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
【摘 要】師德,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簡稱,也是教師工作的精髓,它直接決定著教師的教學質量。一個擁有高尚師德的教師,就是要做到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學生,不斷提高自我的道德修養(yǎng)。正所謂傳道之人,必須聞道在先;塑造他人靈魂的人,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靈魂。
【關鍵詞】高校思政課 80后教師隊伍 師德建設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是對師德內涵的概括。我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在校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肩負著幫助年輕人樹立正確的政治信仰,引導他們建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任務。因此,一個思政課教師的師德修養(yǎng)的好壞從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自己的學生以后走什么路,做什么人以及是否能成才。最近這幾年,越來越多的“80后”年輕人加入了思政課教師的隊伍,他們的加入使得思政課教師隊伍更加充滿活力,而在今后,“80后”教師也將勢必成為思政課教學前線的主力軍。和眾多“70后”“60后”教師相比,“80后”教師在思政課教學工作上有著自己鮮明的特點:首先,“80后”思政課教師由于年輕,剛從學校畢業(yè)又處于學生和教師身份的轉型期,使得他們更容易知道學生之所想,在課上課下很容易和學生打成一片。其次,“80后”思政課教師由于他們特殊的成長背景,所以養(yǎng)成了他們個性鮮明,談吐幽默的特點,而這些特點在教學中更容易感染學生,從而達到比較好的教學實效性。再次,和其他年齡段的老師相比,“80后”思政課教師在教學中往往能熟練使用最新型的教學工具和多媒體為自己的教學服務。雖然在教學上“80后”思政課教師特點鮮明,有著自己的一些優(yōu)勢,然而不可否認的是,近些年來,由于市場經濟的負面作用和一些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80后”思政課教師在思想上和價值取向上很容易迷失方向,一些年輕思政課教師暴露出不少師德問題, 嚴重地影響和制約了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用的發(fā)揮。因此,研究80后思政課教師的師德建設問題對于提高高校思政課教學實效性和針對性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當前80后思政課教師隊伍中存在的一些師德問題
近年來,90后逐漸成為了當前大學生的主體,和過去的學生相比,90后大學生的性格行為特征極其鮮明。他們普遍比較早熟而且渴望獨立。大部分90后是獨生子女,多數學生在上大學之前從沒離開自己的家,在家里倍受親人呵護,疼愛,因此生活的自理能力較差;在校學習期間,習慣于依賴老師,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性格行為方面,90后大學生自信務實,但內心容易產生孤獨感;對事物愛憎分明卻很容易走極端;容易接受新事物,有創(chuàng)新意識,但相對比較缺乏集體觀念,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對一些消極的社會現(xiàn)象有著強烈的批判精神,卻又往往只關注事物的表面現(xiàn)象;個性獨立,但抗壓能力差,遇事容易沖動。面對著具有如此鮮明特點的90后大學生,高校思政課教師只有通過加強完善師德方面的建設,改善自己的教學方式,從而才能做到與時俱進,順利完成思政課的教學目標和任務。就目前來看,總的來說,多數80后思政課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思想積極向上,具有較強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他們工作熱情高、創(chuàng)新意識強,思維敏捷、精力充沛,能夠較快地進入工作角色。同時,他們具有相對獨立的分析判斷能力和較強的自我塑造、自我教育能力。思想解放、思維活躍,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又有著廣泛的接收信息渠道。在和90后學生的溝通方面,由于他們年輕,相比70、60后教師,更善于了解和把握學生的心理,學生也很愿意和年輕教師交流。但不能不指出的是,由于市場經濟的負面作用,一些80后的年輕思政課教師也暴露出不少師德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
1. 缺乏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高校思政課是對大學生進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社會主義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課程。它在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 樹立共產主義理想、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方面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名高校思政課教師必須永遠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 樹立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 在教學中自覺地用正確的理論引導學生, 糾正個別學生錯誤觀念, 從而為社會主義培養(yǎng)出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然而,當前存在著個別80后思政課教師缺乏堅定政治理念,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淡薄,政治立場不夠堅定的現(xiàn)象。個別老師甚至在課堂上信口開河,發(fā)表一些有悖于社會主義和和諧社會的錯誤言論,嚴重影響著思政課的形象和教學效果,有違一個高校思政課教師的師德。
2. 胸無大志、得過切過、師表意識差。師表是師德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陶行知先生也曾經說過:“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師首先師自重?!弊鳛楦咝K颊n教師在生活和教學中更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做到以身作則,潔身自好,以德服人。這樣學生才會“親其師,則信其道?!钡珜嶋H情況是,部分80后思政課教師往往忽略了師表:上課時穿著隨便,粉筆頭橫飛有之;平時不備課,上課老出錯有之;語言粗魯,行為粗俗有之;上課時手機亂響,業(yè)務繁忙有之;上課時底下學生不聽課,秩序差,仍能面不改色心不跳口若懸河者亦有之……教師沒有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課上和課下的高度不一致,使得思政課教師的形象也大打折扣,學生很容易對思政課程產生抵觸和厭煩情緒。
3. 冷漠,缺乏對學生的親和關愛。作為90后的大學生,由于是獨生子女,他們敏感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一旦在學習和感情方面遭遇問題,遠離親人的他們很容易產生孤獨無助。因此,他們更需要思政課老師的關愛和引導。而現(xiàn)實是,現(xiàn)在大多數高校的思政課課堂,一個班動輒百余人,一些年輕的思政課教師在課上忽略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僅僅是純理論的講解;照本宣讀,下課后直接回家。課下也不愿意主動和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因而造成了學生有問題想找老師溝通也找不到的尷尬局面。學生得不到老師的關愛理解,長此以往,他們勢必會得出思政課僅僅是一種形式而已的錯誤結論。
4. 重科研,輕教學,缺乏職業(yè)責任心。課堂教學,是一個高校教師工作的核心。面對90后大學生鮮明的個性和時代特點,每一個高校思政課教師都應該不斷積極地改善自己的教學方式,通過精彩的課堂和自身的人格魅力抓住每一個學生的心。熱愛學生,肯下功夫鉆研教學,真正做好“傳道,授業(yè),解惑”。然而由于社會多元價值觀念的沖擊,加上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壓力增大,一些80后思政課教師過分重視個人利益和個人自我價值的提升,而忽略了教學工作。由于缺乏一定的敬業(yè)精神和對本職工作的熱愛,一些教師很容易對教學工作產生倦怠感,功利傾向化也日益嚴重。個別年輕教師在教學一兩年后,產生了上課不認真,課堂內容缺乏新意,還有的80后年輕教師為了盡快提職稱,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在科研當中,無心教學,對待課堂教學日益敷衍,從而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得思政課和思政課教師的地位在學生心中一落千丈。endprint
二、加強80后思政課教師的師德建設
針對當前社會的新環(huán)境和90后大學生鮮明的個性特點,高校思政課教師都應樹立一種“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和精神扶持,成為大學生真正的人生指導者和引路人。在師德方面,總的來說,我們要與時俱進的努力培養(yǎng)和完善教師 “師業(yè)”“師愛”“師能”和“師風”四個方面?!皫煒I(yè)”就是要求每一個思政課教師要熱愛教育事業(yè),從心里要樹立對于教育事業(yè)的奉獻精神。“師愛”方面,每一個思政課教師都應該在教學工作中真正投入一種嚴慈相濟的愛,讓學生感覺到老師是關心他們的,以自己的行為感染和感動學生。“師能”方面要求每個思政課教師,特別是80后年輕教師要不斷鉆研教學,積極改進教學方式和方法,完善自我的同時提高教學質量,以課堂抓住學生的心。最后,樹立以身作則,嚴于律己的“師風”影響學生,從而真正做到言傳身教。具體來說,在加強和完善當前80后高校思政課教師的師德建設方面,既需要學校方面的努力,也需要思政課教師自身的努力。
在學校方面,應進一步重視和提高思政課的學科地位,加強對80后年輕思政課教師在專業(yè)教學技能和師德教育方面的培養(yǎng)。當前在我國很多高校當中普遍存在著一些學校領導對思政課學科和教師不重視的現(xiàn)象。一些校領導雖然承認思政課學科的重要性,但在實際工作中卻沒有給予這個學科足夠的重視和支持,在對年輕思政課了教師師德和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上也多停留于紙面而無太多實際行動。個別二級學院的主管領導甚至認為思政課根本不重要,任何人都能教好這門課程。這種對學科的不重視甚至是忽視,極大影響了年輕思政課教師在師德和教學上的進一步提高和他們教學的積極性。因此,高校應逐步健全對青年思政課教師的師德培養(yǎng)機制,重視思政課學科地位。具體來說,就是要求各高校在青年教師的崗前培訓和職后培訓上多下功夫。通過崗前培訓,很多青年教師學習了相應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方法,提高了對教師職業(yè)的認識,堅定了職業(yè)理想,陶冶了教師道德情操,確立了教師道德信念,為今后自覺履行教師道德行為打下基礎。通過培訓,使他們了解大學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在業(yè)務上做到教育教學理念、專業(yè)知識、課堂教學技能、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水平和教育創(chuàng)新能力過關,從而增強他們教書育人能力,促使他們的精神境界、思想道德更加高尚,教育思想更加端正,執(zhí)教水平進一步提高。同時,在崗前培訓中應該將教育法規(guī)、師德規(guī)范、各類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作為重要的培訓內容,并嚴格考核。在學科建設方面,高校領導應多重視和關心思政課年輕教師的生活,多給予他們一些在科研和教學方面激勵和鼓勵,多給予他們一些鍛煉的機會,從而使得他們能夠找到自己職業(yè)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最大程度上調動他們教學的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使得高校思政課教師在教學上發(fā)揮自身最大的能量。
就80后思政課教師自身方面,應努力做到為人師表,“以生為本”,不斷總結,努力提高自己的師德和教學技能,找到教學與科研之間的平衡。在師表方面,年青教師要嚴于律己,模范言行,戒驕戒躁。在教學上,80后思政課教師在課余時應努力向老教師虛心學習和“取經”,多聽聽老教師的課。在保持自身教學方面優(yōu)勢的同時,吸收其他老師的教學優(yōu)點,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技能。在課下,主動加強自身對理論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在教學手段方面,發(fā)揮自身年齡優(yōu)勢,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在課堂以外,發(fā)揮自身善于運用網絡的優(yōu)勢,延伸課堂,多抽出一些時間主動和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從而在生活上和學習上給予他們一些幫助,讓他們感覺到老師的關心和愛??蒲惺且觯珜τ谀贻p教師來說,筆者認為只有在教學積累到一定程度后,搞科研才會更加得心應手。所以80后思政課教師還是要在搞科研和教學工作中找到一種平衡,不要全力撲在科研上而忽視了教學。社會對一個高校教師的基本要求還是要把教學的本職工作搞好??蒲惺侵匾?,但對于年輕的思政課教師來說,教學工作更重要。
三、結 語
加強80后思政課教師的師德建設,不光關乎高校思政課的教學質量,更決定了高校思政課今后的學科發(fā)展。高校應逐步健全對青年思政課教師的師德培養(yǎng)機制,關懷年輕教師,使他們能在教學和師德上盡快成長,為社會主義培養(yǎng)出更多合格的接班人;作為年輕思政課教師自己,要善于學習,不斷總結,揚長避短,以身作則,嚴于律己,做一個合格的高校人民教師。
【參考文獻】
[1]張志巧.“80后”思政課教師師德建設探討[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11,10(135):88.
[2]陳鋒.試論高校青年教師群體師德建設[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1(11):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