氣氛標準分在500分以上的有9所,而在500分以下的為7所。學校組織氣氛及其教師心理健康狀況如表2所示。表2中的數(shù)據(jù)表明,良好的學校組織氣氛與不良學校組織氣氛差異顯著。在良好組織氣氛的學校里,學風濃、教師教學勁頭足、人際關系好、管理效能高、凝聚力強、領導威信高;在不良組織氣氛的學校里,學風松散、教師沒精打采、人際關系淡漠、管理效能低、凝聚力缺乏。
表2 16所高校組織氣氛及其教師心理健康狀況
以教師心理健康狀況總得分為因變量,以學校組織氣氛得分為自變量進行一元方差分析,考察組織氣氛對教師心理健康影響的顯著性效果 (結果見表3)。從表3可以看出,學校組織氣氛對教師心理健康的影響效果非常顯著。在組織氣氛良好的學校,其教師認知功能、正向情緒以及總體心理健康水平顯著高于組織氣氛不良學校的教師,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學校組織氣氛越好其教師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表3 高校組織氣氛與其教師心理健康的相關分析(n=532)
學校組織氣氛與其教師心理健康之間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但這僅表明是一種影響趨勢,而運用回歸方法進行分析,就能夠明確學校組織氣氛與其教師心理健康之間的密切程度。第一步,將性別、教齡、學歷和職稱等人口學統(tǒng)計變量設為自變量;第二步,在控制人口學統(tǒng)計變量的基礎上,將學校管理氣氛、人際氣氛、教學氣氛和學習氣氛設為自變量,考察它們對教師心理健康的影響,結果如表4所示。
表4中的數(shù)據(jù)顯示:單獨考察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對教師心理健康影響作用時,只有性別變量有顯著作用,但僅解釋變異的1.1%,其影響作用微弱;學校組織氣氛四個因素對教師心理健康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β管理氣氛=0.364,p <0.001;β人際氣氛=0.468,p <0.001;β教學氣氛=0.430,p <0.001;β學習氣氛=0.330,p <0.001),學校組織氣氛解釋了變異的24.2%。這表明,教師感到學校組織氣氛越好,其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特別是人際氣氛、管理氣氛和教學氣氛對教師的心理健康影響更顯著。
僅考察組織氣氛的四個上位因子對教師心理健康的影響,很可能會簡化它們的下位因子的影響作用。為此,以管理氣氛、人際氣氛、教學氣氛和學習氣氛的下位因子為自變量,以教師心理健康為因變量進行多元回歸分析,其結果如表5至表8所示。
1.管理氣氛對教師心理健康的影響。表5中的數(shù)據(jù)表明,管理氣氛中的管理風格對教師的心理健康影響非常顯著,并解釋了變異的12.6%。管理風格是管理者所采用的管理方面的方式方法,有民主或?qū)V?、靈活與嚴肅之分,這意味著不同的管理行為方式能夠顯著影響教師的心理健康。
2.人際氣氛對教師心理健康的影響。表6中的數(shù)據(jù)表明,高校的人際關系和諧以及人際互動,成為影響高校教師仍心理健康狀況的關鍵因素,這兩因素共同解釋變異的18.1%。其中,人際互動指的是高校內(nèi)部教職工之間相互對待的作用關系,表現(xiàn)在教學科研等過程中合作和諧的工作方式;人際和諧是對人際環(huán)境是否和諧、和睦、融洽的一種感受。人際互動和人際和諧對教師心理健康回歸非常顯著,這表明人際互動和人際和諧越好,教師心理越健康。
表6 高校人際氣氛對教師心理健康的回歸分析(n=532)
3.教學氣氛對教師心理健康的影響。表7的數(shù)據(jù)顯示,高校組織氣氛中的教學藝術與教學效果是教師心理健康的顯著影響變量。換句話說,教師采取高超的教學藝術,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吸引學生的注意,因而教學效果越好。好的教學藝術與效果能增添教師的成就感和欣慰感,而強烈的成就感和欣慰感能促進教師的心理健康。
表7 高校教學氣氛對教師心理健康的回歸分析(n=532)
4.學習氣氛對教師心理健康的影響。表8的數(shù)據(jù)表明,學習氣氛中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效果成為影響老師們心理健康的最為重要的誘因。即如果學校呈現(xiàn)勤奮好學、積極主動、刻苦鉆研、嚴肅認真和持之以恒等積極向上的學習風氣,則學習效果好,進而使得教師的人生價值得以實現(xiàn),教師的主觀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得以強化。
表8 高校學習氣氛對教師心理健康的回歸分析(n=532)
管理氣氛的核心是校長領導行為。程正方等人研究發(fā)現(xiàn),校長領導行為與學校組織氣氛各方面相關極其顯著,在他們看來,良好的校長領導行為,可以催生良好的校長-教師-學生關系,而良好的人際關系又能促進良好的校長領導行為,進而極大地影響師生心理健康。勒溫等人研究發(fā)現(xiàn),學校領導方式主要分為專制式、民主式與放任式三種類型。學校領導方式不同,進而形成不同的組織氣氛,不同的學校組織氣氛對學校成員心理健康的影響是不同的。例如:民主式領導以平等合作為基礎,校領導與教職工是地位平等的合作伙伴,學校的一些重大事宜由領導者和教職工共同討論決定;領導者除關心工作外,還關心教職工的生活與個人發(fā)展。在這種領導方式下形成的組織氣氛中,組織成員工作心情舒暢,工作效率高,受到正面激勵多,有強烈的自豪感、集體榮譽感、成就感和幸福感,從而促進教師心理健康。
人際關系始終是影響個體健康成長的一個重要因素。丁瓚教授指出,人類心理的適應,最主要的就是對人際關系的適應,人類心理的病態(tài),主要是由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失調(diào)而來。費斯廷格的認知失調(diào)理論指出,親和行為可成為消除不協(xié)調(diào)的一種有效工具,當人們在一起互動或討論時,可引入消除不協(xié)調(diào)的認知因素,如新的信息和意見,從而使焦慮大大減輕。群體間可以進行有效的溝通,通過溝通來表達自己的挫折感和滿足感,提供一種釋放情感的情緒表達機制,并滿足員工的社交需要。學校中的人際關系表現(xiàn)為學校領導者、教職工、學生三者之間的交往關系。在良好學校人際氣氛里,人與人之間關系密切,在工作中體現(xiàn)出協(xié)同一致、同舟共濟的合作行為,在生活工作中相互關心支持、尊重鼓勵和接納,在困境或危機中積極主動相互援助,學校教職員將學校事務融為自己事業(yè)的一部分。這樣,教職員工能獲得社會安全感、成就感和受尊重感等,從而工作心情舒暢,工作效率高,形成積極融洽的人際關系,進而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fā)展。
高校教學氣氛是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所產(chǎn)生的氛圍,主要體現(xiàn)在師生對教學的態(tài)度、藝術、風格和效果。本研究發(fā)現(xiàn),教學氣氛中的教學藝術與教學效果是教師心理健康的顯著影響變量,這與以往研究相一致。比如:潘孝富等人研究發(fā)現(xiàn),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工作績效正相關非常顯著,學校組織氣氛能較好地預測教師工作績效,其中,教學氣氛是教師工作績效的顯著預測變量;張國梁等人發(fā)現(xiàn),高校組織氣氛對教師科研績效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其實教學效果是教師工作績效的組成部分,優(yōu)良的教學效果能誘導教師的成就感和欣慰感,強烈的成就感和欣慰感又能夠促進教師的心理健康。
從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高校學習氣氛也是顯著影響教師心理健康的因素,這與以往研究一致。例如,潘孝富等人研究發(fā)現(xiàn),學校組織氣氛中的學習氣氛與教師心理健康相關顯著,學習氣氛是教師心理健康的預測變量。在他們看來,學習氣氛包涵學習動機、學習壓力、學習紀律、學習導向、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效果六個因素,這些因素在學習上體現(xiàn)出顯著的競爭性和壓力,特別是在應試教育體制下,學校實施題海戰(zhàn)術,片面追求升學率,以升學率高低評價教師,教師被卷入高壓緊張的競爭場,在學校表面上看似學習氣氛好,實質(zhì)上教師面臨強大的競爭和心理壓力。其實,在高校,教師同樣面臨極大的學習和教學壓力,他們的學識、教學和科研是永不可放松的弦。在學識上,要博覽全書、廣涉前沿和獨特創(chuàng)新;在教學上,要令人信服;在科研上,要有獨特學術視角才能多拿項目多出成果。凡此種種都得要求高校教師有勤奮好學、積極主動、刻苦鉆研、嚴肅認真和持之以恒等積極向上的學習態(tài)度。很顯然,讓高校教師長期置身于如此的氣氛中,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因而高校學習氣氛會逐漸對教師的身心健康發(fā)展起著重要影響作用。
[1]王慶燕,石金濤.組織氣氛與組織文化的研究脈絡與異同[J].中國軟科學,2005,(9).
[2]唐京,陳衛(wèi)旗.從“組織氣氛”到“組織文化”——概念發(fā)展的邏輯[J].心理學動態(tài),2001,(1).
[3]李志宏,朱桃,賴文娣.組織氣氛對組織知識共享行為的影響機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2).
[4]游小芳.組織氣氛對組織公民行為影響的實證研究[D].廈門:廈門大學,2008.
[5]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9, (增刊).
[6]程正方.校長領導與學校組織氣氛:一個相關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97,(2).
[7]李宏翰,趙崇蓮.大學生人際關系:基于心理健康的分析[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2004,(1).
[8]陳志雄.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組織承諾的關系[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0,(6).
[9]歐朝暉,潘孝富.高校人際氣氛及其與教師心理健康狀況的關系[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8,(5).
[10]馬云獻.高校組織氣氛及其與教師工作績效的關系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05.
[11]沈國琪,陳萬明.組織氣氛對團隊有效性影響機制的實證分析[J].數(shù)理統(tǒng)計與管理,2009,(9).
[12]張國梁.高校組織氣氛對教師科研績效的影響研究[J].科技與管理,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