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
摘 要 所謂英語的整體教學,首先是一種思想上的變革,再就是方法上的變革,最后就是過程性的變革。可以通過教學思想、模式和過程的全面思考和探索,實現(xiàn)一種實踐和探索的新局面,促進教學行為變化。
關鍵詞 英語;教學;整體性;實踐和探索
整體教學,整體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整體教學更是應該有全面視角的教學觀念。
一、整體教學是一種思想
所謂整體教學,是一種教學思想,不是一種單純的教學方法。具有以下的特點:
1.它是現(xiàn)代外語教育理論和實踐研究的成果,有三個重要的特點:
(1)部分之和大于整體。語言是個活的機體,學習了某種語言一條條、一項項的知識,絕不等于掌握了語言整體。(2)語言知識不等于語言運用。語音、語法、詞匯等只屬于語言的結構體系。語音、語法、詞匯等是語言運用的準備,但不等于語言運用。(3)語言教學的目在于語言運用。外語教學應使學生能在實交際環(huán)境中,為實現(xiàn)交際而運用語言知識(語音、語法、詞匯等)才是學會了語言。
2.整體教學是我國英語教學大綱的目的和要求所確定的
實施整體教學的首要條件,是學習掌握外語教學的理論和大綱所確立的教學目標,樹立整體教學思想并使這種思想成為一種信念。心中有整體教學思想,才能不斷地剔除陳舊落后的教學模式和習慣,改進教學設計和程序,整體處理教學內容,形成教學新途徑。
二、具體說說整體教學方法
整體性是該教學方法的核心。實施教學時,必須始終注意堅持教學目標、教材處理和教學程序的整體性。在教材實施整體教學中,可具體探討如下問題:
1.具有目標和課堂教學的整體控制性。依據(jù)多數(shù)學生和英語教學的實際,提出完成普通高中英語教學基本目標的架構設想。
2.單元教學的整體處理。根據(jù)教材單元編寫的特點,發(fā)揮教材作用,整體處理單元四種課型的“三項目標,一個主旋律和幾項主要操練形式”教學指導意見。
3.對內容的整體處理
(1)自主地整體處理教學內容
教師不是教材的奴隸,而是教材的主人。教師在備課處理教材時,應根據(jù)自己教學對象和教學實際,對教材進行處理。
adapt:選取教學內容或是教參提供的方法或是二者都采用。
replace:采用更為適合的內容或練習形式和教學方法。
omit:對于不切學生實際的內容和教學方法就舍去。
add:增加自己認為教材忽略的內容或根據(jù)教學實際可增加的內容。
(2)有區(qū)別地整體處理詞匯教學
①對于影響學生理解關鍵詞語可在聽或閱讀之前教授。但是,也應盡量運用情景和通過英語學習英語的方式來教。②教材中大量詞語是可以讓學生聽或閱讀過程中學習。這樣,可不斷增加讓學生通過上下文理解、猜測或推斷詞語的機會,提高學生詞語學習的能力。③有些詞語不必數(shù),可以留待學生自己去理解或查閱。語言交際離不開情景,語言意義往往是語境義。整體教學就是要從篇章來學習新的詞語的,以激發(fā)他們注意、思維、記憶、想象、聯(lián)想能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粗線條地整體把握教學層次
教師的責任不是“教書”(指教書本),而是要借助書本,“教學生怎么看書?”和“怎么學習?”因此,教師應把握分寸地體現(xiàn)“宜粗不宜細”的教學風格,以利于培養(yǎng)學生接受語言的能力。 三、說說整體教學的過程
英語整體教學方法,要將整體教學體現(xiàn)在教學過程中,即做好對于教學內容的整體處理,設計多維式的分層次、多因素、有序的教學過程,發(fā)揮語言知識和語言運用能力相結合的整體教學功能。
1.教學過程的設計,遵循語言學習規(guī)律
英語整體教學方法,要體現(xiàn)教學思想和教學過程的統(tǒng)一,要體現(xiàn)與學過程的統(tǒng)一。教學過程既是教師的認識過程,更是學生的認識過程。必須做到認真研究英語學習過程的規(guī)律和結構,即:感知、理解、鞏固和運用四個階段,做到循序漸進,步步深入。
(1)感知:學生通過各種感官開始,進入學生的大腦,獲取外語信息是理解掌握的基礎。(2)理解:理解所感知語言的意義,是感知的深入。(3)鞏固:是學習外語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理解語音、詞匯、語法、結構所表達的意義,結構和用法。鞏固是記憶保存;是教學過程的重要階段。要利用無意識記憶和有意識記憶。(4)運用:是英語學習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實現(xiàn)目的和任務的綜合過程,是智力綜合活動的過程。
居于此,可結合教學實際采用“引入、操練”或者“操練、實踐”的方法。
2.教學過程的設計,必須堅持自己的主導地位。
要始終站在學生的位置,考慮學生的興趣、需要和困難,揣摩學生的思維路線和學習方式,善于引導學生入門,傳授解惑,掌握重難點,授人以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啟發(fā)思考,使學生主動、積極學習,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的作用。
3.教學過程的設計,必須發(fā)揮個人的創(chuàng)造性。
教學過程是十分寬容的。教師應該從實際出發(fā),自由確定教學過程,采用各種風格和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發(fā)揮個人的創(chuàng)造性,取得英語教學效果的整體提高。
一言以蔽之,不論是對話、課文、語言教學,還是某堂課的整體教學,絕不是固定不變的陳式,而應是豐富多彩和多元多層的智慧和技巧的集合。只要我們認真研究學習過程的規(guī)律和結構,堅持整體教學思想、設計教學和教學內容完整的原則,實行教學與學習過程的統(tǒng)一,就能夠根據(jù)教學的實際,發(fā)揮個人創(chuàng)造性,采用多種風格和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取得英語教學效果的整體提高。
我們深信,提高英語教學效益不是夢!
參考文獻:
[1]趙幼平.《中職英語整體性教學實踐》,《中學英語》2013.3
[2]杜慶峰.《英語整體性教學課堂設計探索》,《大眾文藝》2011.5.endprint