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超
摘 要: 在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指導下,利用潮流的影響力和偶像崇拜心理,以方文山填寫的中國風流行歌曲歌詞為載體,可激發(fā)學生學習詩詞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
關鍵詞: 方文山 中國風歌詞 詩詞鑒賞
一、為何選擇文山詞
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這個年齡段的學生總是充滿熱情地追逐流行,喜歡標新立異,很“潮”。那么,能否采用這樣的辦法:將流行與課本知識相融合,利用學生對流行的興趣和偶像崇拜心理,將熱情轉(zhuǎn)移到語文學習上。從他們喜歡的流行歌曲歌詞入手,選擇中國風的歌詞,找出它與詩詞的通用知識,讓他們關注社會生活這個大學堂中無盡的寶藏。
歌詞也是語文。當今的流行樂壇百花齊放空前繁榮,流行文化不一定就是快餐文化,今天的流行很可能會成為明日的經(jīng)典。比如流傳至今的《詩經(jīng)》、漢樂府、唐詩、宋詞、元曲,都是當時那個時代的流行歌曲歌詞。其實,語文不是死的,生活中處處有它的存在,它靈動又富有魅力,它總是在時代潮流的頂端盛放,然后在歷史的長河中積淀底蘊與厚度。
方文山是周杰倫的“專用詞人”,也是中國風流行歌曲填詞第一人。周杰倫每張專輯必有一首中國風歌曲,而這首歌必是方文山填的詞,如:《東風破》、《千里之外》、《青花瓷》、《煙花易冷》等。這些歌曲流傳很廣,學生很喜歡。他的詞作既典雅精巧又創(chuàng)新通俗,和詩詞有著深厚的淵源,并有詩集《素顏韻腳詩》出版,很多海外華人甚至說:正是看了方文山的歌詞,才覺得中文特別美。其實,文山詞本身就脫胎于中國詩詞,使用了詩詞的寫作技巧,甚至化用了很多古典詩句,其中深厚的文學積淀為學生學習詩詞提供了很好的資源。
以方文山的歌詞為切入口,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語文,培養(yǎng)他們對詩詞的鑒賞能力,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二、如何巧用文山詞
1.巧用文山詞學習詩詞的修辭手法
詩詞中的手法用得比較多的是疊詞、比喻、擬人、通感、排比、反復,等等。這些在文山詞中均有體現(xiàn)。
院子落葉,跟我的思念厚厚一疊。(《七里香》)——比喻、疊詞
慘白的月彎彎,勾住過往。(《菊花臺》)——疊詞、擬人
大雨過后,一口好吃的嫩綠。(《蝴蝶》)——通感(味覺通視覺)
手法用得好,可以給詞句增色不少,但如果用得不恰當,反而令人難懂。
正例:有三句歌詞“故事很無奈,聚散在城外,情濃化不開?!盵1]最后一句感覺很俗,同樣的句子,看看方文山是怎么寫的——“故事在城外,濃霧散不開,看不清對白?!保ā肚Ю镏狻罚┻\用比喻與通感,不但可以免俗,還可以增強意境表現(xiàn)力。
反例:“屋檐如懸崖,風鈴如滄海,我等燕歸來?!保ā肚Ю镏狻罚┲挥刑攸c相同的事物才能相比,懸崖的特點是“險”,但“險”并不是屋檐的特點;滄海的特點是“廣”,但“廣”并不是風鈴的特點。這個比喻用得并不恰當,讓人看不明白,不如不用好。
2.巧用文山詞學習詩詞的倒裝
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你眼帶笑意。——《青花瓷》,這是典型的主謂倒裝句,調(diào)整語序后是“你眼帶笑意,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主謂倒裝在詩詞的倒裝現(xiàn)象中比較常見,如“自來自去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杜甫),調(diào)整語序后是“梁上燕自來自去,水中鷗相親相近”;又如“下西風黃葉紛飛,染寒煙衰草凄迷”(《長亭送別》),調(diào)整語序后是“西風下黃葉紛飛,寒煙染衰草凄迷”。
3.巧用文山詞學習詩詞的用典
用典需要深厚的文化積淀,流行歌曲的用典應該從中國古典文學寶庫中隨意抽取意象,再加上詞人恰到好處的加工創(chuàng)作,引經(jīng)據(jù)典而不露痕跡,旁征博引而渾然天成,既能引發(fā)聽眾的文化共鳴,又不艱澀做作。
正例1:籬笆外的古道,我牽著你走過,荒煙蔓草的年頭,就連分手都很沉默。 ——《東風破》
分別地點選在“古道”,讓人想起“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李叔同)?!胺疾荼踢B天”是以樂景襯哀情,而“荒煙蔓草”則是以哀景寫哀情。學生在《黃花崗烈士事略序》(孫中山)中學過這樣一段話:“顧自民國肇造,變亂紛乘,黃花崗上一抔土,猶湮沒于荒煙蔓草間?!薄盎臒熉荨边@四個字還點出了故事發(fā)生的年代——民國。
正例2:聞淚聲入林 尋梨花白 只得一行 青苔
天在山之外 雨落花臺 我兩鬢斑白
聞淚聲入林 尋梨花白 只得一行 青苔
天在山之外 雨落花臺 我等你來
——《千里之外》
“聞淚聲入林”,主人公聽到眼淚的聲音進入樹林尋找,結果發(fā)現(xiàn)是雨聲。能把雨聲誤聽成淚聲,那這雨必定是十分凄婉悲涼。這讓人想起了唐代也有這樣一個男子,在彌旬霖雨中聞得鈴聲,入林尋找,卻不見芳蹤,只能黯自斷腸,最后譜出了凄婉悲涼的長調(diào)《雨霖鈴》。白居易在描寫這段愛情時,說楊貴妃哭泣的樣子是“一枝梨花春帶雨”,她嬌美白皙的臉上掛滿淚珠,就像雨后的梨花一樣動人?!袄婊ㄓ辍边@一意象,在后世詩詞中經(jīng)??梢钥吹健1热缢螝W陽修《漁家傲》有“三月芳菲看欲暮,胭脂淚灑梨花雨”;宋趙令畤《商調(diào)蝶戀花》有“彈到離愁凄咽處,弦腸俱斷梨花雨”,等等。因此,在歌詞里,男主人公聞得淚聲后入林尋找的不是梨花,而是哭得梨花帶雨一樣的舊日戀人??上]有找到,那是他聽雨的錯覺,最終只得到“一行青苔”。他獨自一人活在冷落孤寂的回憶里,“我等你來”,“等到兩鬢斑白”。如此美麗的意境營造,就緣于“梨花雨”這個典故的運用。
典故運用得好,能增強作品的文學性,引發(fā)讀者共鳴。但這畢竟是流行歌曲,要避免典故太艱晦、太生僻,否則就會曲高和寡。
反例: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青花瓷》
對這句話仔細推敲,會發(fā)現(xiàn)意思上有點不通。一般來說,天要下雨時是濃云密布的,應該是天“陰”色等煙雨,或者天“墨”色等煙雨,是不是原句寫錯了呢?endprint
其實方文山在這里是用了一個典故,“天青色”是汝窯青花瓷的顏色名稱。相傳,汝窯瓷器燒制完成后,官員請示宋徽宗為其顏色定名,宋徽宗一看這青色美到極致,如雨后最干凈澄明碧空如洗的天空,于是御筆朱批“雨過天青云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此后,“天青色”即為汝窯瓷欽定的顏色名稱。[2]
歌詞可以理解為:要等待天青色這般美麗的顏色,必須等到一場煙雨過后,正如我必須等到你出現(xiàn)以后,才會擁有天青色的心情。雖然這個典故跟青花瓷很相配,但太過生僻,知道的人太少,如果無法引發(fā)聽眾的廣泛共鳴,對于一首流行歌曲來說,這個典故寫上去的意義不大。
4.巧用文山詞學習詩詞的賞析
煉字(詩眼),是指文中最凝練最傳神的一個字,也是最能體現(xiàn)詞作者語言功力的一個字。
例:酒暖回憶思念瘦——《東風破》
其實“瘦”字是中國古代詞人非常喜歡用的一個字眼,女詞人李清照就被人稱為“李三瘦”,因為她的詞里面有三個“瘦”字用得特別出彩:“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此外,陸游有“春如舊,人空瘦”,馮小青有“瘦影自臨春水照,卿須憐我我憐卿”,秦觀有“天還知道,和天也瘦”,曹雪芹有“菱花鏡里形容瘦”,等等。為什么會“瘦”呢?柳永告訴我們“衣帶漸寬”的原因是“為伊消得人憔悴”,是因思念而瘦。所以歌詞里“酒暖回憶思念瘦”的意思是:酒暖愁腸,勾起回憶,思念令人消瘦。這個瘦字形象地體現(xiàn)了主人公因思念而消瘦的愁苦之情。
賞析寫景的句子,是詩歌鑒賞中經(jīng)常見到的題目,往往是先說手法并結合手法說明,然后點明景物特點,最后講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例:雨紛紛,舊故里草木深——《煙花易冷》
此處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以“草木深”寫出了如今故里的荒蕪,以故里昔盛今衰的變化,寫出了人世滄桑的感慨。一來照應了下文“我聽聞,你始終是一個人”,因無人來訪無人灑掃導致的園子荒廢;二來象征了獨守孤城的女子在光陰中被荒廢的美好年華。再加上紛紛而下的雨,營造出了蕭瑟凄冷的氛圍,襯托出了相愛而不能相守、枯等一生的悲哀與無奈之情。
三、學習文山詞的意義
1.培養(yǎng)學生鑒賞詩詞的能力
陶行知說:“與其把學生當天津鴨兒添入一些零碎知識,不如給他們幾把鎖匙,使他們可以自動去開發(fā)文化的金庫和宇宙之寶藏?!痹趯W習詩詞中,這把鑰匙就是鑒賞能力。
生活化的語文與經(jīng)典語文存在一定差距,我們鼓勵學生關注生活語文,并不代表盲目肯定一切流行文化。流行文化就像魯迅筆下的大宅子一樣,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語文教育,就是讓學生具備這種“放出眼光,運用腦髓,自己來拿”的能力。在挖掘文山詞的語文知識時,應注意列出正反兩種例子,讓學生能夠辯證地看待——賞析品讀,去偽存真,能夠站在一個高度鑒賞流行文化,而不是為潮流所淹沒,盲目地追隨推崇。一旦學生具備了這樣的能力,掌握了這把鑰匙,那么對詩詞的學習鑒賞能力會大大提高,對經(jīng)典也會有更多的感悟與喜愛。
2.激發(fā)創(chuàng)作熱情
陶行知認為:“教育不能創(chuàng)造什么,但它能啟發(fā)解放兒童創(chuàng)造力以從事于創(chuàng)造之工作?!睂W生在提高詩詞鑒賞能力的同時,如果能動手自己創(chuàng)作中國風歌詞,則不僅是對鑒賞能力的一種鞏固,更能通過創(chuàng)作的愉悅激發(fā)對語文和生活的熱愛。
方文山走上填詞的道路是因為一次偶然的機遇。他之前做過推銷員、送外賣、水管工,后來毛遂自薦將打好字裝訂成冊的一百多首歌詞郵寄到各大唱片公司,但過了近一個半月卻石沉大海杳無音訊。就在他打算放棄的時候,吳宗憲親自給他打來了電話,給了他和周杰倫合作的機會。很多學生私下也一直嘗試填詞,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把獲得的樂趣化作創(chuàng)作的原動力,引導學生填出立意更妥帖、文句更優(yōu)美精妙、語言更深入淺出、題材更廣泛的作品,從而拓展流行歌曲的內(nèi)容,注入更多的文化內(nèi)涵。
學生曾以《霍元甲》為曲牌名,《逍遙游》為內(nèi)容,填寫了一首新詞。就這首詞來說,我覺得他們填的比方文山的還要好。只要有恰當?shù)钠鯔C,學生的熱情與潛能就會爆發(fā)出來,達到創(chuàng)作的興奮點。
參考文獻:
[1]新浪網(wǎng)友“snowhebe ”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f28eb010009k1.html.
[2]方文山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 4c1f6b0b01000cs3.html.
備注:本文曾獲2013年江蘇省第五屆"行知杯"論文比賽一等獎endprint
其實方文山在這里是用了一個典故,“天青色”是汝窯青花瓷的顏色名稱。相傳,汝窯瓷器燒制完成后,官員請示宋徽宗為其顏色定名,宋徽宗一看這青色美到極致,如雨后最干凈澄明碧空如洗的天空,于是御筆朱批“雨過天青云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此后,“天青色”即為汝窯瓷欽定的顏色名稱。[2]
歌詞可以理解為:要等待天青色這般美麗的顏色,必須等到一場煙雨過后,正如我必須等到你出現(xiàn)以后,才會擁有天青色的心情。雖然這個典故跟青花瓷很相配,但太過生僻,知道的人太少,如果無法引發(fā)聽眾的廣泛共鳴,對于一首流行歌曲來說,這個典故寫上去的意義不大。
4.巧用文山詞學習詩詞的賞析
煉字(詩眼),是指文中最凝練最傳神的一個字,也是最能體現(xiàn)詞作者語言功力的一個字。
例:酒暖回憶思念瘦——《東風破》
其實“瘦”字是中國古代詞人非常喜歡用的一個字眼,女詞人李清照就被人稱為“李三瘦”,因為她的詞里面有三個“瘦”字用得特別出彩:“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此外,陸游有“春如舊,人空瘦”,馮小青有“瘦影自臨春水照,卿須憐我我憐卿”,秦觀有“天還知道,和天也瘦”,曹雪芹有“菱花鏡里形容瘦”,等等。為什么會“瘦”呢?柳永告訴我們“衣帶漸寬”的原因是“為伊消得人憔悴”,是因思念而瘦。所以歌詞里“酒暖回憶思念瘦”的意思是:酒暖愁腸,勾起回憶,思念令人消瘦。這個瘦字形象地體現(xiàn)了主人公因思念而消瘦的愁苦之情。
賞析寫景的句子,是詩歌鑒賞中經(jīng)常見到的題目,往往是先說手法并結合手法說明,然后點明景物特點,最后講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例:雨紛紛,舊故里草木深——《煙花易冷》
此處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以“草木深”寫出了如今故里的荒蕪,以故里昔盛今衰的變化,寫出了人世滄桑的感慨。一來照應了下文“我聽聞,你始終是一個人”,因無人來訪無人灑掃導致的園子荒廢;二來象征了獨守孤城的女子在光陰中被荒廢的美好年華。再加上紛紛而下的雨,營造出了蕭瑟凄冷的氛圍,襯托出了相愛而不能相守、枯等一生的悲哀與無奈之情。
三、學習文山詞的意義
1.培養(yǎng)學生鑒賞詩詞的能力
陶行知說:“與其把學生當天津鴨兒添入一些零碎知識,不如給他們幾把鎖匙,使他們可以自動去開發(fā)文化的金庫和宇宙之寶藏。”在學習詩詞中,這把鑰匙就是鑒賞能力。
生活化的語文與經(jīng)典語文存在一定差距,我們鼓勵學生關注生活語文,并不代表盲目肯定一切流行文化。流行文化就像魯迅筆下的大宅子一樣,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語文教育,就是讓學生具備這種“放出眼光,運用腦髓,自己來拿”的能力。在挖掘文山詞的語文知識時,應注意列出正反兩種例子,讓學生能夠辯證地看待——賞析品讀,去偽存真,能夠站在一個高度鑒賞流行文化,而不是為潮流所淹沒,盲目地追隨推崇。一旦學生具備了這樣的能力,掌握了這把鑰匙,那么對詩詞的學習鑒賞能力會大大提高,對經(jīng)典也會有更多的感悟與喜愛。
2.激發(fā)創(chuàng)作熱情
陶行知認為:“教育不能創(chuàng)造什么,但它能啟發(fā)解放兒童創(chuàng)造力以從事于創(chuàng)造之工作?!睂W生在提高詩詞鑒賞能力的同時,如果能動手自己創(chuàng)作中國風歌詞,則不僅是對鑒賞能力的一種鞏固,更能通過創(chuàng)作的愉悅激發(fā)對語文和生活的熱愛。
方文山走上填詞的道路是因為一次偶然的機遇。他之前做過推銷員、送外賣、水管工,后來毛遂自薦將打好字裝訂成冊的一百多首歌詞郵寄到各大唱片公司,但過了近一個半月卻石沉大海杳無音訊。就在他打算放棄的時候,吳宗憲親自給他打來了電話,給了他和周杰倫合作的機會。很多學生私下也一直嘗試填詞,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把獲得的樂趣化作創(chuàng)作的原動力,引導學生填出立意更妥帖、文句更優(yōu)美精妙、語言更深入淺出、題材更廣泛的作品,從而拓展流行歌曲的內(nèi)容,注入更多的文化內(nèi)涵。
學生曾以《霍元甲》為曲牌名,《逍遙游》為內(nèi)容,填寫了一首新詞。就這首詞來說,我覺得他們填的比方文山的還要好。只要有恰當?shù)钠鯔C,學生的熱情與潛能就會爆發(fā)出來,達到創(chuàng)作的興奮點。
參考文獻:
[1]新浪網(wǎng)友“snowhebe ”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f28eb010009k1.html.
[2]方文山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 4c1f6b0b01000cs3.html.
備注:本文曾獲2013年江蘇省第五屆"行知杯"論文比賽一等獎endprint
其實方文山在這里是用了一個典故,“天青色”是汝窯青花瓷的顏色名稱。相傳,汝窯瓷器燒制完成后,官員請示宋徽宗為其顏色定名,宋徽宗一看這青色美到極致,如雨后最干凈澄明碧空如洗的天空,于是御筆朱批“雨過天青云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此后,“天青色”即為汝窯瓷欽定的顏色名稱。[2]
歌詞可以理解為:要等待天青色這般美麗的顏色,必須等到一場煙雨過后,正如我必須等到你出現(xiàn)以后,才會擁有天青色的心情。雖然這個典故跟青花瓷很相配,但太過生僻,知道的人太少,如果無法引發(fā)聽眾的廣泛共鳴,對于一首流行歌曲來說,這個典故寫上去的意義不大。
4.巧用文山詞學習詩詞的賞析
煉字(詩眼),是指文中最凝練最傳神的一個字,也是最能體現(xiàn)詞作者語言功力的一個字。
例:酒暖回憶思念瘦——《東風破》
其實“瘦”字是中國古代詞人非常喜歡用的一個字眼,女詞人李清照就被人稱為“李三瘦”,因為她的詞里面有三個“瘦”字用得特別出彩:“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此外,陸游有“春如舊,人空瘦”,馮小青有“瘦影自臨春水照,卿須憐我我憐卿”,秦觀有“天還知道,和天也瘦”,曹雪芹有“菱花鏡里形容瘦”,等等。為什么會“瘦”呢?柳永告訴我們“衣帶漸寬”的原因是“為伊消得人憔悴”,是因思念而瘦。所以歌詞里“酒暖回憶思念瘦”的意思是:酒暖愁腸,勾起回憶,思念令人消瘦。這個瘦字形象地體現(xiàn)了主人公因思念而消瘦的愁苦之情。
賞析寫景的句子,是詩歌鑒賞中經(jīng)常見到的題目,往往是先說手法并結合手法說明,然后點明景物特點,最后講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例:雨紛紛,舊故里草木深——《煙花易冷》
此處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以“草木深”寫出了如今故里的荒蕪,以故里昔盛今衰的變化,寫出了人世滄桑的感慨。一來照應了下文“我聽聞,你始終是一個人”,因無人來訪無人灑掃導致的園子荒廢;二來象征了獨守孤城的女子在光陰中被荒廢的美好年華。再加上紛紛而下的雨,營造出了蕭瑟凄冷的氛圍,襯托出了相愛而不能相守、枯等一生的悲哀與無奈之情。
三、學習文山詞的意義
1.培養(yǎng)學生鑒賞詩詞的能力
陶行知說:“與其把學生當天津鴨兒添入一些零碎知識,不如給他們幾把鎖匙,使他們可以自動去開發(fā)文化的金庫和宇宙之寶藏。”在學習詩詞中,這把鑰匙就是鑒賞能力。
生活化的語文與經(jīng)典語文存在一定差距,我們鼓勵學生關注生活語文,并不代表盲目肯定一切流行文化。流行文化就像魯迅筆下的大宅子一樣,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語文教育,就是讓學生具備這種“放出眼光,運用腦髓,自己來拿”的能力。在挖掘文山詞的語文知識時,應注意列出正反兩種例子,讓學生能夠辯證地看待——賞析品讀,去偽存真,能夠站在一個高度鑒賞流行文化,而不是為潮流所淹沒,盲目地追隨推崇。一旦學生具備了這樣的能力,掌握了這把鑰匙,那么對詩詞的學習鑒賞能力會大大提高,對經(jīng)典也會有更多的感悟與喜愛。
2.激發(fā)創(chuàng)作熱情
陶行知認為:“教育不能創(chuàng)造什么,但它能啟發(fā)解放兒童創(chuàng)造力以從事于創(chuàng)造之工作?!睂W生在提高詩詞鑒賞能力的同時,如果能動手自己創(chuàng)作中國風歌詞,則不僅是對鑒賞能力的一種鞏固,更能通過創(chuàng)作的愉悅激發(fā)對語文和生活的熱愛。
方文山走上填詞的道路是因為一次偶然的機遇。他之前做過推銷員、送外賣、水管工,后來毛遂自薦將打好字裝訂成冊的一百多首歌詞郵寄到各大唱片公司,但過了近一個半月卻石沉大海杳無音訊。就在他打算放棄的時候,吳宗憲親自給他打來了電話,給了他和周杰倫合作的機會。很多學生私下也一直嘗試填詞,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把獲得的樂趣化作創(chuàng)作的原動力,引導學生填出立意更妥帖、文句更優(yōu)美精妙、語言更深入淺出、題材更廣泛的作品,從而拓展流行歌曲的內(nèi)容,注入更多的文化內(nèi)涵。
學生曾以《霍元甲》為曲牌名,《逍遙游》為內(nèi)容,填寫了一首新詞。就這首詞來說,我覺得他們填的比方文山的還要好。只要有恰當?shù)钠鯔C,學生的熱情與潛能就會爆發(fā)出來,達到創(chuàng)作的興奮點。
參考文獻:
[1]新浪網(wǎng)友“snowhebe ”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f28eb010009k1.html.
[2]方文山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 4c1f6b0b01000cs3.html.
備注:本文曾獲2013年江蘇省第五屆"行知杯"論文比賽一等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