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婷
摘 要: 對于中職學校的教師來說,Visual Basic程序設計課程教學,如何解決程序設計的枯燥、內容繁多和學生學習VB的畏懼、厭倦心理,是值得探討的問題。本文著重分析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關鍵詞: VB程序設計 中職教育 協(xié)作學習 實踐教學
VisualBasic程序設計是一門面向對象的可視化編程語言,簡單易學,容易掌握,但是對于初學編程的學生而言,VB語言不僅枯燥,而且很難理解,加上職校學生缺乏數(shù)學和英語這兩門學科的知識背景,對這門課學習興趣不濃厚,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實際動手操作和編程能力較弱。鑒于現(xiàn)狀,只有教師分析、摸索出一些較為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才有可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實際動手能力,讓學生在編程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時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我在近一年的教學實踐中探索了一些教學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基于學生基礎,整合課本知識
打破課本原有以知識的邏輯結構體系為順序組織課堂教學的方式,以學生的現(xiàn)有知識為基礎,按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遵循先易后難、先具體后抽象的原則,通過觀看、模仿、理解、總結、提高五個階段教學;適當在實際教學中按照學生的掌握程度不同,進行梯度教學。比如現(xiàn)有的教材總是先講VB語言的基本語法,再講VB中對象的使用。但實際上,在講授時不宜將兩者分開,要把VB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方法,事件驅動的編程機制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VB中的對象主要用于構建界面,而具體程序功能的實現(xiàn)則要編寫代碼行,因此任何一個完整的應用程序都不可能只用對象或只用語法。這兩塊內容可穿插講解。這樣就避免了讓學生在毫無知識背景的情況下理解抽象難懂的概念,挫傷編程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我始終堅持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程度為基礎,打破原有的以課本知識的邏輯結構為順序組織課堂教學的模式,先不講基本概念,改從簡單的實例入手,通過讓學生觀看、模仿,在實際操作中探究和領悟這些概念,并適時地加以歸納總結,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接受新知識。
二、以案例教學為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VB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如果只紙上談兵,不上機練習,就不可能真正掌握VB程序開發(fā)。就如學習拉丁舞一樣,光看臺上舞者的舞姿,或者記住動作的名稱,卻從不站上舞臺,永遠也做不了拉丁舞者。在VB語言的教學過程中,我十分注意以下兩個階段:
1.模仿階段,對課堂核心實例系統(tǒng)的調試、改進。核心實例的每次增強版是全面反映教學內容的,學生通過模仿、知識再現(xiàn)在實踐中領悟知識,開拓編程思路。
2.分層次階段,在教學過程實施的開始,和核心實例同步,給出幾個類似核心實例的課程設計內容,供學生選擇。對核心實例的調是比較成功的,可以同步實施自己所學的課程設計內容,達到培養(yǎng)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掌握核心實例有困難的學生,針對教學內容重新布置實驗,強化知識鞏固。課程設計內容課后上機完成。
要掌握上面兩個階段的具體情況,教師應親自指導,與學生一起上機實驗,隨時監(jiān)控學生實驗過程。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及時予以指導,發(fā)現(xiàn)學生常犯的共性錯誤,在理論課上點評。
三、異質分組,采用小組協(xié)作學習的學習模式
采用實例教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使課堂更生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雖然是實例教學,有很多有趣的程序及相關的小動畫,但是久而久之,并不能完全抓住學生的心,因為這些過程進行的場所都是在課堂上,課堂生活不可避免具有一定的單調性,而且每節(jié)課的任務還是要求學生一人一作品,所以要幫助學生找到恰當?shù)膶W習模式。
一堂課,學生能否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課堂組織是關鍵。我的做法是班級授課與分組協(xié)作學習相結合,一般以四人為一個小組,對學生進行異質分組,每組選出一位組長。組長必須具備較強的任務開發(fā)能力,完成任務后應激勵組內其他成員學習,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完成任務。組長在幫助同組同學的同時鞏固了自己的知識,并且接觸到了更多的問題,使學習更深入;組內其他同學可以享受到一對一的實踐指導,興趣濃厚,學習更專心,進步更快。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調整不能太頻繁,否則會比較紛亂,不利于小組成員樹立團結協(xié)作精神。小組協(xié)作學習的教學評價要以評價小組為主,評價個人為輔,小組只是協(xié)作學習的共同體,基本任務還是要求到個人,要十分注意避免小組協(xié)作學習中弱勢學生形成依賴心理。小組協(xié)作有一個發(fā)展的過程,教師要把握好這一規(guī)律,即隨著協(xié)作學習的開展,學生之間配合更默契、對協(xié)作學習這一形式更適應,每個學生會積極扮演角色。協(xié)作學習是一種新的學習模式,如何讓小組協(xié)作學習更好地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值得不斷深入嘗試。
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邏輯、抽象思維能力
在學習編程的過程中,時刻不忘引導學生養(yǎng)成運用動態(tài)思維判斷程序是否正確的習慣,這種習慣的養(yǎng)成,對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在程序設計教學中可以有意識地在以下方面給予關注:(1)對于一些比較簡單的程序要求同學們直接寫出結果;(2)對于有循環(huán)或判斷結構的程序,要求同學們根據(jù)條件一步步向前走,把循環(huán)過程寫下來;(3)故意給出一些錯誤的程序,給同學們設計一些陷阱,讓同學們自己發(fā)現(xiàn);(4)讓同學們把書本中程序編寫錯的地方改正過來。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只要教學得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要圍繞Visual Basic程序設計教學的主要目標,即讓學生了解編程的基本思想,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并在保證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的前提下,按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組織教學,就能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孫秀.VB教學方法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遼寧師專學報,2010(02):43-44.
[2]賈長云.VB教學之我見[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1(04):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